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4623156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标准考试数学试题新课程标准考试数学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2、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3、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4、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高中数学选修2-2的内容包括: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6、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 )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个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7、选修课程系列1是为希望在(

2、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系列2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8、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9、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 )的一种工具。10、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高中数学课程每个模块1学分,每个专题2学分。 ( 错 )改:高中数学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专题1学分。2、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都是确定性关系。 ( 错 )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

3、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3、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 对 )4、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 对 )5、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领导者。 ( 错 )改: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使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2、高中数学新课程设置的原则是什么?必修课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

4、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3、评价学生在数学建模中的表现时,评价内容应关注哪几个方面?评价内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案有新意。现实性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真实性确实是学生本人参与制作的,数据是真实的。合理性建模过程中使用的数学方法得当,求解过程合乎常理。 有效性建模的结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4、请简述必修三中算法初步一章的内容与要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第一小题12分,第二小题20分)1、请完成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2、请您结合自己的教

5、学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改善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答案新课程标准考试数学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2、基本技能 3、选择性 4、思维5、推理与证明 6、数学建模 7、人文、社会科学 8、情感、态度、价值观9、三角函数 10、探究性课题二、判断题1、错,改:高中数学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专题1学分。2、错,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3、对。4、对。5、错,改: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三、简答题1、答:使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2、答:必修课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3、答:评价内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案有新意。 现实性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 真实性确实是学生本人参与制作的,数据是真实的。 合理性建模过程中使用的数学方法得当,求解过程合乎常理。 有效性建模的结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