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4610584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志奇 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筑卫生学和辅助 用室的分析与评价,2,讲义提纲,一、课程的目的、目标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建筑卫生学的分析与评价 四、辅助用室的分析与评价,3,一、课程的目的、目标,二、课程主要内容 建筑卫生学的分析与评价 辅助用室的分析与评价,4,一、建筑卫生学的分析与评价,(一)评价依据 (二)评价内容 (三)评价方法 (四)评价要点 (五)注意事项,建筑卫生学:是从医学和卫生学的观点出发,将有关医学、卫生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从而使最终完成的建筑环境能达到符合相应的的医学卫生学要求,以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的

2、健康卫生,避免出现病态建筑,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6,(一)评价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 其他国家与行业标准等 ,7,(二)评价内容,建筑卫生学的评价主要包括: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 采光、照明 墙体、墙面、地面以及围护结构 微小气候,8,(二)评价内容,1、采暖 区域要求 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 月数3个月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 2个月的地区,应设局部采暖设施; 工作地点不固定,需要持续低温作业时,应在工作场所附近设置取暖室。,9,(二)评价

3、内容,1、采暖 温度要求 与体力劳动强度、辅助用室对应的温度要求。,冬季工作地点采暖温度(干球温度),生产辅助用室冬季温度,11,(二)评价内容,1、采暖,其他要求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0的地区设置门斗、外室或热空气幕 防止强烈气流直接对人产生不良影响:送风的最高温度、风向、室内气流流速。,洁净厂房采暖规定 对8级以上的洁净室不应采用散热器进行采暖。,(二)评价内容,1、采暖,(二)评价内容,2、通风 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通风设置的基本要求,不涉及对通风系统设计、效果评价的内容。,(二)评价内容,2、通风 (1)通风的基本目的。 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4、有害气体、高温和余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使作业产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满足标准要求。,工艺需要,保证温湿度,保证新风量,排出有害物质,应急状态下快速排出有害物质,(二)评价内容,2、通风 (2)通风的基本方式。,通风基本方式,利用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与室内外空气的温差产生的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形成。 适用于有害气体、粉尘浓度相对较低或温、湿度较高的生产车间。在冶炼、轧钢、铸造、锻压热处理等高温车间已得到广泛应用。 生产性毒物危害较大,浓度较高或工艺要求进风需经过滤或处理时、进风能引起雾或凝结水时,不得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的动力源包括热压和风压。 热压自然通风,Tab 式中: p热压,Pa; H 进风

5、口与排风口高差,m; a室外空气密度,kg/m3; b车间内空气密度,kg/m3; g 重力加速度,m/s2。,风压自然通风,Hd 风压,Pa; 空气密度,kg/m3; v 风速,m/s; k 风压系数,12,实际上自然通风中,热压和风压是同时起作用的。热压作用变化较小,风压作用变化较大。 在实际设计和评价时,还应考虑到建设项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车间朝向布置应考虑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厂房总平面布置要求: 厂房主要进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的角度不宜小于45,一般是6090 。 建筑物迎风面正压区和背风面负压区应延伸一定距离。 毒性较大的化学物车间应布置在有毒性较小化学物车间的下风侧。,车间

6、朝向布置应考虑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工艺布置要求: 工作地点尽可能布置在靠外墙一侧。 热源和毒物逸散应尽量在天窗的下面。 利用穿堂风时,应将逸散源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克服沿程的流体阻力,使气流沿风道的主、支管网流动,从而使新鲜空气进入工作场所,从作业点排出污染空气。,优点: 进入车间的空气可预先进行处理,使进入的空气符合卫生要求 排出车间的空气可进行净化,回收贵重原料,减少污染 可将新鲜空气送到各个特定地点,并按需求分配空气量,还可将废气气体从工作地点直接排出。,是对整个厂房进行通风、换气,把清洁的新鲜空气不断送入车间,将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稀释,并将污染空

7、气排到室外,使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达到标准规定的容许浓度以下。 适用于有害物质不能控制在车间内一定的范围,或污染源不固定的场所。 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两个因素。,全面通风一般原则: 散发湿、热或有害物质的车间,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时,或采用局部通风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或辅助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设计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相结合的联合通风。 设置集中供暖且有排风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应考虑自然补风。自然补风达不到卫生要求和生产要求,或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时,应设置机械通风。,注意: 当数种有机蒸汽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存在时,

8、全面通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制所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 送入车间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不应超过接触限值规定浓度的30%。,全面通风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就是合理地布置送、排风口位置、分配风量,以及选用风口形式,以便用最小的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气流组织方式常见的有上送下排、下送上排、中间送上下排等。,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原则 进、排风应避免使含有大量湿、热或有害物质的空气流入没有或仅有少量湿、热或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 车间内所要求的卫生条件比周围环境的卫生条件高时,应保持车间内为正压状态。 在整个通风房间内,应尽量使进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质在局部作业场所积聚

9、。 进、排风口的相对位置应安排得当,防止进风气流不经污染地带直接排出室外。,局部通风是利用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建立良好的空气环境。即通过局部通风系统直接排除有害物质源附近的有害物质。 优点:排风量小、控制效果好,所需资金相较全面通风小。 分类:局部排风、局部送风,局部排风 局部排风是排出有害物质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工业生产中控制有害物扩散、消除有害物危害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局部排风是在产生有害物质的地点设置局部排风罩,利用局部排风气流捕集有害物质并排至室外,使有害物质不致扩散到作业人员的工作地点。含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32,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

10、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构成。,局部机械排风系统,1-污染源 2-排气罩 3-净化装置 4-排风机 5-风帽,局部自然通风系统,1-污染源 2-排气罩 3-风管 4-避风风帽,33,局部送风 主要用于室内有害物质浓度很难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工作地点固定且所占空间很小的工作场所,也可用于高温车间的局部降温。,把清洁、新鲜空气送至局部工作地点,使局部工作环境质量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新鲜空气应直接送到呼吸带。,34,(二)评价内容,2、通风 基本要求 为了防止热、蒸汽或有害物质向人员活动区散发及环境污染,必须从总体规划、工艺、建筑和通风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和治理措施。

11、建筑物内,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宜采用局部排风。当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辅以全面排风或采用全面排风。 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设计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环保或生产工艺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35,(二)评价内容,2、通风 基本要求 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强制通风)。 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12、。 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能满足防尘、防毒的要求(详见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根据工作场所的面积和通风换气方式,应确保新风量满足要求(详见空调部分)。,(二)评价内容,2、通风 自然通风 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1.2m。 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的下端距地面不宜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冬季需要自然通风时,应对通风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根据热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热风补偿系统容量,进气窗下端一般不宜4m;若4m

13、时,宜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高温作业厂房应有足够的进、排风面积。,37,(二)评价内容,2、通风 机械送风 进风口的位置要求: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应低于排风口、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 要求空气清洁的房间,室内应保持正压。放散粉尘、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负压。当要求空气清洁程度不同或与有异味的房间比邻且有门(孔)相通时,应使气流从较清洁的房间流向污染较严重的房间。 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2、通风 机械送风 机械送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用的系统)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放散热或同时放散热

14、、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当采用上部或上下部同时全面排风时,宜送至作业地带;!放散粉尘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而不同时放散热的工业建筑,当从下部地区排风时,宜送至上部区域;%当固定工作地点靠近有害物质放散源,且不可能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装置时,应直接向工作地点送风。,(二)评价内容,2、通风 机械排风 当采用全面排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全面排风量的分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放散气体的密度比室内空气轻,或虽比室内空气重但建筑内放散的显热全年均能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区域排出; 2、当放散气体的密度比空气重,

15、建筑内放散的显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宜从下部区域排出总排风量的2/3,上部区域排出总排风量的1/3,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 3、当人员活动区有害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的浓度未超过卫生标准,且混合后气体的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时,可只设上部或下部区域排风。 注: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的气体视为比空气轻,当其相对密度大干0.75时,视为比空气重。上、下部区域的排风量中,包括该区域内的局部排风量。地面以上2米以下规定为下部区域。,(二)评价内容,40,(二)评价内容,2、通风 事故通风 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

16、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2次/h; 事故通风通风机的控制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 事故排风的进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处,应采取导流措施。 事故排风装置排风口的设置应尽可能避免对人员的影响。,(二)评价内容,2、通风 洁净厂房通风规定 洁净室内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艺设备,应设局部排风装置。 在下列情况下,局部排风装置应单独设置 排风介质混合后能产生或加剧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危险性和发生交叉污染。 排风介质中有毒与无毒,毒性相差较大。 易燃、易爆与一般排风。 洁净室排风系统的设计,应采取下列措施 防止室外气体倒灌 含有易燃、易爆局部排风系统的防火防爆 无害化处理 含有水蒸气和凝结性物质的排风系统,应设陡坡及排放口 事故排风,42,(二)评价内容,3、空调 设置条件,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