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侧重知识梳理)

上传人:【**** 文档编号:94984168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侧重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侧重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侧重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侧重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侧重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侧重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侧重知识梳理)(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世界地理复习要点世界地理总论第1讲 基础知识地球部分 考纲要求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知识讲解(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 形状和大小: (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用N表示;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用S表示。(3)赤道 :在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园 ,周长4万千米。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2 纬线和纬度、经线

2、和经度(1)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线是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一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表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线圈一切经线圈都是通过地球两极,因而都在两极相交。这样,每一个经线圈都被两极等分成两个180 的半圆,这样的半圆叫 “经线”即 “子午线”。 (经圈之所以必须分成两根经线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经度,二者相差180 ,是地理定位的需要。)特点: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地轴是这个圆的直径,地轴是所有经线平面的交线),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经线圈可以把地球表面分为两个半球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约111Km/1) 经线无穷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

3、初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经度-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即某地的经度。在立体几何上是一种二面角度量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20W160E70E160E20W110WW东半球西半球W1800 W 00 1800 E 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3)纬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球表面相割而成有的圆。 特点 : 所有的纬线都是园圈,单独构成纬线圈,所有的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到两极为点

4、。(任意纬线长约111cosKm/1, 为地理纬度) 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与经线相互垂直,纬线无穷多。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一切纬线都是园,没有起点和终点,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可以周而复始下去。(4) 纬度-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本地的纬度赤道平面是纬度度量的起点平面本地法线-在本地同地面的切平面相垂直的直线,它是纬度度量的终点纬度是一种线面角(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起算平面)分为南北半球,纬度也分为南北纬南纬 用(S)表示 北纬 用(N)表示 ,最大纬度为90 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

5、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格,就是经纬网。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经纬网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1)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纬竖经;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条条放射线。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图中标注的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由东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度。极地经纬网图中经度的判断:以0经线作起点,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0180为东经度,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0180为西经度。纬度应根据图中的极点判定,若为北极,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

6、半球范围内各点的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注:极点的判断:A根据圆心的注记判读:标注“北”或“N”为北极标注“南”或“S”为南极 B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读:北逆南顺 C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进行判读: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D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判读: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 E根据极地日照(晨昏线)图判读:夏至日极圈全部为昼弧则为北极,全为夜弧则为南极;冬至日相反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

7、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东经120: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

8、亚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东经150: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180: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西经150: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西经120: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西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西经90: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

9、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西经60: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布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极半岛。西经30:穿过大西洋中部。西经2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大西洋上经过。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兰岛(东部)、冰岛。东经16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太平洋上经过。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部水域。赤道:穿过的点: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北回归线:穿过主要点

10、:北非、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滇、桂、粤、台)、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30N:穿过主要点:北非(开罗)、(幼法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河口、西亚、南亚、中国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夏威夷群岛、美国南部(新奥尔良)40N:穿过主要点:伊比利亚半岛(马德里)、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里海、中亚、塔尔木盆地(喀什)、酒泉、内蒙古高原、华北(北京)、渤海、朝鲜、日本(本洲北部)、美国中部(五大湖以南)、美东部(费城)50N:穿过主要点: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南部、东欧平原(里海北侧

11、)、阿尔泰山、蒙古北侧、中国东北北部、阿留申群岛、美加国界线北侧、五大湖北侧、纽芬兰岛北极圈:穿过主要点:冰岛南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北部、白令海峡、美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主要点: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里约热内卢(巴西)。南极圈:南极大陆外围。世界地图中重要的地理坐标点(0,0)几内亚湾海域 (10E,50N)德国中部(30E,30N)开罗附近(尼罗河口) (90E,2326N)恒河三角洲(90W,2326N)新奥尔良(

12、美)、墨西哥湾 (60E,60N)乌拉尔山附近(120E,30N)杭州熟悉表1、表2、表3。表1 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重要纬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赤道(0)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北回归线(2326N)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南回归线(2326S)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北极圈(6634N)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13、南极圈(6634S)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30N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30S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60N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60S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90N北极点位于北冰洋90S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表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重要经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本初子午线(0)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

14、、西班牙、非洲西部180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120E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表3 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国家纬度范围经度范围位置特征中国4N(南部大陆21N)54N74E135E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印度8N33N72E97E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日本(四大岛)31N46N130E14530E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德国4830N55N6E15E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俄罗斯43N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