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4777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毛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毛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毛豆又称菜用大豆,为一年生草本蔬菜。毛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其病虫害越来越突出,影响毛豆的产量和品质。据报道,毛豆的病虫害多达 20 多种。为加强毛豆病虫害防治,现就毛豆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主要害虫11 小地老虎。以幼虫从地面上咬断幼苗,在主茎硬化后刚爬到上部危害生长点,常造成缺垄断苗。防治方法:播种前进行深翻,每亩均匀撒施碳铵 3050公斤,淹水 35 天;也可在出苗前,每亩均匀撒施 3米乐尔颗粒剂 115公斤或地面喷施 50辛硫磷乳油 800 倍液防治。12

2、烟粉虱。以成虫或幼虫在寄主的叶背群集吸食汁液,并传播病毒病。作物受害后,叶片变黄,植株生长衰弱,造成减产。防治方法: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残留植株和田间杂草,集中烧毁,减少虫源;用 10 号机油涂刷黄色板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可采用 25扑虱净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阿克泰颗粒剂等。13 豆蚜。以成虫和若虫在叶、嫩茎、嫩芽、花及豆荚上刺吸汁液,受害后植株叶片卷缩发黄,嫩荚变黄,植株生长衰弱,造成减产。防治方法与烟粉虱相似。14 叶螨。以成螨和若螨在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处出现褪绿色斑点,后变成白色或黄白色,最后转为红色,严重时叶片干枯发红似火烧状。被害株结荚期缩短,产量降低。偏施氮肥,叶螨繁殖快,发

3、生较重。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虫力;加强监测,在危害初期及时施用 10阿维?哒螨乳油 1000 倍液,或 13速霸螨水乳剂 1500 倍液进行防治。15 斜纹夜蛾。主要以幼虫危害叶片和豆荚,低龄幼虫取食叶肉,仅留表皮,高龄幼虫则扩散危害,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防治方法:对低龄幼虫可采用人工捕捉;由于该虫在夜间活动危害,药剂防治应在 16:00 以后进行。在生长前期可用阿?吡乳油 750 倍液加 05仙草乳油 625 倍液,或 05仙草乳油 625 倍液加 20灭多威乳油 1000 倍液进行防治;生长后期若虫口较多,可用 05仙草乳油 1000 倍液与 20米满悬浮剂

4、1500 倍液混合进行防治,若虫量较少,可用 05仙草单剂进行防治。16 甜菜夜蛾。低龄幼虫吐丝将叶子卷起包住虫体,并在其内取食叶肉,高龄幼虫将叶片取食成缺刻状。防治方法:每 15 公斤水加入 24美螨悬浮剂 40 亳升和 5氟铃脲乳油 8 亳升,防治效果很好。2、主要病害21 霜霉病。病斑发生在植株上部叶片,初期叶斑轮廓不明显,浅黄色,后病斑变成褐色,在叶背密生浅紫色霉层。天气凉爽,湿度越高,发病越重。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台湾毛豆 75、毛豆 2808 等;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增加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及时用 18百?霜悬浮剂 8001000 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5、或 722霜霉威水剂 600800 倍液进行防治,连用 3 次,每次间隔 7 天。22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结荚中后期,一般发生在植株中下部叶片。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粉状白霉,后融合成粉状斑,严重时布满全叶。植株生长不良,抗病力弱容易发病,干湿交替更利于该病扩展。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毛豆 2808 等;对长势较弱的植株,可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肥仙)500 倍液,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施 10世高水分散粒剂 2000 倍液或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23 锈病。发病时先在叶背散生近白色小凸起,后发展为黄褐色隆起的小疱斑,在生有疱斑的叶正面产生褪绿斑,严重时病

6、斑相连,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方法与白粉病相似。24 炭疽病。主要危害豆荚,后期危害豆粒。豆荚感病后在表皮形成褐色小斑块,后期变黑,在湿度高时,病斑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高温高湿、时晴时雨天气时发病严重。该病蔓延速度极快,发病中心出现后 23 天即迅速扩展,应注意做好监测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施药保护。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毛豆 2808 等;药剂选用 25使百克乳油 8001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或 30爱苗乳油 3000 倍液进行防治。3、注意事项在毛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注意采用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抗虫性,这是减轻病虫害危害最有效的方法;2)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采取防治措施;3)注意更换或轮换不同药剂,降低害虫抗药性,延长药剂使用寿命。4)注意药剂的使用安全间隔期,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产品品质。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