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4786887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59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附件 2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试行)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6 6 7 9 15 36 36 36 37 37 37 37 38 38 38 39 39 39 40 41 41 42 43 43 43 目 录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2 术语与定义 2 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2.1 水量、水质 2.2 排放标准 2.3 工程类型及规模 2.4 工程项目组成 2.5 场址选择 2.6 总平面布置 3 工艺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选择 4 工程设计 4.1 污水收集系统 4.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4.3 预处理设施设计 4.4 主

2、体处理设施设计 5 检验与过程控制 5.1 一般规定 5.2 检测与控制 6 主要辅助工程 6.1 电气系统 6.2 给水、排水及消防 6.3 建(构)筑物设计 7 劳动安全与职业安全 8 施工与验收 8.1 施工 8.2 环境保护验收 9 运行与维护 9.1 基本要求 9.2 安全防护 9.3 维护保养 9.4 防火防爆 9.5 安全操作 9.6 指标要求 9.7 污泥处理与处置 10 引用文件 前 言 为防治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确保 “美 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可作为开展广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技术参考资 料。 本指南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

3、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 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 总则总则 1.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水量、水 质、总体要求、工艺设计。 本指南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生活 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技术参考。 本指南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人口在5000人以下的行政 村、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 1.2 术语与定义术语与定义 1.1.1 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居民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厕所卫生间冲厕、 洗涤、洗浴和厨房排水,农村公用设施、旅游接待户、旅馆饭店、 家庭农副产品加工及畜禽散养农户等排水,不包括乡镇企业工业

4、废水。 1.1.2 分散型污水处理分散型污水处理 针对村庄人口数量较少、污水排放量较小、不适合或不需要 大范围铺设污水管网的情况,以单户、联户或街区为单位进行就 地污水处理的方式。 1.1.3 集中型污水处理集中型污水处理 针对村庄人口数量较多、污水排放量较大、城市管网不能覆 盖的情况,对一定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较大范围的管网进 行收集,输送至指定地点,并进行处理的方式。 1 2 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2.1 水量、水质水量、水质 广西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及排放系数参考值参见表 1, 不同区 域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指标参考值见表 2。 表1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用水量及排放系数参考值 区域 人均用水

5、量(L/人d) 污水排放系数 桂东、桂南 80120 0.60.7 桂中、桂北 60100 0.50.6 桂西 5080 0.40.6 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活源调查研究报告,参考DB45/T 804 农林牧渔业及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 额、环保部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村镇居民人均生活污水量参数估算确定。 表2 不同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指标参考值 单位(mg/L) 区域 pH CODCr BOD5 NH3N TP 桂东、桂南 6.58.0 90350 50210 2030 14 桂中、桂北 6.58.0 100400 55240 2035 14 桂西 6.58.0 1104

6、50 60260 2035 15 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活源调查研究报告,参考西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村镇居民人均生活污水水质指标参考值估算确定。 2.2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 当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 半封闭水域时,或者排入水源保护区上游,或者排入自然保护区 和风景名胜区的水体,或者位于环境容量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 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需执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一级 A 标准。采用 分散型处理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敏感水域或特殊水体。 当出水排地表

7、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表水类功能水 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采用集中处理方式的污水执行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一级 B 标准,采用分散 2 处理方式的污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 二级标准。 当出水排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类功 能水域或 GB 3097 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时,执行城镇污水处理 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二级标准。 出水回用于农田灌溉的污水,其水质标准必须符合农田灌溉 水质标准(GB 5084)的规定。 出水回用

8、于渔业用水的污水,其水质标准必须符合渔业水质 标准(GB 11607)的规定。 2.3 工程类型及规模工程类型及规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类型主要为分散型和集中型表 3。 表3 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类型 工程类型 水量(m3/d) 分散型 5 集中型 5500 2.4 工程项目组成工程项目组成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由预处理设施、主体设施 2 部分组成: 2.4.1 预处理设施:格栅池、化粪池、沼气池等。 2.4.2 主体处理设施:好氧池、厌氧池、土地处理系统或几种处 理方式的组合。 2.5 场址选择场址选择 2.5.1 应符合不同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 2.5.2 综合考虑交通

9、、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发展扩建等因 素。 2.5.3 应考虑自然条件及特点,包括地形、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等因素。 3 2.5.4 场址宜便于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再利用。 2.5.5 工程选址原则上应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 2.5.6 在有水源地的地区,水污染处理设施宜选在村落的水源地 下游,防止水源的污染。 2.6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 2.6.1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按构(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 流程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因素, 合理安排,紧凑布置。 2.6.2 场区的高程布置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 低能耗、平衡土石方的要求。多单元处理系统高程设

10、计应尽量结 合自然坡度,采用重力流形式;确需提升时,宜一次提升。 3 工艺设计 3.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3.1.1 工艺设计应综合考虑处理水量、原水水质、占地面积、建 设投资、运行成本、排放标准、稳定性及区域自然气候条件、植 被类型和地理条件等因素,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后确定适宜的方 案。 3.1.2 预处理设施宜采用悬浮物去除效果较好、投资和运行费用 较低的工艺, 其设计应符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中的有关规定。 3.1.3 根据原水水质、水量情况与污水排放标准要求,选择适宜 的污水处理工艺,其设计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

11、设计规范(GB 50069)中 的有关规定。 4 3.1.4 污泥处理工艺设计应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428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的有 关规定。 3.2 工艺选择工艺选择 农村生活污水常用处理技术如表 4 所示。 表4 农村生活污水常用处理技术 类型 名称 特点 去除率 (%) 格栅 拦截污水中较大尺寸的呈悬浮或漂浮的固体污染物 三格式化粪池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达到沉淀、发酵、调蓄目的。 2535(COD) 沼气池 通过厌氧发酵降解高浓度有机污染物。 2535(COD) 平流式隔油池 废水从池的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宜于去除粒径大于 150m 的 油珠。

12、 6070(除油) 斜板隔油池 池内采用波纹斜板,废水沿板面向下流动,从出水堰流出,易于 去除粒径大于 80m 的油珠。 7080(除油) 预处理 调节池 排水不稳定时,用于来水的水量调节。 厌氧法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微生物可以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大分子有机物进 行降解或部分降解。 6080(BOD5) 生物膜法 生物接触氧化 法 利用生物膜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适用于中小规模 的污水生物处理。 8590(BOD5) SBR 在同一反应器中,按时间顺序进行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的污 水处理方法。 8095(BOD5); 6085(TN); 5080(TP) 活性污泥 法 氧化

13、沟 构筑物呈封闭无终端矩形布置, 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 磷 等物质。 8095(BOD5); 5585(TN); 5075(TP) 表4 (续表) 类型 名称 特点 去除率 (%) ANO 工艺 污水经过缺氧、 好氧交替状态处理, 以提高总氮去除率的处理方 法。 9095(BOD5); 6085(TN) APO 工艺 污水经过厌氧、 好氧交替状态处理, 以提高总磷去除率的处理方 法。 8090(BOD5); 7585(TP) 生物组合 工艺 A2O 工艺 污水经过厌氧、缺氧、好氧交替状态处理,以提高总氮和总磷去 除率的处理方法。 8595(BOD5); 5075(TN); 5580(TP

14、) 人工湿地 人工筑成沟槽充填一定的基质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 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 进水水质要求:BOD580mg/L;TN25mg/L;TP4mg/L。 4085(BOD5); 3070(TN); 3080(TP) 土地处理 系统 土地快速渗滤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土地表面, 污水在通过具有良好渗透性的土 6085(BOD5); 5 壤向下渗滤过程中籍生物氧化、沉淀、过滤、氧化还原和硝化、 反硝化的作用而得到净化。 进水水质要求:BOD5100mg/L;TN25mg/L;TP4mg/L。 3060(TN); 3070(TP) 兼性塘 塘内分为厌氧、兼性、好氧

15、 3 个区域,厌氧菌、兼性菌、好氧菌 和藻类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水深 1.2m2.5m。 4075(BOD5)稳定塘理 处理系统 好氧塘 好氧微生物于藻类共生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水深小于 0.5m。 6085(BOD5) 4 工程设计 4.1 污水收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 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制。现有合流制排水系 统,有条件的应按照城镇排水规划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 措施,其规划、设计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的有关规定。 4.1.1 分散型收集系统分散型收集系统 该收集系统适用于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地区的居民生活

16、污水收 集。 沼气池 黑水 三格化粪池 分散型污水 处理系统 灰水 图1 分散型收集系统 注:黑水通过三格式化粪池处理时,灰水可先进入化粪池第三格,然后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也可直接进入污 水处理系统。 4.1.2 集中型收集系统集中型收集系统 4.1.2.1 该收集系统适用于居民居住相对集中地区的居民生活污 水收集。 6 沼 气 池 黑 水 三 格 化 粪 池 集 中 型 污 水 处 理 系 统 灰 水 沼 气 池 黑 水 三 格 化 粪 池 灰 水 管 网 图2 集中型收集系统 4.1.2.2 位于城市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服务半径以内的村庄, 可建设 污水管网集中收集污水,纳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 4.1.3 管道设计管道设计 管道设计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的规定。 4.2 农村生活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