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东北大学物化专业硕士生导师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50767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东北大学物化专业硕士生导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东北大学物化专业硕士生导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东北大学物化专业硕士生导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东北大学物化专业硕士生导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东北大学物化专业硕士生导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东北大学物化专业硕士生导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东北大学物化专业硕士生导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晓霞,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单位委员代表。1984 年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 年于东北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2000 年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2006 年 3 月至 12 月于德国马普学会固态研究所从事合作科研。主要从事导电聚合物、有机-无机复合/杂化、化学传感、超级电容器、固体电化学等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爱尔兰科技合作研究基金,及教育部、辽宁省科技厅资助等部省级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SusChem(SCI 影响因子: 6.325) 、Carbon (SCI

2、 影响因子:4.893) 、J. Power Sources(SCI 影响因子:4.283)等期刊上。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有机-无机原位电化学杂化的聚苯胺一维生长控制及传感性能研究,2010.01-201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化学共沉积法制备氧化物-聚苯胺有机陶瓷膜,2004.01-2006.12。 中国-爱尔兰科技合作研究基金第三轮项目: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电化学组装及传感性能研究,2006.01-2007.12。何荣桓,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共发表研究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60 余篇,发表论文的 SCI 引用次数 1300 余次。获得国

3、家发明专利 5 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联系方式:电话:024-83683429;E-mail: 工作经历:1988. 6 - 2000.4 烟台师范学院(现鲁东大学)化学系助教(1988-1991) ,讲师(1992-1995),副教授(1996-2000),主讲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等课程 2004.5 - 今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师, 教授(2004) ,主讲物理化学,燃料电池系统与原理(双语)等课程。学习进修经历:1981.09 - 1985.07 南开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1985.09 - 1988.06 南开大学环境

4、科学系,理学硕士 2000.05 - 2002.04 丹麦科技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DTU )化学系作访问学者,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工作 2002.05 - 2004.05 丹麦科技大学和丹麦皇家兽医与农业大学(The Royal Veterinary and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Denmark)化学系,联合培养博士 2010.01 - 2010.07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d University)化工系,高级访问学者教学成果:曾获得山东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两项。获得东

5、北大学“优秀教师” , “三育人先进个人”, “我最喜爱的老师 ”等称号。 研究兴趣:膜电解质材料化学,燃料电池,富集与分离,环境化学,光谱分析等承担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2039) ,项目负责人。 110 度以上高温非水合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制备及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863 项目(2006AA03Z224) ,项目负责人。 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项目(无编号) ,项目负责人。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042110002) ,项目负责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277 ) ,项目负责人。 复杂基体样品系统生命物质的分离富集与鉴定方法学研究,国家自然

6、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635010) ,项目参加人。 孙宏滨 (Hongbin Sun) 博士、副教授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 3 号巷 11 号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沈阳(邮编:110004) 电话: 024-83683429 E-mail: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19962000,清华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2006,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7 在保诺(北京)科技公司任职“高级有机合成研究员” ,从事新药研发工作;2007 年受聘为东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主讲本科生课程:物理化学,工业催化 主讲研究生课程:催化化学 研究领域:催化化学,有机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7、催化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绿色化学 王淑兰,博士,教授。1982 年和 1984 年获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 年获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 年晋升为教授。2002 年访问维也纳大学,2004/2005 年访问剑桥大学, 2006/2007 访问挪威科技大学, 2010 年访问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多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并作会议发言。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主编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化学 ,并出版配套习题解答,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开设物理化学、应用电化学、量子化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材料电化学,主要集中在高熔

8、点金属低成本制备、二次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新型电极材料和能源材料等。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 3-11,东北大学化学系,邮编:110004电子信箱:研究项目 1.熔盐电解分离-富集攀枝花钛资源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负责人,2012.01-2012.122. 新法炼钛电解质组成的优化研究, 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20093. 非均相含钛高炉渣的电化学性质和结构研究, 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3-2005 4. 电解制备高纯金属钒工艺开发, 负责人, 合同项目, 2008-2009 5. 钒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熔盐电解制取金属钒实验室技术开发,合同

9、项目,2006-20076. 非牛顿冶金熔渣的若干物理化学问题攀西地区含钛高炉渣的基础研究, 主要参加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1-20047. 镁铁尖晶石颗粒/金属/ 纤维多相复合耐火材料型惰性阳极制备基础研究, 专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9-2012 邵忠宝 教授 硕士研究生学历 通讯地址:沈阳市东北大学化学系 110004 email: 研究方向 材料物理化学 研究项目 机械力强化固相反应合成纳米材料 冶炼锌球团矿用粘结剂的研究? 化学分析方法的建立 发表论文 1. 高分子凝胶法制备纳米 TiO2 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 材料研究学报 2005 2.

10、高分子凝胶法制备纳米 ZnO/Ag 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材料研究学报 2005 3. Fabrication of nanometer-sized zinc oxide at low decomposing temperat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64. 高分子凝胶法合成 SrCe0.9Y0.1O2.95 及电导性能. 材料研究学报, 2006 5. 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纳米硫化锌及助燃性能. 材料研究学报, 2006 6. SrCe_(085)Y_(015)O_(2925)的合成和导电性能 . 材料研究学报, 200

11、67. 纳米复合材料 TiO_2/ZnFe_2O_4 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材料研究学报, 20088. 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20079.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勃姆石溶胶封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710. 表面活性剂对镍-磷- 纳米氧化铝复合镀的影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7 王 军学历及职称:博士,教授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溶液热力学电话:+86-24-83683429电子邮箱:wangjun_学习经历: 1983.09 - 1987.07 吉林大学 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学士 1989.10 - 1992.07 北京大学 化学系无机化

12、学专业,硕士 2001.09 - 2004.09 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博士 工作经历: 1992.08 - 1996.06 化工部感光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2009.12 - 2010.11 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1996.07 - 今 东北大学 化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教学工作: 化学动力学(研究生课) 物理化学及结构化学(本科生课) 研究兴趣: 稀土氧化物诱导的有机纳米纤维合成和电化学催化性能 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 有机、无机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共轭聚合物的光伏特性 含稀土盐的溶液热力学研究 出版书籍: 王军. 结构化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出版教材)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 年 5 月. 王军,杨冬梅,张丽君,刘晓霞.物理化学实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 年 1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