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范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631070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管理与运作IP课件10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一、信息系统运作的内涵与意义 二、人员培训 三、信息系统操作 一、信息系统运作的内涵与意义二、人员培训三、信息系统操作一、信息系统运作的内涵与意义1、信息系统运作的内涵1) 引例6-1:不同的信息系统运作A公司和B公司先后购买了C公司的办公自动化软件(LX_OA 1.0),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A公司上至领导下至员工,LX_OA已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办公工具,公文收发、文件交换、任务提示、协同办公、知识共享、内部邮箱等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乃至浏览公告牌、新闻、邮箱等已成为A公司员工每日必做的日常工作,OA系统改变他们的办公方式。

2、最近领导又批准了信息中心追加资金的申请,准备升级服务器并上马即时通讯系统。B公司除了刚上线时,员工都注册帐户和邮箱外,现在只有办公室和计算机室的一些人用LX_OA发发新闻、邮件外,其他人(包括领导)很少使用它。同样的系统缘何有不同的境遇呢 ?调查分析发现:A公司领导重视,组织并带头参加信息化讲座和系统操作等全员培训;而B公司因为领导更迭,批准OA系统的领导调走,新领导对OA漠不关心,培训工作只注重软件操作,领导和员工办公自动化认识薄弱;A公司设立了以副总裁为CIO的信息中心,统一管理企业信息化工作。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工作制度(包括OA使用要求、规范和考核指标),促进了全员使用OA的自觉性和积极

3、性,进而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而B公司,尽管负责项目实施的计算机室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操作培训工作,但缺乏明确可行的OA应用规范,员工可用可不用,领导也不监察,从而导致系统运行效果差,浪费了投资。A公司信息中心的软件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到位,有专职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网络及应用系统维护和服务,包括系统配置管理、问题解答、在线服务、安全措施等。而B公司没有专职维护人员,OA系统由办公室懂IT的几个人轮流负责,系统维护和服务差,影响了OA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的软件但不同的运作,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可见,运作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会遇到许多管理问题,通常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需要不同层次的人(用户)完成必

4、要的培训、操作、维护、应用与管理工作,这便是信息系统运作。2)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信息处理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工作的人机系统(功能);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数据和处理规程五个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组成)。和任何事物一样,信息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即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它可分为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现和运行与维护等五个阶段。信息系统运作主要涉及系统实现后的运行和维护工作。3)信息系统运作信息系统运作是使信息系统能够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策划、操作、应用与管理。“运作”有运用与操作的

5、内涵。“运用”含有运筹与应用的意思,有针对某种应用目的而进行的策划;“操作”是指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规范的动作。从组织管理的需要出发,信息系统运作就是“把信息系统当作一种工具,并通过一系列围绕信息系统的技术操作、管理运行和业务应用等活动,使企业产生或者提高经济效益”,以支持组织管理目标的最优化。2、信息系统运作的意义信息系统是一种涉及人、数据、软硬件、标准等多因素的系统工具。信息技术的高新性,使得它的运行和操作复杂而充满风险。信息系统运作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组织和筹划,保证信息系统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以满足管理目标最优化的需要。良好的运作,不仅使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组织所需要的高质量信息;并且节约

6、人财物时间,带来高效率和高效益;同时,稳健可靠的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是组织在竞争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 如引例6-1:良好的信息系统运作,会给组织带来切实的效益;相反,不良的信息系统运作将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甚或给组织带来灾难。3、信息系统运作的内容本质上,信息系统运作是不同人员的一系列行为总和,是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人员)对客体(硬软件系统)各种影响的综合。不同的主体对信息系统的客体在不同的方面有各自的作用与影响。除一般管理过程都需要的运行策划及其人财物资源准备外,信息系统运作主要包括:人员培训、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和管理等内容,它是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的最终落

7、脚点使用信息系统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和效益。人员培训主要用以培养信息系统使用所需的合格人材(理念、技能等);信息系统操作包括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所进行的基本操作、业务操作和维护操作等;信息系统应用指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不同的应用系统,以解决不同层面的信息管理问题;信息系统管理则是围绕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所开展的制度建设、IT服务管理和信息系统评价等工作。 二、人员培训信息系统是一个向单位或部门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人机交互系统。人员培训是根据信息系统应用需要和用户操作需求,由专门人员对不同的人员进行基本操作和系统应用的培训,它是保证不同用户进行正确系统操作的有效措施。1、信息系统人员

8、分类作为一个人机系统,信息系统运作主要涉及两类人员:终端用户、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类似于组织管理被分为战略、控制与操作3个层次相似,终端用户又可分为高中低3层不同的用户,他们是信息系统的应用者。而系统维护管理人员是维护管理信息系统,保证终端用户应用的专业人员。人员培训主要针对终端用户和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的技术(如软件操作、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应用系统等)和规章制度等培训。2、培训的目标(1)通过培训,使用户对信息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缓解或消除对系统的误解、抵触和恐惧情绪,并掌握系统使用、维护和利用信息的技能,提高全员信息意识。(2)通过培训,强化用户的信息管理理念。信息系统的作用不应仅限于提高

9、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信息已成为组织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管理日益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管理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处理组织内外部的信息,辅助各级管理人员科学决策,已成为信息管理发展趋势。(3)通过培训,使用户了解信息系统对业务流程及其管理的要求,为系统运行作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上的准备工作。进而完善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使组织工作程序化、自动化,从而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培训内容应随系统运行的需要而定。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可按照专业教育、技术培训、普及教育三个层次,采取多种形式,灵活

10、多样地进行。1)培训内容可分为如下三方面:信息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网络与通讯、程序设计方法等;管理知识,包括:企业管理基础、经济数学方法、现代化管理常识等;应用系统培训,包括:成功的应用案例、应用系统架构、应用流程及其操作、数据规范等。实际培训的内容可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因人施教,以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2)培训方法有如下几种:(1)让需要培训的人员参加部分或整个系统的前期开发或后期测试工作,在实践中学习有关知识,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用户。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结合重大任务及日常工作,对人员进行这种培训,是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系统一体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

11、式。(2)把需要培训的人员送到大专院校等有关培训机构,进行定向代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培养专职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系统维护管理人员。(3)在系统投入使用前后对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培训,通过教员现场演示和用户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提高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培养初级程序员和计算机操作员。(4)举办多种形式的短训班,请有关人员以讲课的方法讲解计算机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加速系统应用开发。这种方式适合于普及教育。3)信息系统文档信息系统文档是人员培训、系统操作和维护的主要文字材料。信息系统文档主要包括系统手册、用户手册、管理员手册、操作规程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系统文档要科学管理,收集齐全、

12、统一保管、专人负责、形成制度。 三、信息系统操作1、信息系统操作的意义信息系统的使用是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完成的,正确操作是信息系统正确服务于管理的前提,不同的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各自正确合理的操作是信息系统发挥整体作用的基本要求。对信息系统操作可以分为基本操作、业务操作、维护操作等。2、基本操作包括基本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操作;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多媒体数据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文件浏览与播放等)、上网搜索和收发mail、病毒防护等应用软件的操作等内容。3、业务操作不同用户在信息系统中的角色不同,所从事的业务内容和性质不同,对信息系统的访问和操作的权限、方

13、式皆不同。这种和业务内容紧密相关的操作称之为业务操作。业务操作的内容异同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异同。如人事管理业务操作包括人事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制图、人事制度相关的文本、文档管理等很多的内容。从运作的角度出发,要求业务操作要规范、合法、及时、准确。 4、维护操作维护操作是指保障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活动。可以从信息系统维护、安全防护、数据库管理等不同视角,考察维护操作的内容。(1)信息系统维护软硬件维护信息系统维护是为了使信息系统(主要是软硬件)处于合用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系统维护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改正性维护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由于系统开发和测试不全面,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这些

14、错误是在某种特殊的使用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要改正这些瑕疵,以保证系统在所有可能的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为了改正这些错误而进行的诊断和修改称为改正性维护。如“千年虫”问题。适应性维护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由于新的硬软件配置、数据环境、数据格式、输入输出方式、存储介质等的改变,要求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而做出的调整合修改叫做适应性维护。如硬件升级到来的维护工作。完善性维护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需求增加而产生的系统的修改或者再开发称为完善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可以扩充系统的功能、改善系统得性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系统的可维护性。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产生、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

15、稳定性而预先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系统结构局部的重新设计、部分软件代码的重新编写和测试等。在这些维护活动中,完善性维护所占的比例最大,大约占整个维护工作的一半以上。实践表明,维护工作主要是改善系统的性能、增强系统的功能,而不是过多地去纠正错误。(2)安全防护多层次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是指预防、排除使信息系统不正常运行的一切隐患(故障或破坏)的工作。它涉及信息系统的方方面面。人们用一个层次模型系统地描述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如图)。各层相互依赖,下层向上层提供支持,上层是对下层的完善,最终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安全。数据(信息资源)安全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可用性(availability):对有权限者,什么时候都可用(软硬件安全)2)机密性(confidentiality):防非法者获得信息(防火墙、访问控制、加密)3)一致性/完整性(integrity):信息生成利用全过程内容不被篡改(加密)4)真实性(authenticity):信息真实性认证(数字签名)5)责任追究性(accountab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