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031950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 篇一:宋史吕大忠传译文及原文 TeacherM翻译Greysky整理 宋史吕大忠传译文及原文 译文: 吕大忠字进伯。科举中进士,被任为华阴尉、晋城令。韩绛宣抚陕西时,以吕大忠为提举领导永兴路义勇军。后改任秘书丞,检详枢密院吏、后房文字。让吕大忠分析义勇军的利弊。吕大忠说:“国家养着的兵太多,国家财政越来越艰难;汉代的屯田制度、唐朝的府兵制度,都是好办法啊。如今弓箭手部队的制度接近屯田制,义勇部队的制度接近于府兵制,选择一种好办法来用,兵屯就可以省出巨大的耗费。”吕大忠被任为签书定国军判官。 熙宁年间,王安石提议派使者到各道州,重立封疆边界线,吕大忠和范育都被任命

2、为使臣,两人都拒绝出行。吕大忠上书陈述五条反对的理由,认为怀抚他国,恩德信义施用不当,必定会招致祸患。朝廷就免了对他的任命不派他去了。又被命令和刘忱一起出使契丹,商议代北地区事宜,恰逢父亲去世(没有出使)。后被重新起用,任代州知州。契丹使臣萧素、梁颍到了代州,设置帐篷,却要占据主位,吕大忠和他们据理力急,他们于是转移驻地到长城以北。吕大忠后又改任西上阁门使、石州知州。吕大忠多次与萧素、梁颍相会,每次谈判,常以道理折服他们,使萧素、梁颍稍稍让步。后来契丹又派萧禧来要求割让代北地区(给他们),神宗皇帝召集执政大臣与吕大忠、刘忱商议此事,打算答应他们的要求。吕大忠说:“他们派一个使臣过来,就给他们五

3、百里土地,如果派魏王英弼来要求割让关南地带,那怎么办?”神宗说:“你这是说什么话。”吕大忠回答说:“陛下虽然对我的话不以为然,但我还是担心不能开这个口子。”刘忱道:“吕大忠的话,符合稳固社稷的大计,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他的话。”执政大臣知道他们的看法不可改变,商议也最终没有结果,就罢免了刘忱,让他回三司任职,吕大忠也结束了守丧。最终两国以分水岭为边界。 1Greysky整理TeacherM翻译 篇二: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节选) 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4、,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

5、策。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

6、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贡纳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

7、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仁宗身体不好,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都很忧虑却不敢说话。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

8、,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对皇上当面说:“我过去在并州作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皇帝深思了好久,然后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司马光说:“我说这个,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皇上如此开明,竟然接受了。”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

9、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我前面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猝之间,拉拢他们所着重的和友善的。定策国老、门生天子 之祸,能说得完吗?”皇帝大为感动,说:“将司马光的上书送到中书省。”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诸公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寸纸,把某人作为继承人,全国的人不敢违背。”韩琦等双手作揖说:“不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

10、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不久,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英宗一再推辞,不肯答应,于是被立为皇子。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司马光说:“皇子推辞富贵,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惠得多。然而,对父亲的召唤不答应,君王征召,却不肯应征,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想必他一定会入宫。”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篇三:宋史赵立传阅读原文及翻译 宋史赵立传阅读原文及翻译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敢勇隶兵籍。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

11、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诏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

12、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金知外救绝,围益急。九月,攻东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众巷哭。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越旬余,城始陷。 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为人木强,不知书,忠义出天性。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每战擐甲胄先登,有退却者,捽而斩之。仇视金人,言之必嚼齿而怒,所俘获磔以示

13、众。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 讣闻,辍朝,谥忠烈。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 宋史赵立传翻译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因为勇武被招募成为士兵。靖康初年,金人大举入侵,盗匪群起,赵立因屡立战功,被任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兵攻打徐州,王复据险坚守,命令赵立督战,赵立被六支飞箭射中,却越战越勇。徐州刚刚破城时,赵立和金兵巷战,抢夺城门想要逃出,结果被金兵击晕过去。后夜时下了小雨,赵立这时候苏醒。杀了掉了金军守卫,赵立暗中联系乡民想要重新收复徐州。得知金国的军队向北归还,赵立立刻率领残兵在后面追杀,切断金兵的退路,夺得舟船锦帛博数以千计,军队的士气得以振奋。趁机招募乡民,重新夺回了徐州。 这

14、时候山东诸郡强盗草莽四起,赵立在暗中帮扶,一时威名流传。此时正值金军左将军昌围楚州,楚州告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敌。宣抚使杜充命令赵立带领自己的兵马前往解围。赵立且战且行,一连七战全胜,最后才到达了楚州,这时赵立的两个脸颊都被飞箭射 中,不能说话,所只能用手指挥,直到进入楚州城,安排将士休息后,才拔出箭簇。皇帝降诏让赵立留守楚州。第二年正月。金军再次围攻楚州,赵立命令拆毁废弃的房屋,在城下点燃形成火池。手下的士兵则持兵刃严阵以待。金军登城,则钩取后投入火中(猜想应该是像铁钩一样的守城兵器,金军登城时,钩断云梯,士兵全部坠下火池)。金军组织敢死队通过突击登城,又被杀尽。金军无奈撤军。五月,兀术南

15、征北回,筑起六座高台,想要借楚州运送辎重。赵立斩杀了兀术派遣的使者。兀术大怒,在楚州南北设立了两个屯兵之处,断绝楚州的粮饷。在承州、楚州之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个大湖。金军将部队散落其中,断绝两地的联系。因此楚州的粮道被阻塞。刚开始被围困的时候,可以吃一些野草,水草。后来就只能吃榆树皮。 赵立派人向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想要派遣张俊前去解围,张俊不肯前去,于是任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前往救援楚州。高宗看到了赵立的奏章后,感叹说:“赵立坚守孤城,既然是古代的名将也没有办法了。”后来又五次让刘光世动兵,刘光世都推辞不行。金军知道外援已经断绝,更加紧的了围困。九月,金军攻东城,赵立在城楼的台阶上观望,被火炮击中了头部,周围的人赶快将他救下。赵立说:“我终不能为国灭贼了。”说完气绝身亡。当时只有37岁。楚州城的大街小巷都被赵立恸哭。金国的人以为赵立诈死,不敢轻举妄动。过了10多天,城池才被攻陷。 赵立家人之前在徐州被诛杀,赵立自己进入楚州。赵立为人刚烈秉直,没有读过书,但是天性忠义。善于骑射,不喜欢声色财利,所得物品都当作俸禄发放给与士兵。战斗必定身先士卒,如果发现有逃遁的人,就会大声怒喝,提着他的头发,怒斩其首。赵立仇视金人,每次谈到金人都会咬牙切齿,所抓到的俘虏也都会枭首示众,赵立的忠义之名远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