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991811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一:教育教学论文-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 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作为一名农村的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实践工作让我越来越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极少有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学生向我坦言“喜欢”上音乐课的真正原因是:这节课没有像其他文化课那样有很多任务,没有作业,没有压力,心理上很放松。由于学校和学生对音乐课重视不够,音乐教学至今还脱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上面弹唱,学生下面跟唱。这样的音乐教学总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在校园内几乎听不到学生的歌唱声,更看不到舞动的身影。所以,我们必须改革音乐教学模式,变“师道尊严”为“良师益友”,启迪学

2、生的智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发现音乐 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即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将生活中美好的素材由音乐形式展示出来。社会生活中伴随了大量的音乐现象,如礼仪音乐:庆典、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舞蹈、健身、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赏、体会、学习这些生活中音乐的风格特点,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情感,从而让音乐伴随自己的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

3、。 教学的设计开放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开放性教学,是在教学方法、空间、评价等方面的开放,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用权每位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展者。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音乐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愉快的音乐气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

4、实践过程,它能把师生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既有利于增强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即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的开放。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主动学习,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 2、趣味性原则:人对某个对象感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力求认识它,了解它。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因此要以激发学生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音乐课堂其乐融融,积极

5、地投身到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参与中去,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预期效果。 3、实践性原则:在音乐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唱、弹、跳、演等实践,享受音乐的美,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开放性音乐教学的灵魂,学生在参与活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获得新发现,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开启学生的智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多变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置身于美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活动中融入自己的理想,培养创新能力

6、。 师生合作,活动体验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才能进行情感体验。这个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放课堂教学,促进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强调学生的“六动”,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学会创新。在节奏训练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学生一起,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采用节奏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不同节奏类型。 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因势利导,使学生配合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不断参与活动,给了学生较多的自由学

7、习时间,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音乐素质得到了发展。 篇二:论文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摘要】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学教育,它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情操的养成等都有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有关人员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

8、状提出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和谐社会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

9、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

10、,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音乐教师不能够被利用。在乡村中小学学校即使有专业的音乐老师,学校的管理者也不会开音乐课,在他们心目中只有文化课成绩,像体、音、美这类课基本上都不开。很多专业老师受不到很好的发展,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又得不到补充,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

11、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学校的正常的办公设备都欠佳,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 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

12、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

13、部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 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很多专业老师受不到很好的发展,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又得不到补充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

14、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

15、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 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2003. 2郭声健.艺术教育2001. 篇三: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 学校名称山东省平邑县仲村李家庄完小 作者姓名梁涛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