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771927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法规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财经法规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财经法规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财经法规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财经法规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经法规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法规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1.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熟悉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3.熟悉会计档案管理 4.熟悉内部控制制度 5.熟悉会计机构的设置 6.掌握会计核算的要求 7.掌握会计工作交接的要求 8.掌握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会计关系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

2、规。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二)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三)会计部门规章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

3、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在同宪法、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会计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法,会计行政法规 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会计部门规章 财政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地方性会计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条例,其他,地名,例题-单选题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属于( )。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D.会记规范性文件 C,效力(由大到小): 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部门规

4、章地方性会计法规,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一)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工作行政管理的内容 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 (1)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 (2)会计市场管理; (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4)会计监督检查。,例题-单选题 我国对会计工作实行的是( )原则下的( )管理制度。 A.“统一管理,分级管理”,行政主导型 B.“统一管理,分级管理”,政府主导型 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政府主导型

5、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行政主导型 答案.C,例题-多选题 我国阶梯式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具体包括( )等。 A.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 B.注册会计师的评价机制 C.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 D.会计上岗证考试 答案.AC p6,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法定组织。 (二)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创建于1980年,是财政部所属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以及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会计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

6、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三)中国总会计师协会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是经财政部审核同意、民政部正式批准,依法注册登记成立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非营利性国家一级社团组织,是总会计师行业的全国性自律组织。,例题-多选题 我国会计行业自律组织主要有( )。 A.中国审计学会 B.中国总会计师协会 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D.中国会计学会 答案.BCD,三、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主要包括: (1)单位负责人的职责 (2)会计机构的设置 1.设置会计机构; 2.在有关机构中配置专职会计人员并制定会计主管人员; 3.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

7、理记账 (3)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 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担任总会计师应当在取得会计师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单位内部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稽郡工作的时间不少于3年 (4)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第三节会计核算 一、总体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依据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8、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1.会计资料的生成和提供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 (1)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 (2)必须使用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3)会计记录文字要符合规定 (4)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要符合法律规定 2.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是违法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例题-判断题 业务员甲出差花去3000元住宿费,采用涂改手段将3000元改为5000元的住宿发票前来报销。甲的这种行为属于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 ) 答案.,二、会计

9、凭证 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每个企业都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对会计凭证的种类、取得、审核、更正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三、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会计法对会计账簿的种类、登记规则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四、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一)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三)现金

10、流量表;(四)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五)附注。财务报表上述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例题-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报表的有(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年度生产计划表 答案.ABC,五、会计档案管理 (一)会计档案的内容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1)会计凭证类;(2)会计账簿类;(3)财务报表类;(4)其他类。 (二)会计档案的管理部门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会计档案的归档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

11、会计档案,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归档。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四)会计档案的移交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例题-判断题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并编制成册后,必须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 ) 答案. p17-18,(五)会计档案的查阅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档案查阅、复制登记制度。我国境内所有单位的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出境。 (六)会计档案的保

12、管期限(P18-P18表格)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七)会计档案的销毁 1.销毁程序 对于保管期满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销毁。 2.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 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到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正处于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例题-单选题 企业的季度财务

13、报告保管期限为( )。 A.3年 B.5年 C.10年 D.15年 答案.A,例题-单选题 根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会计档案应由( )。 A.同级审计部门派人监销 B.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 C.会计部门派人监销 D.上级审计部门派人监销 答案.A,第四节会计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与要求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会计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一种监督。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1.单位内部监督: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2.政府监督(外部) 3.社会监督(外部),(二)内部控制 1.内部

14、控制的概念与目标 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2.内部控制的原则 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均应遵循全面

15、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此外,企业还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例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科学性原则 B.操作性原则 C.前瞻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 答案.D p23,3.内部控制的责任人 对企业而言,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单位应当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 4.内部控制的内容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1)内部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5.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 对企业而言,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