中医儿科课件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084266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课件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医儿科课件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医儿科课件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医儿科课件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医儿科课件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课件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课件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医 儿 科 概 述 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陈 萍,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医治法与手段,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各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一、 生理特点 二、 病因特点 三、 儿科望诊 四、 中医治疗,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是指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全和脆弱。 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态和功能均未臻完善。 具体表现: 肌肤柔嫩,腠理疏松,气血不充,神气怯弱,肺脾娇弱,肾气未固,筋骨未坚。经脉如丝,脉息如毫等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灵枢.逆顺肥瘦中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颅囟经.病证提出:“孩子气脉未调,脏腑脆

2、薄,腠理开疏” 小儿病源方论.养子十法则说;“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脑髓、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皆未坚固” 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来看,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属不足,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一)肺常不足 肺主一身之气,称为娇脏,外合皮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脾生肉,肉生肺”,小儿健壮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脾胃健旺,则肺卫自固。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则肺气亦弱,肺气弱则卫外功能不固,外邪容易乘虚而入。,肺脏娇嫩 呼吸不匀、息数较促 卫外功能不足,易为外邪所侵袭,营养不良、体质弱的婴幼儿更为明显,常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最容易患外感(感冒、咳嗽等)和时行疾病(流感、腮腺炎

3、、水痘等)。 肺常不足,多患本虚标实之证。,(二)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气血、营卫来源,肌肉丰富、肢体健壮等皆与脾的关系密切。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较成人相对多,但小儿又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致运化功能失常,故谓“脾常不足”。,脾常不足 运化力弱 容易出现伤食、积滞等乳食伤脾证,且后天不足,五脏六腑未壮,以致体弱多病。,(三)肾常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关系到人的禀赋体质与成长,各脏之阴取之于肾阴的滋润,各脏之阳依赖于肾阳之温养。小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脑髓、发、耳、齿等的正常发育

4、和功能都与肾脏关系密切。,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之时,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而肾阴肾阳的功能发挥,又需要依赖脾阳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补充和化生,所以万密斋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中总结为“脾常不足,肾常虚”。,肾常虚 肾精未充 青春期前的女孩无“月事以时下” 男孩无“精气溢泻” 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等,(四)肝常有余 其一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疏泄升发全身气机的功能,且其升发疏泄之功是与日俱增,并非肝阳亢盛。 其二,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弱,气血未充,故感邪后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 ,易发惊惕、抽风等症。,(五)心常有余 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机蓬勃之象,并非指心火亢盛。 指小儿脏腑柔

5、弱,感邪后易化火扰乱心神,出现心火上炎之证。,小儿的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 年龄愈小,生长发育的速度就愈快。,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之体,出处:颅囟经脉法中说:“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含义: “纯”指元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是对小儿生机蓬勃、迅速发育生理特点的概括。,病因特点,外感因素 六淫邪气: 疫疠之气:,风邪 肺系疾病肺常不足风邪经口鼻皮毛而入 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 发病急、传变快,化热化火引动肝风 兼夹证:肺经表证,脾胃里证,寒邪

6、 冷哮受寒饮冷伤肺,寒饮内停 寒泄直中脾胃,脾阳受损 腹泻迁延由脾及肾,伤及肾阳 硬肿症寒凝血脉气血流行不畅,暑邪 暑风暑痉感受暑邪高热、昏迷、抽风 痰、热、惊、风 暑热症长期发热、多饮、多尿、无汗,湿邪 腹泻湿困脾阳,运化无权,水湿不化 湿阻脾胃食欲不振,厌食 痿证湿与热合,流注经络,秋燥 乳蛾(疫喉)燥邪疫毒 肺胃,循经上炎,毒聚咽喉。 燥咳秋燥经口鼻入伤津液,肺失清肃肺燥阴伤证。,火邪 感受温热病 风、寒、暑、湿、燥等化热化火热病易生风动血昏迷抽风,发斑出血等症。,疫疠之气 时行疾病麻疹、水痘、小儿麻痹症、丹痧、顿咳、痄腮等。 病情较危重,相互传染的特点,2.乳食饮食 有序、有时、有节

7、为什么小儿容易出现呕吐、腹泻、食积等疾病? 脾常不足 喂养不当 不能自控,3.先天因素 遗传因素:先天畸形、生理缺陷、代谢异常等 妊娠因素:饮食失节、不良情绪、劳逸失度、感受 外邪,4.情志因素: 惊 恐; 忧 思; 精神行为障碍。,5.意外因素 误事毒物; 烫伤; 溺水、触电、外伤事故; 窒息。,6.其他因素 环境或食品污染,或农药、激素超标 放射性物质污染 医源性损害治疗护理不当、院内感染,1外因为病,实证多见 2禀赋不足,脏腑多虚,望 诊,望神色 审苗窍 察二便 察指纹,(一)望神色: 新生儿面色嫩红,或小儿面色白里透红为正常肤色。 面呈白色,多为虚证、寒证。 面呈红色,多为热证。 面呈

8、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 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若小儿肤色黑红润泽,体强无病,是先天肾气充沛的表现。,(二)审苗窍: 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新生儿舌红无苔和哺乳婴儿的乳白苔,均属正常舌象。,舌体肿大,板硬不灵,甚则肿塞满口,不能转动吮乳,成为木舌,由心脾积热,火热循经上行所致; 舌下红肿突起,形如小舌,称为重舌,属心脾火炽,上冲舌本所致;,舌吐唇外,掉弄如蛇,称为弄舌,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或惊风之兆; 舌吐唇外,缓缓收回,称吐舌,常为心经有热所致,吐舌不收,心气将绝; 时时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

9、周灰暗或有脱屑、作痒,称舔舌,多因脾经伏热所致。,(三)察二便 大便稀薄如水,色黄夹粘液,气味臭秽,为 湿热蕴结肠腑; 大便质稀色清,夹泡沫,臭气轻,腹痛重,为风寒湿滞大肠; 大便稀薄色淡,夹乳片,气味酸臭,为伤乳积滞泄泻;,大便稀薄色黄,夹未消化食物残渣,气味腐臭,为伤食积滞泄泻; 大便质稀溏,夹未消化物,色淡不臭,食后易泻,为脾虚食滞不化;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滑泄不止,为脾肾阳虚失煦。 便泄赤白粘冻,伴里急后重,多为湿热下痢。,(四)察指纹 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 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纹色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 纹色紫红,多为邪热

10、郁滞; 纹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 纹色青紫,多为郁热内结; 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 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重危。,病理特点,发病容易,变化迅速 脏气精灵,易趋康复,发病容易 变化迅速,脏气清灵 易趋康复,年龄愈小,发病率越高,变化越快。 且以肺脾两脏的疾病较多见。,为什么出现上述病理特点?,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肺系疾病 脾系疾病 肾系疾病 时行疾病,昏迷、抽风,发病容易,肺脏娇嫩 脾常不足,神志祛弱 肝常有余,肺脏娇嫩、卫表未固 肺主宣发,功能尚不健全 肺气肃降,功能尚不完善 小儿冷暖不知自调,护养失宜 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病证 儿

11、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 肺常不足,脾常不足易出现消化障碍证侯,在小儿时期,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迅速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需求迫切,脾胃负担相对较重,乳食不知自节,饥饱不知自调,需求和脾胃功能发生矛盾,呕吐,泄泻、积滞等脾系病证常见,发病率居儿科第二位。,肾常虚,由于小儿真阴未长,肾气未充,体内精髓血脉等物质基础相对不足,故常出现解颅、鸡胸、龟背、五迟、五软等证。,肝常有余,肝受邪侵,则其升发疏泄受阻, 邪郁肝经,则易化热化火,扰动肝风, 引发惊搐等证。,心常有余,小儿心经受邪,易化热化火,扰 乱神明,出现烦躁、惊乱、神昏、惊 厥等症。,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感邪后,邪气蕴积泛滥,使病热嚣张,出现

12、实证,寒与热之间非常容易转化,小儿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邪毒盛,正气易伤,实证迅速转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夹杂的症侯。,感邪易致阴伤阳亢 体属“纯阳”外感六淫之邪,皆易从火化 卫外不固,易感疫疠时邪,多属热证,感冒,腹泻,小儿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脱水,酸中毒,从而致循环衰竭而死亡。,感冒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支气管肺炎。或出现心阳虚衰的危疾。,急性肾炎,可能并发急性心衰,急性肾衰和高血压脑病这三大危证,与成人相比,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 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 并且小儿宿疾较少,病因相对单纯,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小儿则中指出: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这句话,正是对小儿生理,病理及治疗特点的概括。,中 医 治 疗,一、肺系疾病-葛根汤加减 二、消化道疾病-小建中汤加减 三、泌尿系疾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四、中医特色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