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5039000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题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出卷人:汪飞飞 审核人:金惠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犁牛耕的出现C. 国家走向统一D. 封建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从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成为可能。故答案为B项。公田变为私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A项;战国时期国家尚未统一,排除C项;

2、封建制度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2.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该农具是A. 耧车B. 耦犁C. 曲辕犁D. 翻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从史料所叙述的这种犁的结构特点来看,当是唐代出现的曲辕犁,故C项正确;AB项西汉;D项是三国时期。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变化3. “巷坊桥门及隐僻出处,俱是铺席买卖”反映我国古代某

3、一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该现象的出现应该不晚于下列哪个朝代A. 汉朝B. 隋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唐代之前,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市、坊严格分开;而从北宋开始,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店铺可以随处可设。“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景象最早可能出现在北宋时期,故D项正确;AB项时期严格的坊市制度;D项晚于C项。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4.湖南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圆形方孔铜钱、精致的锦缎、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据此推测该墓可能为A. 商周时期墓葬B. 隋唐时期墓葬C. 宋元时期墓葬D. 明清时期墓葬【

4、答案】D【解析】清朝出现珐琅彩,古墓葬有珐琅彩,该墓葬应为明清时期墓葬,故D正确;商周、隋唐、宋元时期还没出现珐琅彩,故排除A、B、C。5.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代表着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材料反映唐代官营手工业A. 由官府集中管理B. 专门负责纺织及乐器制造C. 生产带有季节性D. 各行业均发展到最高水平【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

5、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可以看出唐代官营手工业由官府集中管理,故A正确;B不符合“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官营手工业的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6.明朝嘉靖年间“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从盗。”有识之士认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A. 导致了沿海倭患出现B. 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C. 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D. 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答案】B【解析】

6、“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从盗”“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说明“海禁”政策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使沿海商人铤而走险,走上为寇的道路,B正确;“海禁”政策是防范倭患而采取的政策,A因果倒置,错误;“海禁”政策不利于海上贸易发展,C错误;D与材料无关,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海禁政策及其影响,抓住关键信息“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从盗”并准确解读即可。7.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下图中虚线所示的交通工具是A. 轮船B. 火车C. 汽车D. 飞机【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分析,虚线所代表的交通工具出现于1900年以后,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轮船、火车是第一

7、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排除A、B;结合材料中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和速度可以判断是汽车,故C项正确;飞机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但是发展速度明显不符史实,故D项错误。8.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可也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导致“大西近海一国”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的发展B. 新航路的开辟C. 工业革命的开展D. 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B【解析】由“该国位于大西洋沿岸,每年美洲为其提供大量白银”“ 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在美洲,每年从美洲掠夺大量白银,

8、引起价格革命,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排除;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C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世界市场的形成,D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9.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材料所述现象的直接推动因素是A. 早期殖民扩张B. 钢铁行业的萎缩C. 第一次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根据“19世纪后30年”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出现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D正确;早期殖民扩张指新航路开

9、辟后到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完成,A、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不符合“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排除。【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垄断组织的形成,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和对生产关系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10.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当地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欧洲的殖民奴役B. 人口老龄化严重C. 世界人口的大迁移D. 工业生产污染严重【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可知,1493-1570年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的人口锐减,结合所学可知,1493-1570年处于新

10、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这是欧洲殖民者的入侵给北美洲带来的灾难,故A正确;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得到了保障,以及医学水平的进步,使得人口平均年龄大幅度的提高,这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这显然不符合当时的美洲社会状况,B错误;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种族奴役、灭绝政策,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后来不得不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的人口应该是增加,故C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生产造成污染严重,D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抓住时间“1493-1570年”,结合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解答即可。11.大国

11、崛起解说词中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_,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横线上应填写A. 英国B. 西班牙C. 法国D. 荷兰【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17世纪”“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海上第一强国”,结合所学可知,这个国家是荷兰,故D正确;英国是18世纪中期的殖民帝国,A错误;西班牙是16世纪的殖民帝国,B错误;法国在18世纪海外殖民取得巨大的进展,C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抓住关键信息“17世纪”“海上第一强国”即可。12

12、. 1584年,英国地理学家理查德哈克卢特发表论西方发现,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为英国解决人口失业的一大社会问题。据此可知( )A. 殖民地是英国财富的主要来源B. 殖民扩张便于英国维持社会稳定C.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D.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为英国解决人口失业的一大社会问题”可知材料的观点是殖民扩张能带来新市场,促进英国工业的发展,解决英国的失业问题,故选B。A不符合材料的含义,C项排除,工业

13、革命尚未开始;D项明显不符合材料。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3.“(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了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该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A. 农产品完全商品化B. 传统农业结构变化C. 农业经济逐渐衰退D. 私营手工业的进步【答案】B【解析】根据“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表明农民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经济作物,满足市场需要,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生产的目的不仅仅是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结构变化,故B正

14、确;A、C不符合史实,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4.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A. 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 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C. 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 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D【解析】根据“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 “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正确;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5、19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B错误,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从“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得出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5.20世纪初,英美等国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这一条款的施行A. 使英美控制了中国海关B. 有利于中外企业公平竞争C. 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 增强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答案】C【解析】“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即允许列强在中国各处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向中国的资本输出,更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而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正确,D错误;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这一条款,进一步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疯狂掠夺,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错误。16.1878年,轮船招商局总办朱启昂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以蒸汽为动力磨面粉,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下列各项属于该企业创办的有利条件的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