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675842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浅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浅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浅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浅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连锁经营也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的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零售业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在我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快,国外的一些大型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进入我国,给国内的连锁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配送方式相对落后,已成为我国连锁业发展的“瓶颈”。提高连锁企业的经营效益,降低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成本,是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配送水平已

2、成为衡量一个连锁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准,配送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水平,选用何种配送模式对连锁企业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更是一个战略上的问题,它对连锁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连锁经营及物流配送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来研究探讨我国连锁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方法。首先,本文从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入手,介绍了连锁经营及配送的概念、特点,并对国内外连锁企业配送的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其次,分析了我国现有几种典型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指出了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最后,本文叙述了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来促进我国连锁企

3、业物流配送的发展。目 录一、绪论(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连锁经营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最近几年,中国的连锁商店发展的却十分迅速。它正以其专业化、发挥规模效应和分工优势的特点逐渐成为世界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并以其高效率、多品种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最重要的目的是以连锁经营为手段,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步扩大经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连锁经营企业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就在于它能把资本经营的大规模要求同零售活动的分散化、个性化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及采用了现代科学的营运手段而使得进货成本和销售成本都有所下降

4、。此外,连锁经营改变了旧的流通体系,减少了流通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更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更迅速地建立其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从而提高了流通效率。与此同时,随着连锁经营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连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它带给物流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物流业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对我国的物流配送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一些连锁超市等企业需要进行商品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及时配送,如果物流配送无法达到连锁企业的要求,那么它将会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连锁企业的成功经营离不开物流的系统化和合理化,物流配送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连锁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准。目前,国外的一些连锁巨头已经进入中

5、国,这对我国连锁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为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连锁企业有着很大的竞争优势,而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品牌效应,最主要的是在于他们有着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和配送系统。物流配送是实现连锁经营的关键环节,是连锁经营的纽带,是连锁企业强大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物流配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连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物流配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连锁企业能否正常运行,而由于物流配送模式直接决定了配送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了。2.研究意义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的连锁企业发展的很快,尤其是现代连锁零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十分迅速,目前像一些杂货店

6、之类的商店在连锁零售企业的打压之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连锁零售企业、连锁家电企业等正在触及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随着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增,物流配送作为消费者的末端物流,它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连锁经营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当前,配送体系已经成为连锁企业的竞争焦点。然而,我国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与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却不同步,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配送方式也相对落后,这为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物流配送系统发展滞后已成为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的“瓶颈”。许多连锁经营企业并没有领会到连锁经营的真正内涵,以为在只是商流形式上开创了新的营销

7、渠道,他们忽视了商品流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物流配送,企业经营的商品成本过高、价格居高不下、企业效益不佳大部分都是因为物资配送功能的不足而导致的。 通过实践也证明了连锁经营的发展的确离不开物流配送,合理的物流配送能使连锁经营中的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能否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关系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能否充分发挥。因此作为连锁企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对连锁经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配送模式是提高连锁企业配送经济效益的首要前提。(二)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外研究概况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对物流及物流配送的研究较早,已基本构筑了适应他们自己国家的不同层次的

8、物流配送体系。比如,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在日本,零售连锁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分销渠道发达和频繁、小批量进货等特点。而在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如在德国,连锁业的物流配送已经摒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国外目前关于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配送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他们已经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物流配送业,对连

9、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也已比较成熟。比如在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中,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倡导的物流模式应该达到7R原则,美国的马丁.克里斯多夫教授给出了服务与成本的经典关系图,即服务与成本成正相关的关系。另外马丁克里斯多夫教授认为企业对配送服务质量高,势必要付出高的成本,要想得到低成本的服务,则会使配送服务水平降低1。目前,国外一些连锁业的物流配送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沃尔玛的物流配送就能够很好的满足自身的物流配送需要,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和研究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物流配送模式。2.国内研究概况最近几年来大中连

10、锁企业销售规模逐年增加,正在逐步成为商业零售业的一支主力军,是中国零售业增强经济规模的主要方式。伴随着连锁商业的迅猛发展,连锁企业对于物流水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物流配送水平成了衡量一个连锁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准,配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高低,影响企业赢利的能力。然而,我国目前的物流配送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需要,物流配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连锁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对连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比如赵伟在一文中提出物流配送在连锁企业中居核心地位,它主要分为:直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等四种类

11、型,指出了连锁企业只有根据自身实际科学选择,才能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做大做强2。韩延慧在一文中分析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连锁企业配送模式的层次结构模型,并进行了一级和二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3。张丽君在一文中提出了商业连锁经营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在连锁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她还详细、系统地分析了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的内容、特点,以及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流程管理,存货管理,输送管理的有效措施4。马妍在一文中提出了商业连锁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要结合第三方物流,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补促进作用,构建我国商业连锁企业建立物流服务

12、体系,以推动物流企业与商业连锁企业的发展5。目前,我国对于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还未形成较为系统和成熟的理论,关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流配送模式仍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三)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基本理论,阐述了配送的涵义、特点、方式以及相关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分析了国内外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现状,从中得出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分析了不同形

13、式下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以及对其进行改进;第五部分从福建省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是结论部分,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做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2.本文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综合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和措施:(1)文献检索法。通过“文献检索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重庆维普网”等数据库中检索并阅读吸收了大量前辈的研究成果。(2)对比分析法。利用“对比法”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典型的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对其产生背景、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比较总结出每种模式的优劣势,并针对其劣势提出改进建议。(3)通过

14、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对连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因为影响连锁企业的物流成本有很多的因素,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思想来考虑这个问题。二、连锁企业配送理论分析随着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希望通过连锁经营这现代流通方式,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实现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综合本的目标。连锁经营企业物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而高效的配送则是个关键的关键,更与连锁经营企业最终的成败息息相关。(一)配送相关理论分析1.配送的定义配送一词来源于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货物配送),最早见于1920年左右。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给出了配送(PD)的概念,“货物配送是包含

15、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在日本学术界等,日本文部省审定的教材中将配送定义为“最终将物品按指定的日期安全准确交货的输送活动1”。我国国家标准GB/T18345一2001物流术语中将配送定义为:在经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7这一定义比较全面地描述了送的内容和功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配送都一定需要这些作业,用户的要不同、配送的客体不同,作业的内容也就有所取舍,如包裹快递配送就不要加工、分割等作业。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配送活动均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配送是以分

16、拣和配货为主要手段,以送货和抵达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物流活动;(2)配送不仅是将商品通过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方式、恰当的费用最终传递给需求者,而且也将优质的服务传递给需求者;(3)配送活动既是一项小型的物流活动,更是营销活动的重要手段。2.“配送”与一般“送货”的区别 配送与一般的送货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配送的最终目的虽然是将货物有效地送达到客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配送是从货源地集货,通过特定的地点加以整理而送达到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从功能看,其特殊性表现为:配送中从事送货的是流通企业,而不是生产企业:一般送货是由厂商到用户的直达型送货,而配送是“中转型”送货;一般送货是有什么送什么,配送则是按用户的需求,需求什么送什么。(2)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送货,而是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