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1 章 抽样调查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章 抽样调查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1.3 三角模糊数及其应用三角模糊数及其应用 1.3.1 三角模糊数的概念三角模糊数的概念 若模糊数a ~ 可由 ),,( UML aaa 决定,) 10 UML aaa,且隶属函数(或特 征函数)为: U UM MU U ML LM L L a ax axa aa xa axa aa ax ax x 0 0 )(~ 则称a ~ 为规范的三角模糊数,记 ),,( ~UML aaaa ,当 UML aaa时,a ~ 是一个 精确数 三角模糊数的分布 (特征函数或隶属函数) 如图 1-3-1 所示 在方案评价中, L a 是(被测试者)最保守(悲观)的估计值(三角模糊数的下界), M a是最可能的估计 值, U a是最乐观的评价值(三角模糊数的上界) MULM aaaaα,β为模糊度若α,β1 则模糊度过大;一般取 1/2≤α,β≤1 较合适 1.3.2 三角模糊数的运算性质三角模糊数的运算性质 设 ),,( ~UML aaaa 和 ),,( ~ UML bbbb 为两个三角模糊数,则其运算法则如下: (1)加法: ),,( ~ ~UUMMLL babababa (1-3-1) (2) 倒数: ) 1 , 1 , 1 ( ~ 1 UML aaaa (1-3-2) (3) 三角模糊数a ~ 的期望值[5]: 102/ ])1[() ~ ( UML aaaaE (1-3-3) λ值的选择取决于决策者的风险态度。
当 1λ0.5 时,称决策者持偏向乐观的态 度(也称决策者是追求风险的);当λ=0.5 时,表示决策者持中立的态度(也表示决策 者是风险中立的);当 0x1x3因此,x2为最佳候选人 1.3.7 三角模糊数群体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群体理想解算法(二) 1、三角模糊数正群体理想方案 三角模糊数群体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群体理想解算法(二) 1、三角模糊数正群体理想方案 称向量 TK jjjj aaaa) ~ ,, ~ , ~ ( ~ 21 (j=1,2,…,n)为对应于评价指标 j u 的三角模糊 数正群体理想方案其中, 效益型: ])(max,)(max,)(max[),,( ~ 111 kU ijkij mi kM ijkij mi kL ijkij mi kU j kM j kL j k j bebebeaaaa (1-3-62) 成本型: ])(min,)(min,)(min[),,( ~ 111 kU ijkij mi kM ijkij mi kL ijkij mi kU j kM j kL j k j bebebeaaaa (1-3-63) 2、三角模糊数负群体理想方案2、三角模糊数负群体理想方案 称向量 TK jjjj cccc) ~ ,, ~ , ~ ( ~ 21 为对应于评价指标 j u (j=1,2,…,n)的三角模糊 数负群体理想方案。
其中 效益型: ])(min,)(min,)(min[),,( ~ 111 kU ijkij mi kM ijkij mi kL ijkij mi kU j kM j kL j k j bebebecccc (1-3-64) 成本型: ])(max,)(max,)(max[),,( ~ 111 kU ijkij mi kM ijkij mi kL ijkij mi kU j kM j kL j k j bebebecccc (1-3-65) 针对每个单一评价指标 j u ,为采用理想点法将评价者个体判断集结成评价者群体 判断,并在集结过程中考虑评价者个体的综合重要性程度,引入如下两个距离,即备选 方案 Xi在评价指标 j u 下的所有 K 个评价者个体评价值构成的加权评价向量: ] ~ )(,, ~ )(, ~ )([ ~ 2 2 1 1 K ijKijijijijijij bebebeb (1-3-66) 其中, ),,( ~ kU ij kM ij kL ij k ij bbbb k=1,2,…,K 到三角模糊数正群体理想方案 j a ~ 和三角模糊数负群体理想方案 j c ~ 的欧氏距离 ij s 与 ij s 。
3、备选方案、备选方案 i X 在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 j u 下的距正理想方案的欧氏距离下的距正理想方案的欧氏距离 ij s 22221 )()()( K ijijijij ddds (1-3-67) 其中, 2 1 222 )])()()(( 3 1 [ kU j kU ijk k ij kM j kM ijk k ij kL j kL ijk k ij k ij areareared (1-3-68) 4、备选方案4、备选方案 i x在评价指标 在评价指标 j u 下的距负理想方案的欧氏距离下的距负理想方案的欧氏距离 ij s 22221 )()()( K ijijijij ddds (1-3-69) 其中, 2 1 222 )])()()(( 3 1 [ kU j kU ijk k ij kM j kM ijk k ij kL j kL ijk k ij k ij crecrecred (1-3-70) 5、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ij t ijij ij ij ss s t (1-3-71) tij表示评价者群体 E 对于方案 i x在指标 j u 下的综合评价,其值越大该方案越优。
6、构造决策矩阵构造决策矩阵 T mnmm n n ttt ttt ttt T 21 22221 11211 (1-3-72) 考虑到指标权重 T n) ,,,( 21 的群体判断决策矩阵 T* mnnmm nn nn ttt ttt ttt T 2211 2222211 1122111 * (1-3-73) 称 T 或 T*为群体判断决策矩阵,它反映了专家群体 E 对各方案在属性集 U 下的判 断 至此,原三角模糊数群体多属性决策问题已转化为一般多属性决策问题,可利用传 统理想点法进行求解,则记: 效益型: ijj mi j tm 1 * max , 成本型: ijj mi j tm 1 * min (j=1, 2, …, n) (1-3-74) 效益型: ijj mi j tn 1 * min , 成本型: ijj mi j tn 1 * max (j=1, 2, …, n) (1-3-75) 6、综合评价指数6、综合评价指数)( i xL(方案(方案 i x到理想方案的接近度) 到理想方案的接近度) ii i i dd d xL)( i=1, 2, …, m(1-3-76) 其中, n j jijji mtd 1 2*) ( (1-3-77) n j jijji ntd 1 2*) ( (1-3-78) )( i xL称为评价者群体 E 对各个方案的群体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显然,)( i xL取值 越大,则对应方案越优。
针对三角模糊数群体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的群体理想解算法, 是在专家个体多属性 决策矩阵的基础上找到专家群体关于各目标的理想解, 由此进行三角模糊数个体多属性 决策矩阵的集结,得到群体判断决策矩阵,从而转化为一般多属性决策问题,进一步求 得专家群体对各方案的评价排序,并选出最优或最满意的方案 算例分析算例分析[7][6] 对于上节的算例,在其计算的基础上, (1)对于评价属性 u1,根据表 1-3-11 和式(1-3-43)、式(1-3-44)可得加权矩阵: ** j B (2)根据式(1-3-62)~式(1-3-65)得到对应于评价属性 u1的三角模糊数正群体 理想方案和三角模糊数负群体理想方案分别为: (3)根据加权矩阵 ** j B 和式式(1-3-67)~式(1-3-70)计算各方案到对应于属性 u1的三角模糊数正负群体理想方案的欧式距离 ij s 和 ij s 分别为: 2 11 100155 . 1 s 2 21 105717 . 1 s 2 31 108858. 1 s 2 11 103145 . 1 s 2 21 108800 . 1 s 2 31 103045. 1 s (4)由式(1-3-71)得 t11=0.5642,t21=0.3589,t31=0.5956 同理可得 t12=0.4520,t22=0.6426,t32=0.4668;t13=0.5931,t23=0.4943,t33=0.3884 因此,可得群体判断决策矩阵 T,并加权得到矩阵(这里假设决策者给出的属性权 重值为μ1=0.36,μ2=0.40,μ2=0.24)T* (5)由式(1-3-74)和式(1-3-75)得: (6)根据式(1-3-77)和式(1-3-78)得: (7)由式(1-3-76)得: 4991. 0)(4760 . 0 )(5353. 0)( 121 xLxLxL (8)根据 L(xi)的大小得 3 个候选人的排序为:x1x3x2。
因此,x1为最佳候选人 作业:作业: 1、应用三角模糊数评价决策方法对产品造型意象词汇进行选择 2、应用三角模糊数评价决策方法对机电产品(选电动车、电吹风、挖掘机、打印 机)艺术造型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参见《产品系统设计》P266、p239) 3、基于理想点的三角模糊数多指标决策法[6] 4、基于改进三角模糊数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15] 5、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综合保障评价指标权重分析[16] 6、三角模糊数型多属性决策的灰色关联法[17] 7、基于一致性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专家方案优选[18] 8、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多指标信息的聚类方法[20] 9、基于 TFN-AHP 综合评价模型的机器人设计选择[2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宋久鹏,董大为,高国安.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的方案决策模型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37 (4):463-466 [2] 姜艳萍,樊治平. 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实用方法[J]. 系统工程,2002,20(2):89~92. [3] Orlorski S A. Decision-making with a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J]. Fuzzy Sets and Systems,1978, (1):155~167. [4] Kacprzyk J.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a fuzzy linguistic majority[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86, 18:105~118. [5] Liou T S, Wang M J.Ranking fuzzy numbers with integral value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92, 50:247~255. [6] 许叶军,达庆利. 基于理想点的三角模糊数多指标决策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29(9):1469-1471 [7] 黄智力,罗键. 基于群体理想解的三角模糊数群体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