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4770718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京剧趣谈导学案设计课题京剧趣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文,了解京剧中“马鞭”“亮相”的艺术特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2.借助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概括本篇文章,体会表达的条理性。3.以本篇文章为契合点,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赏”主题阅读。教学重难点了解京剧中“马鞭”“亮相”的艺术特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1.播放京剧拾玉镯,一边欣赏,一边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谈谈对京剧的了解。3.导入

2、:京剧为何被称为“国粹”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吧!1.欣赏京剧拾玉镯,并说出自己的感受。2.汇报搜集关于京剧的资料。3.齐读课题,质疑:京剧为何被称为“国粹”呢?1.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个词语、简短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2.介绍资料要学会选择与本节课内容息息相关的。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用时:5分钟)1.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2.出示学习单,带着问题去阅读。3.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1.运用多种方式合作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借助学习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3.自主合作理清课文脉络,汇报文章主要内容。1.

3、阅读理解的前提是充分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词语串联法、重点段落法等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聚焦问题,理解内容(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一边读文一边思考:你从中了解到了京剧的哪些艺术特色。2.汇报交流。1.边默读课文,边与同桌讨论,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汇报,这样更容易理解“马鞭”“亮相”。2.自己做思维导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马鞭”与“亮相”的特色表现出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思维导图提炼、归纳最能体现其特点的关键词,易于理解文章内容。四、了解京剧,体会特色(用时:17分钟)1.播放京剧中“马鞭”的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2.播放京剧中“亮相”的片段,体会静态与动态“亮相”,尽显人物的英雄气概。1.通过视频与文字结合,了解“马鞭”在京剧中的表现手法虽是道具,在京剧表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看过视频,与同学交流感受,体会京剧的艺术特色。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会京剧的魅力,教师要倾听与点拨,鼓励学生善于表达。五、拓展阅读(用时:5分钟)1.教师推荐阅读:看戏京剧。2.教师从语言、写作特点等方面总结阅读方法,并鼓励学生仿写。1.阅读推荐文章,完成对比阅读学习单。2.汇报交流。从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