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909959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 一、可供分配利润的分配顺序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法定公益金。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净利润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内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以及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以利润补充的流动资本,也从可供分配的利润中扣除。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的分配顺序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2、按下列顺序分配: 1.应付优先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普通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东的现金股利。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核算。 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也在利润分配项目核算。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经过上述分配后,为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本分配利润可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企业如发生亏损,可以按规定由以后年度利润进行弥补。 企业未分配的利润(或未弥补的亏损)应

3、当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单位反映。 二、按照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波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企业当期已销商品、产

4、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资产必须是经济资源,即资产必须能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 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采经济利益,即资产在未来能够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 四、会计核算的方法是会计的基本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

5、 五、总分类账户是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它对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则是总分类账的从属账户,它对总分类账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概括而详细地反映同一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所以在记账时,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总是平行登记的。 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的要点是: (1)登记的会计期间一致。 (2)登记的方向相同。 (3)登记的金额相等。 六、借贷记账法是以“借”或“贷”为记账符号对第一项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在借贷两方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其基本内容有: (1)记账符号。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表示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增加

6、。 (2)账户设置。账户设置较灵活,可设置双重性质的账户。 (3)记账规则。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即一个账户记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贷方;或者在一个账户记贷方,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借方。记入借方的金额同记入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概括地说“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有发生额法和余额法两种,即在一定时期内,所有账户的借贷双方发生额供不应求合计是相等的,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 七、资本公积是由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由所有投资者共同享有的、它有特定来源本身

7、不需要投资回报的一种准资本。企业可以将它作为资本来使用,但其并不承担生产经营上的风险也不享受任何回报,而且经过法定程序可以转化为企业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的来源包括: 1,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 3.股权投资准备。 4.拨款转入。 5.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6.其他资本公积。 八、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收入是企业在正常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收益,其实质是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是企业利润的来源。 收入具有以下特点: 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

8、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等。收入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收入的性质,可以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等。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九、会计等式是指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其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是为企业将来的经济活动提供效益的经济资源,而权益则是对这些资产的求偿权。也就是说,权益表示资产的来源。所以,资产恒等于权益。因为资产和权益本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资产本身来考察,另一方面从对资产所拥有的权利来考察。这是对同一事物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所以,有一定的资产,就必然有对该资产的求偿权即权益;反之,有一定的权益,也必然有一定的资产。资产丧失,权益也就自然丧失;资产增加,权益也随之相应增加,资产与权益总是连带发生、连带消失的,两者永远相互对应,彼此相等。资产=权益的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基础,而式则是最基本的会计平衡公式,也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表达式,是进行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相关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