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962239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 我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古代文学新意毕业论文,供参考阅读!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之唐诗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一直以诗文为正宗,言情抒志性作品占文学主流。小说、戏剧与诗文比较,既产生较晚,又不占正统地位。尤其是中古时期,所谓文学,主要指诗文。而唐代诗歌则是其鼎盛的代表时期,因此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唐诗;诗序合一;制题;清丽;佛境 在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中国古代文学分为“上古期”、“中古期”、和“近古期”。史学界一般以魏晋南北朝至南宋之间为中古,但也有把两汉包括在内者。而我只想单独谈论在中古期唐代文学在文学史中所占举足轻重

2、的地位。 中古文学理论,经历了由初步形成到成熟、发展乃至繁盛的质的飞跃。两汉时期,文学理论由非自觉转为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达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的鼎盛期,被批评史著作誉为文学批评的黄金时代。而在李唐王朝三百年的诗坛上,历史地存在着一种值得十分重视而又不曾为古今研究者所注意的文学现象,那就是备受诗人们所喜爱的“诗序合一”。 一、唐诗创作的新潮流诗序合一 “诗序合一”是指人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有意识地在诗歌前附上一篇序文。这是一种在诗经楚辞甚至乐府时代都不曾有过的新型诗体。这种诗前的序文,不仅拓展了诗歌的形式领域,使诗歌所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更贴近现实,开创了诗歌创作的新格局,同时也体

3、现了诗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与对美的形式追求的创新意识。 在唐代,最早涉足这种创作手法诗歌的诗人是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作品只有一篇帝京篇十首并序1,但在形式上骈散相兼,气势高昂,反映出唐太宗作为一个政治家对文学艺术的重视,这种诗和序的结合,鲜明地反映了李世民为一代创业君主的文学观点、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在唐太宗之后,武则天、唐德宗、南唐后主李煜等,亦创作了此类作品。 初唐时间,被称为“唐代诗歌革新运动旗手”的诗人陈子昂,堪称为大家。这不仅因为他集中收录的作品多,还在于他的创作独树一帜。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序,被公认为诗歌理论的一个纲领。 与初唐相比,盛唐时期更是群芳争艳,蔚为壮观。如我们所熟悉的高

4、适、岑参、王维、李白、杜甫等。其中,高适的燕歌行,王维的辋川集并序,杜甫特意以序为标准创作的假山,都表明了诗序合一的创作在盛唐诗坛上的繁荣景象。 二、唐诗的制题艺术别具匠心 在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种形式的作品都是由题目与正文两部分组成,因此,题目便自然成为作品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文学特点,而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题目,在制题上也显示着其自身的特点与艺术的规律。 唐代诗人在对诗题的创作上可用16字进行概括,即方法多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千姿百态。这16个字,可以说既是唐代诗人们创造力的一种独特体现,又是使唐诗成为巅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唐代的诗题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

5、型,即“正格”与“非正格”。“正格”是指诗题简洁明了,直切内容,读者一看便知其意,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非正格”是指前人所无或唐人在“正格”的基础上进行变化的一种诗题,其题或切内容,或与内容无关,如李商隐的无题。 诗歌史上,最早有“首句标其目”,自行去诗歌首二字为题,如王昌龄的初月、李白的西施、李商隐的锦瑟等。后又有以三四字为题,如李商隐的晓起、张籍的患眼。如此这些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种制题法虽然建立在“首句标其目”的基础上,但较之旧有的方法更为新颖。 唐代诗人表现在诗歌制题上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就是着意于乐府古题的变革与创新。我们以李白的此类诗歌为例,对其表现在制题

6、上的艺术作一具体分析,以展现出这一类制题的特点及成就。 1、袭用乐府古题而内容一仍其旧。如阳春歌、荆州歌。 2、题目不变而内容全新。如丁都护歌。 3、诗题和内容与乐府诗全不相关。如襄阳歌、怀仙歌。 4、在送人之作中冠“歌”于题前。如白雪歌送刘十六归山。 单就制题形式而言,李白集中的“歌”题诗是显然突破了乐府古题,从而成为一种激荡、意义全新的浩歌。在唐代诗人林林总总的制题艺术中,还有一种“标体于题”的制题法,这种方法是指诗人制题时,将诗歌的体裁、句式乃至篇幅等都在诗题中明确标出。这种制题可以在创作前,对所咏之物进行结构布局,会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三、唐代诗人的审美雅好清词丽句 唐代诗人中的“

7、清词丽句”,既是一个审美概念,又属于诗学的范畴。“清词丽句”是“一种艺术特征,一种审美境界,一种诗歌风格”2。实际上,就是唐代诗人通过不断艺术实践而对其进行总结出的一种审美结果,而孟浩然、杜甫、韦庄则很好地将艺术实践和理性思考结合起来。 最早,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五之“清丽词句必为邻”将清词和丽句结合起来。而正因为孟浩然的诗歌具有“清”的特点,所以在评价孟浩然的诗歌时,多以“清”称誉。如李白赠孟浩然一诗中的“徒此挹清芬”,便足以说明。然而,除了“清”之外,孟浩然诗还具有“丽”的一面,但历代的诗论家都不多关注,只有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四中指出:“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孟浩然于诗歌创作中对“清”和

8、“丽”的不断艺术实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清”“丽”之风,在唐诗史上不仅是独树一帜的,也属于一种创举。 尽管孟浩然独树一帜,但他却不曾着眼于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将“清”和“丽”合二为一并正式提出“清丽词句”这一诗学概念的是具有“反潮流精神”的“诗圣”杜甫。杜甫的“清丽词句”一提出,便为时人和后人接受,因此,以其作为一种诗学法门并进行艺术实践者成为一时的风气,如大历诗坛的“清”诗创作。 四、李唐山水的另一道风景禅林兰若 历史上的李唐王朝,既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又是一个崇信佛教的国度,诗歌与佛教的相互融合、渗透,便构成了在唐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佛教诗。说其重要,是因为唐代佛教诗的数量之多乃数

9、以千计,而佛境风物诗,则大约占其总数比例的三分之二3。 佛境风物诗的关键虽然在“佛境”二字,但诗中之“佛境”则因佛教的传入中土而导致。以初唐诗坛为例,这一时期为各种文学史著所必论及的诗人,如王勃、卢照邻、杨炯、陈子昂等,都创作过数量不等的佛境风物诗。如卢照邻的石镜寺,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使佛寺的夜晚比白天更显幽寂。 在经历了安史战乱后的李唐王朝,于唐敬宗时期,虽然曾一度“毁佛”于当时,但人们对于佛教的崇信却并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是日渐增强。作为诗人的韩愈,则是这一时期崇佛的特殊代表。众所周知,韩愈是位反佛者,但却又与一些僧人打得火热,如题秀禅师房。不仅如此,韩愈还创作了游青龙寺、游西林寺等具有

10、“佛经风物”特征的诗。韩愈这种既反佛又亲佛的行为,以及热衷于佛教诗创作的举措,对于中唐诗坛佛境风物诗的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晚唐社会是一个战争频发,社会动乱的时代,-!三百年的唐诗创作过程,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过程,每个时期总会出现一批代表诗人对唐诗进行创新,从诗序合一、制题技术到清丽词句、佛境风物诗,无一不体现唐诗的成长过程,也正因此,为后代诗歌做出了强有力的铺垫。我们为此,也应感谢唐代诗人们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不断钻研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全唐诗卷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 2王辉斌杜甫研究丛稿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3据对全唐诗、全唐诗补编的检索与统计,在二书中计算得到,但因手工检索,数据可能不准确。4胡遂佛教与晚唐诗前言,东方出版社20XX年版。第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