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068959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国学经典解释范文 篇一:国学经典解释 千字文节选解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2、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供养父亲,待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

3、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仪态举止要庄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 弟子规节选解释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4、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

5、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

6、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三字经节选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

7、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

8、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一个

9、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114、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解释】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115、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解释】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116、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解释】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

10、样。117、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解释】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118、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解释】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篇二:国学经典名句释义 国学经典名句释义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诸葛亮

11、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

12、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准;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著去做。)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

13、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