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4628821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表明()A. 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B. 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C. 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D. 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甘肃出土了大量的铜农具,不是对甘肃地区的政治统治,故A项错误;商朝时期青铜器是比较贵重的金属,主要用来制造礼器和兵器,农业生产并未普遍使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铜器主要是农业生

2、产工具,因此与手工业的细密分工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信息说明当时我国已经使用青铜农具,故D项正确。2.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 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 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D. 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是古文,对学生难度较大,原文的大意为: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

3、。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不许滋生杂草,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材料中原文论述了如何耕作土地,如何种植农作物,描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垄作法的耕作模式和优点, 是精耕细作的表现,结合史实可以知道 B 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A项内容出现在汉代,C、D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为的耕作模式精耕细作3. 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A. 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 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

4、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D. 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中“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的信息可知,这些古陶瓷很有可能是瓷器制造者为促进瓷器的外销而专门生产的,这主要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4.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规定“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A.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

5、断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 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特别注重技术的培训,没有体现出对新技术的研究,排除A。官营手工业没有垄断当时的手工业技术,民间手工业不断的兴起和发展,排除B。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技工学校专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且规定了技术传授的时间阶段,一切都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官营手工业产品的质量,且官营手工业是不计生产成本,主要是满足政府的消费需求,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手工业生产的工序只是体现出手工业技术,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书中共总结了攻木

6、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这段记载描述的是A. 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B. 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D. 民营手工业技艺庞杂,规模扩大【答案】C【解析】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排除A;材料反映了周代手工业的分工细致,专业化强。官营手工业早在夏朝就已出现;而民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因此,这段记载描述的是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的情形,故C正确;故排除B、D。6.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宋太祖年号)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赍(携带)券至,当日给付,不

7、得住滞,违者科罚。下列有关材料中的“券”,表述正确的是A.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 标志着飞钱的诞生C.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 表明抑商政策的转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是交子,只在局部地区使用,材料强调“诸州”,因此该券不是交子;飞钱是在唐代诞生的,排除B;材料中没有提到经济政策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券”是专门代替钱币的一种凭证,商人携带这种券可以免去携带大量现金交易的麻烦,相当于现在的支票。由此可见,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C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古代金融7.一位剧作家想写一部有关北宋的历

8、史剧,为了重现北宋商业的繁荣景象,设计了以下四个场景。其中,哪一个场景是不符合史实的A. 娱乐场所瓦肆里说书人正在说汉武帝外传B. “王记”锦帛铺在东京临街设立C. 广州的市舶司正在对来往船只征收商税D. 马可波罗一边欣赏汴河沿岸风光,一边品尝酸甜的葡萄【答案】D【解析】14 马可波罗是在元世祖时来到中国的。故选D8.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A. 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B. 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C. 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 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9、。结合“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可知D正确。A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中“政治地位”无法体现,排除;我国封建社会从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抑商政策9.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政府采取此政策的直接原因是A. 维护清朝中央集权统治B. 沿海民众接济反清势力C. 天朝大国物产比较丰富D. 东南沿海倭患日益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两个

10、时间都处于清朝初期,此时反清斗争比较普遍,为防止沿海民众接济游走于海上的反清势力,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故B项正确;维护清朝中央集权统治是该政策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物产比较丰富”,故C项错误;倭患是明朝时东南沿海的边患,不属于清朝时的史实,故D项错误。10.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诸如福建等沿海省份,“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基于这种社会现状,作为一位开明大臣的最佳奏议应是A. “严禁私下诸番互市者”B. “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C. “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D. “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

11、【答案】B【解析】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述社会现状是东南沿海往往地少人多,实际上是说沿海百姓生计不可能依赖单纯的农业。基于这种现实,结合明初海禁政策,作为开明大臣应向皇帝反映禁海堵绝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给统治秩序带来了不利的社会影响。符合题旨的是B项。A、D两项均是明代海禁政策的规定,不是开明奏议;C项是土地制度,与题旨不符。11.“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

12、,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此政策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 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C. 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答案】C【解析】由所学可知海禁政策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保护,但同时也阻碍了中外的技术和物种交流,不一定会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由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代的海禁政策不是禁止任何人对外贸易,而是在官府管理下有限制的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由所学可知海禁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海禁政策十分严厉,违反海禁政策会被处以极刑,是一种极其严苛的商业政策,故D项错误。12.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

13、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A. “海禁”政策的必要性B. “海禁”政策的恶果C. 小农经济的脆弱D. 明朝社会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可以反映由于实行海禁政策,海滨一带无法生活,于是连结为盗,这说明海禁政策的恶果,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说的禁海政策

14、的消极影响,故A项排除;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指的是容易破产,与题意主旨无关,故C项排除;社会矛盾的问题并不是材料的直接反应,排除D项。13.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A. 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B. 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C. 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D. 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变动,为后来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发现美洲大陆只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一个

15、结果,故A项错误;此时还处于早期殖民扩张阶段,商品倾销主要是在工业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阶级对立是政治上的结果,源于经济结构的变动,故D项错误。14.“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的描述A. 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B. 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C. 反映了东西方社会的差距D. 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答案】D【解析】马可波罗关于东方遍地是黄金的说法让西欧人深信不疑,激起了他们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故答案为D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排除A项;到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排除B项;马可波罗关于东方的描述并非完全真实,C项不能反映,排除。15.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的征服活动在当时(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殖民地产生的最明显结果是“失去整个旧世界而未产生一个新世界”。这说明西方的征服活动A. 无法为殖民地创造新生的契机B. 给当地人民再度套上了枷锁C. 瓦解了殖民地封建剥削关系D. 造成殖民地社会人才断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