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学培训教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632139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学培训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公司治理学培训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公司治理学培训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公司治理学培训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公司治理学培训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学培训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学培训教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4月,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

2、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7月3日正式营业。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以准确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以后上海股市价格的总体走势,为投资者入市及从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1992年元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向市民公开发售。谁会想到,就是一张售价仅30元的认购证,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

3、运。股票认购证的发行象征我国的股份制改革一个开端,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从即日起视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国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动产股票。 1992年2月2日,上海申银证券公司与上海联合纺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发行我国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1日,

4、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市特种股票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张上市交易的B股股票。1992年3月2日,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1992年3月21日,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泻,三天之内,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1992年9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视察深圳时表示:“股票上市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深圳和上海要办成全国的股票交易中心,为全国服务。”1992年10月19日,深圳宝安企业(集团

5、)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92年认股权证,发行总量为张。这是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1992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布、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各大专业银行及证券公司等联合编审的上海证券年鉴1992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大陆第一本证券年鉴。1993年4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卫星通信手段传送到北京亚运村的建行北京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利用卫星通信技术传送行情在我国尚属首次。 1993年4月22日,经李鹏总理签署的国务院令第112号,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1993年5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上证分类指数分为工业、商业、地产

6、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 1993年5月5日,我国首部期货市场法规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公布。1993年5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决定,STAQ和NET两系统的法人股交易市场进行整顿,暂不批准新的法人股上市交易。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正式向各会员公司和国内外信息媒介发布,这是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又一“界标”。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 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共分8章,分别就证券交易所的设立、组织、活

7、动、解散等具体问题做了详细规定。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大事记一、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形成。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二、1992年,新中国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1992年2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三、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统一监管全国证券市场,同时将发行股票的试点由上海、深圳等少数地方推广到全国。四、1992年年底,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管理的通知,这是深化改革,

8、完善证券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决策。五、1995年5月,中国证监会经国务院同意,暂停交易试点。六、1996年12月,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七、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实施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八、1998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证券法,这一法律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九、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十、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经国务院,决定在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停止执行

9、这一办法。十一、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十二、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制度正式启动。十三、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这一法律将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十四、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五、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十六、2007年11月5日,沪深总市值突破30万亿元大关。我国

10、的资产证券化率已经接近150。(综辑)5月9日:将被记入中国证券发展史的划时代日子http:/ 2005年05月06日 02:10 三秦都市报证监会4月29日推出“股权分置”试点方案通知后,一石击起千层浪,三秦大地百万股民反响强烈,大家纷纷从自身利益出发,解读通知,有的认为是“实质性利好”,有的感觉有“利空”味道,还有一个观点是“喜中有忧”整体看,情绪化的宣泄多,冷静理性成熟的分析尚不多见。某机构人士认为:持续四年多的大熊市,让很多投资者学会从最消极的视角看待“政策”,他们眼里股市“新政策”出台,往往只会导致下跌,管理层推出“股权分置”试点通知后,中小投资者骤然感到压力来临,第一反应是情绪化宣

11、泄,这是人之常情,但宣泄过后会渐渐回归理性,这是中小投资者一个弱点,有迹象表明,主力们节后准备充分利用“散户”们的这一弱点来左右市场。“利空”“利好”主力说了才算数实际上,股市多年来的运行规律显示,一项重大政策出台后,市场是否认可?中小投资者并无真正的话语权,“利好”不“利好”,往往主力说了算,中小投资者先入为主的看法,经常与股市现实相反,所以研判5月9日“井喷”还是“重挫”,必须先了解“节后主力是不是也全面看空”?据悉,“五一”长假里,部分市场主力机构一天也没休息,反而比平时更忙,他们反复研读通知内容,与各上市公司展开接触摸底,得出的结论不像若干中小投资者那样悲欢,部分主力认为试点开始后将出

12、现下列值得肯定的向好趋势。(1)不统一方案,可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上市公司不同情况来处理,如果不利于流通股东,就不容易通过,最终使流通方案博奕出双方基本公平的方案。(2)“股权分置”试点开始后,全流通将引发大规模的重组行为,目前市场平均股价不足480元,大批股票跌破或逼近净资产,是民间资本或外国资本理想的收购良机,完全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去搜集筹码,有了足够多的流通筹码后,与上市公司进行博奕,运作得好,可以实现零成本收购。(3)市场主力们先期对“股权分置”试点有所期待,4月份几次大的反弹,都和“试点”即将推出有关。4月13日管理层发了个“时机成熟”的公告,大盘向上跳空20多点,收出较大阳线。(

13、4)作为上市公司肯定希望实现较高价格全流通,谁愿意让自己的公司在净资产附近贱卖?以前上市公司不太关心股价高低,今后股价高低与利益息息相关,迫使上市公司有所作为。(5)以前坐庄是偷偷地干,现在持有13流通股权,就可以否决上市公司议案,让董事长给你打工、对场外大资金入市有较大吸引力。整体看,“429”通知无疑是利好,9日股市机遇大于风险。节后个股冰火两重天大盘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可怕,但节后个股风险仍不容忽视,股价严重脱离业绩和净资产的投机股、股票,可能会跌停,5月9日开市后个股分化严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冰火两重天。广大投资者应考虑回避个股风险,趋利避害,多持有强势股票,减持垃圾股,关注业绩蓝

14、筹股,市场对试点理念的短暂迷茫是卖出亏损股和买进优质股的良机,此外,游资有可能再度成为新一轮行情的主力,小市值有业绩的股票,有可能被游资看中而暴涨。若干流通股权分散的股票,可能出现个股争夺战,把股价大幅炒高。总之,5月9日将是一个永远被记入中国证券史册的划时代日子,这一天,是个股冰火两重天的开始,今后会有更多“奇迹”让大家目瞪口呆,从此上市公司将真正重视自己的经营业绩并呵护股价,真正意义上拉开了个股大规模重组的序幕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一)清朝晚期【摘要】中国证券和证券市场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后,经历了40多年的萌芽阶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形成。中国最早出观的证券是外国在华企业发行的外

15、资证券,最早的证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间的外资证券的买卖,稍后才出现华商证券和华商证券交易。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证券产生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汉唐以后,国家因军事需要临时向富商举借巨款的事已不再是偶然现象。随着商业的发展,飞钱、会票、当票等商业票据出现,证券的品种更加丰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后清前,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上海沙船业,四川井盐业,云南、广东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股份制特征,而集资合股的参与者之间签订的载明权利责任的契约,则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当然,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的出现,在中国则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外资在华设立的各类股份制公司企业,把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和集股筹资的方法带到了中国。中国仿效西方,采用股份制发行证券组织近代企业公司的活动始于19世纪70年代。与此同时,清政府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起,举办旨在自强的军事工业。由于清政府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