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984640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 摘要:采风是一种观政之制。周初统治者以殷为鉴,认为天意在于民情,确立轻鬼神、重人神的治国观念。透过采风实现“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的目的。统治者凭借采风获得的资料,了解民之疾苦,改革国之邦法,安抚天之民愿。可以说,西周的采风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管理的一个创举,其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很重要的影响。关键词:采风观政行人社会调查茫茫历史长河,不断上演着一个个民族湮灭与崛起的痕迹。在商王朝广袤的领土上,周部族原是一个地处边远、地域狭小、人口稀疏的小国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邦,一举成为后来征服商朝的“勇士”。这个小国家崛起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一、周的崛起及采风的孕育

2、周之所以可以攻破商朝而入主中原,绝大部分就是因为其统治者与殷纣王的坚信天命、暴虐无道、反其道而行之,敬德修民、发展生产、友睦邻邦最终成就其一代伟业。在征服战争中周统治者看到了人心的向背对国家兴亡的重要影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认识到作为一个小邦而君临大国,要想站住脚跟、立国久远,必须了解民意顺应民心。西周统治者一反商王朝诸事皆问天意,大政决于神鬼的做法,转而重人治,轻鬼神。礼记?表记中有云:“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周初的重臣周公也曾说:“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西周统治者们把他们原在西岐时就已有之的派专人深入民间,调查民意,听取民愿的做法加以沿用和扩大,因此创立了西周的采风

3、和社会调查制度。“采风制度”是西周王室立国之初形成的一套较为严密的社会调查制度。所谓采风,就是官员去民间采集四方风俗善恶,代语歌谣通过采风,统治者可以观政之清明,官之勤廉。采风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二、采风观政及其人员采风是一种观政之制。周初欲使江山“永支百世”,就必须敬得保民,秉德明恤。尚书?大诰曰:“天威不可信,民情则大可见”,天意就在民情中。西周统治者凭借采风获得的民俗的、语言的、文学的资料,透过其内容和情调便可了解政之好坏,民之疾苦,吏之贪婪,并据此来赏功罚罪,安邦治国。正如诗经?关雎小序所言“治国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周王朝在王室设

4、立主管全国调查采风之事的太师。政府专设采诗之官,他们“从十月起正月止,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采诗”。既政府聘选年龄较大、社会经验丰富的男女无子者,供给衣食,使他们到民间广泛采诗。除此之外,还有“孟春三月,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行人是西周朝廷的正式秘书官员,负有传达王命、传递公文的责任,其所采之诗及采诗中了解的民情民意,大都能直接上达于周王朝统治机构,甚至直接上达于周天子。在周朝礼仪中有“公卿至于烈士献诗”的要求,公卿烈士所献之诗有相当一部分也来自于民间的采集,实际上也是周天子督促王公大臣诸侯卿士深入民间,了解民情的一种做法。在古籍中还有“国史采诗”的记载,说明充任各

5、级政府秘书的史官,不仅有记录言行、出宣王命的职责,同时也负有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向周天子及各级政府提供社会实际状况的责任。社会调查在西周是经常性的,调查结果的上报也有一定的程序和途径。为了使调查工作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周天子也要于每隔五年的春二月亲自到民间采风调查。三、采风目的、意义及影响采风始自西周,目的之一是观俗。“礼俗以驭其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为周王室提供“驭民”政策的信息和依据。其二是观政。由商之灭,周统治者感悟到“天命靡常”,民心向背决定天命所归。前者是考察生民的民情、风俗、习惯,后者则是通过民情来观察统治者的德行。其是指到乡村城镇搜集包括民间叙事、民歌、谣谚、戏

6、曲、音乐、舞蹈、美术、民间习俗等一切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活动。在民间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工作的所谓田野作业也称为采风。西周的采风之制,从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久来看,都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国家管理的一个创举。采风的主要责任官员“行人”就是古代的调查员,采风所得的材料就是古代的调查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采风也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中的一个创举。西周采风制度影响深远,采风之制不仅为东周所承,形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的盛况,而且对两汉时期也颇有影响。西周采风和调查由政府出面组织,并由太师史官、行人等专门的秘书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已不单是为了将民间的诗歌、风俗采集起来以供欣赏,其目的还是要

7、从采诗中了解四方诸侯及广大领土上的民情风俗,从具体的歌谣中反映各地政治的善恶,人心的向背,百姓的好恶,以及各级官员吏治的清浊,政绩的优劣。周天子及西周中央政府可以从中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因此,西周所创立的这种采风和调查之法,可以看作是今天秘书工作中调查研究工作的起始。 摘要:采风是一种观政之制。周初统治者以殷为鉴,认为天意在于民情,确立轻鬼神、重人神的治国观念。透过采风实现“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的目的。统治者凭借采风获得的资料,了解民之疾苦,改革国之邦法,安抚天之民愿。可以说,西周的采风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管理的一个创举,其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很重要的影响。关键词:采风观政行人社会调查茫

8、茫历史长河,不断上演着一个个民族湮灭与崛起的痕迹。在商王朝广袤的领土上,周部族原是一个地处边远、地域狭小、人口稀疏的小国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邦,一举成为后来征服商朝的“勇士”。这个小国家崛起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一、周的崛起及采风的孕育周之所以可以攻破商朝而入主中原,绝大部分就是因为其统治者与殷纣王的坚信天命、暴虐无道、反其道而行之,敬德修民、发展生产、友睦邻邦最终成就其一代伟业。在征服战争中周统治者看到了人心的向背对国家兴亡的重要影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认识到作为一个小邦而君临大国,要想站住脚跟、立国久远,必须了解民意顺应民心。西周统治者一反商王朝诸事皆问天意,大政决于神鬼的做

9、法,转而重人治,轻鬼神。礼记?表记中有云:“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周初的重臣周公也曾说:“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西周统治者们把他们原在西岐时就已有之的派专人深入民间,调查民意,听取民愿的做法加以沿用和扩大,因此创立了西周的采风和社会调查制度。“采风制度”是西周王室立国之初形成的一套较为严密的社会调查制度。所谓采风,就是官员去民间采集四方风俗善恶,代语歌谣通过采风,统治者可以观政之清明,官之勤廉。采风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二、采风观政及其人员采风是一种观政之制。周初欲使江山“永支百世”,就必须敬得保民,秉德明恤。尚书?大诰曰:“天威不可信,民情则大可见”,天意就在民情中。西周

10、统治者凭借采风获得的民俗的、语言的、文学的资料,透过其内容和情调便可了解政之好坏,民之疾苦,吏之贪婪,并据此来赏功罚罪,安邦治国。正如诗经?关雎小序所言“治国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周王朝在王室设立主管全国调查采风之事的太师。政府专设采诗之官,他们“从十月起正月止,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采诗”。既政府聘选年龄较大、社会经验丰富的男女无子者,供给衣食,使他们到民间广泛采诗。除此之外,还有“孟春三月,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行人是西周朝廷的正式秘书官员,负有传达王命、传递公文的责任,其所采之诗及采诗中了解的民情民意,大都能直接

11、上达于周王朝统治机构,甚至直接上达于周天子。在周朝礼仪中有“公卿至于烈士献诗”的要求,公卿烈士所献之诗有相当一部分也来自于民间的采集,实际上也是周天子督促王公大臣诸侯卿士深入民间,了解民情的一种做法。在古籍中还有“国史采诗”的记载,说明充任各级政府秘书的史官,不仅有记录言行、出宣王命的职责,同时也负有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向周天子及各级政府提供社会实际状况的责任。社会调查在西周是经常性的,调查结果的上报也有一定的程序和途径。为了使调查工作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周天子也要于每隔五年的春二月亲自到民间采风调查。三、采风目的、意义及影响采风始自西周,目的之一是观俗。“礼俗以驭其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

12、政不易其宜”,为周王室提供“驭民”政策的信息和依据。其二是观政。由商之灭,周统治者感悟到“天命靡常”,民心向背决定天命所归。前者是考察生民的民情、风俗、习惯,后者则是通过民情来观察统治者的德行。其是指到乡村城镇搜集包括民间叙事、民歌、谣谚、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民间习俗等一切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活动。在民间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工作的所谓田野作业也称为采风。西周的采风之制,从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久来看,都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国家管理的一个创举。采风的主要责任官员“行人”就是古代的调查员,采风所得的材料就是古代的调查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采风也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中的一个创举。西周采风制度影响深远,采风之制不仅为东周所承,形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的盛况,而且对两汉时期也颇有影响。西周采风和调查由政府出面组织,并由太师史官、行人等专门的秘书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已不单是为了将民间的诗歌、风俗采集起来以供欣赏,其目的还是要从采诗中了解四方诸侯及广大领土上的民情风俗,从具体的歌谣中反映各地政治的善恶,人心的向背,百姓的好恶,以及各级官员吏治的清浊,政绩的优劣。周天子及西周中央政府可以从中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因此,西周所创立的这种采风和调查之法,可以看作是今天秘书工作中调查研究工作的起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