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4608199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授课教师:高晓然,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长期劳动和不断的积累,逐渐学会了制造磨光的、比较精致的石器工具。 开始产生了畜牧业和农业,并由游猎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开始设计、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制造陶器等生活用品。,目录,第一节,1.1 时代风貌,根据石器制作技术的演进和生产水平的发展,考古学者一般把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01 旧石器时代,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原始人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人类为保护自身生命的安全,获取更多的食物而努力。 从元谋人(一百七十万年前),到蓝田人和北京人(五十至六十万年前),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坝人、丁村人(一二十万年

2、前),再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资阳人(五之二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最初用天然的石块、木棒作为工具或武器,后来逐渐有意识、有目的的制造自己所需的各种工具。,02 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采集和狩猎的发展使得人类转入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血缘家族为氏族公社所取代。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磨光石器以及陶器的发明,人们进入到新时期时代。 时间:公元前六七千年。 产生的文化:仰韶文化(黄河流域)、屈家岭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青莲岗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东部沿海)、以及新时期末期的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和良渚文化。,消亡原因:当时的社会属于原始氏族公社,没有阶级和剥削,没有私有财产和私有概念,大家集

3、体劳动。 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增长出现了产品剩余,私有制、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随之而来。 原始社会为阶级制的奴隶社会所取代。,1.2 设计特征,1、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极其低下,并受各种条件限制,人类的技能和意识发展缓慢并长时间停留在原始状态。 2、在制作器物过程中进行自觉或非自觉的设计,逐步带动了材料、装饰、色彩等艺术设计表现手段。 3、出现了装饰品。原始人类有了自己朦胧的审美诉求,也影响和感染了其他人的审美需求。,笔记:,原始人的器物为满足当时的生产生活需要而设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与自然、自然与技术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观念,是由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的。,第二节,由于时间久远,人类

4、早期的许多创造物都已经不复存在,加上缺乏可靠的考古实物证据,我们只能对因材料的永久性而保存至今的石器工具与陶器设计作重点阐述。,2.1 石器工具,石器作为史前人类主要用于生活生产的工具和用于祭祀装饰的物品,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形态的加工和改造。,砍砸器,1,刮削器,2,尖状器,3,01 石器分类,02 发展过程,1、有意识捡拾阶段; 2、旧石器时代; 3、新石器时代:“划、钻、琢、磨”四大复杂新工艺; 逐渐认识了形式美的规律; 对于石器材质的选择,有粗放趋向于精致。,新石器时代石器,2.2 陶器设计,新石器时代后人类过渡到原始农业和家禽饲养经济阶段。这种新的、相对稳定的生活,为陶器产生提供了现实

5、基础。 陶器的出现,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掀开了人类设计活动由原始设计阶段发展到手工设计阶段的新篇章。,仰韶文化彩陶,马家窑彩陶,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者黑红两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彩陶,仰韶文化彩陶,半坡类型: 地点:西安; 时间:7000年6000年前; 典型器型:卷唇寰底瓶; 代表装饰纹样:鱼纹和三角斜线纹; 人面纹、鱼纹、鹿纹、蛙纹、鸟纹、植物纹样等。,庙底沟类型: 地点:河南陕县庙底沟; 时间:60005000年前; 典型器型:“小底鼓腹体”; 代表纹样:连续带状花纹以及连续纹样; 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圆点纹、网格纹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马家

6、窑彩陶,马家窑文化,地点:甘肃马家窑遗址,分布在甘肃、青海和宁夏南部,四川北部; 时间:5000年4000年前; 1、马家窑类型: 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风格,以小口的壶、罐为主,多用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运用曲线和直线组合。 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晚期用黑、红二彩并绘制花纹。 工艺:慢轮修坯,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纹饰。,马家窑彩陶马家窑类型,马家窑彩陶半山类型,地点:甘肃宁定县半山; 特点: 造型饱满,接近球型、扩肩、鼓腹、敛底,通常显得矮胖、敦厚。 加长颈的为壶,加短颈的为罐、瓮。 装饰纹样更加严谨,规整,腹部为涡纹、锯齿纹、三角纹配合。纹样前后互相连接、呼应,连绵不断。

7、 半山型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高峰阶段,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纹样复杂。,马家窑彩陶半山类型,马家窑彩陶马厂类型,地点:青海乐都马厂; 特点: 显现出整个彩陶由高峰时期转向衰弱时期的某些特征。 装饰纹样部分带有半山型特点,另有娃纹、贝型纹、云雷纹、四大圈纹等。 马厂型装饰不及半山型精致,显得粗犷、豪放。,马家窑彩陶马厂类型,其他类型的陶器,黑陶文化 位置:黄河下游及东部沿海。 特点:造型规整、质地细腻、器型秀丽,装饰少,但是造型比彩陶丰富的多。 黑陶薄壳技术成为黑陶技术水平最高的标志。,黑陶薄壳技术,几何印纹陶 位置:长江以南广大东南地区。 特点:单纯印压的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通过几何纹样连续反复,形成了规律的图案美。,陶器设计特点:,1、造型多样,功能适用; 2、装饰丰富,富于变化; 3、工艺讲究,制作精美。,小结,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在我国艺术设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粘土到陶器是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是原始人造型观念和艺术设计能力从二维空间走向三维空间的质的飞跃。,回答问题:,原始的石器制作对于我们理解 艺术的起源有哪些启示?,课后作业,搜集青铜器、玉器的相关资料,下节课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