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599041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对策,审计 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本文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国家在教育工程上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无论是教育教学资源还是配套硬件设施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基础建设方面,国家财政更是拨付了大量经费。而学校基建工程的大规模增长,自然也给监管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笔者结合审计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新形势 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与对策本文内容: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国家在教育工程上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无论

2、是教育教学资源还是配套硬件设施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基础建设方面,国家财政更是拨付了大量经费。而学校基建工程的大规模增长,自然也给监管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笔者结合审计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针对性提出一些有效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校;项目审计;问题;对策 大量教育基建工程的兴建,离不开科学、严谨的审计监督工作,为充分发挥教育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益,我们有必要对当前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进行研究。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基建工程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督体系不完善,难以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的积极作用

3、当前中小学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需要从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以及工程决算、交付使用等全过程进行审计,不仅审计工作专业程度高,且环节众多、工作量巨大,往往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审计单位以及学校负责人、工程作业人员全体参与,并为此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才能很好地做到全过程、跟踪性审计。但在现实工作中,往往主要由审计部门来负责基建项目的审计与监管,首先从人员结构上,审计部门便无法满足跟踪审计的人员需求,更难以做到全过程、现场式跟踪审计。 2.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审计风险加大 由于我国教育基建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较晚,目前尚没有专门的质量标准可供借鉴,而具有可行性的基建工程跟踪审计控制体系仍

4、旧探索之中,所以说当前教育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并没有成熟的标准体系可供参考,很多审计工作需要参照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去完成,这使得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阻力,大大提升了审计风险。比如说,很多工程单位在承建教育基建工程时,故意曲解当下的质量标准,将教育基建工程与普通工程区别对待,或者是同等对待,忽略了教育基建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还有施工单位钻审计监督的空子,故意在工程建设时变更材料规格、型号等,从而造成工程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教育基建工程缺乏健全、专业的质量标准体系,这才给不法人员以可乘之机。 3.基建审计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致使审计依据不足 目前,教育

5、基建工程相关审计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且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比如说并未明确基建工程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权限与职责,也未形成规范的教育基建工程审计工作程序等,无法为审计工作提供刚性、有力的审计依据,从而使得审计部门难以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审计监管作用。再比如,由于学校和工程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或者执行合同时不够严谨,再加上后期监督、监管不到位,从而导致工程竣工结算、决算审计时,出现相互推诿责任、扯皮的现象,最终引发工程建设纠纷,诸如此类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也大大提升了工程审计的难度和风险。 二、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教育基建工程审计标准体系,加快基建审计规范化发展

6、健全、规范的基建工程审计标准体系,是审计监管工作有序开展的根基所在,更是降低和避免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快审计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建工程审计标准体系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相关部门应当以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为主要依据,从教育基建工程的要求与特点出发,建立包括审计质量标准、审计责任体制、监督监管考评体制等在内的审计制度,为审计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加快基建工程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通过运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建立严谨的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标准,从而有效减少人为操作和人为失误,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化进行;最后,根据教育基建工程的审计要求和特点,建立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让工作人

7、员对审计工作可能面临的问题、风险提前进行预判,以此减少审计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误。 2.完善教育基建工程审计法律体系,提升审计监督法律效力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标尺,只有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方式,将教育基建工程审计准则、制度和工作流程等逐一明确下来,教育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才能依法有序的开展。虽然审计法中囊括了全国各个行业的审计规范,但随着教育基建工程的大力发展,原有法律中的一些条款已经不再适应教育基建工程审计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当以审计法为参考,增加部分适应教育基建工程审计工作需求的法律条款,以此来为审计工作提供健全、有力的法律依据。此外,学校作为基建工程监督审计的又一重要主体,审计法中应当明确学

8、校在审计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利,并督促其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来规范工程立项、招投标、合同审签、变更监管、预决算审计等相关工作。 3.坚决执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基建工程环节众多、工作量大以及资金运作频繁等特点,决定了其审计工作必须从头到尾,全过程进行监督监管,如此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确保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益,杜绝资金挥霍和浪费,执行全过程审计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提升全体审计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坚决贯彻全过程审计的工作精神,将审计关口前移,从基建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及工程变更等活动着手,加强事前审计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好工程质量

9、与造价;其次,严抓重点环节和关键工事的质量与造价控制,将工程进度款、变更签证审计以及预决算审计等纳为工作重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避免出现造价上扬、质量下降以及资金浪费等不良问题的产生;最后;加强事后控制,严加审计竣工验收条款、决算资料以及工程尾款等项目,以此来确保工程保质、保期、保价交付学校使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基建工程的建设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与此而来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挑战。而作为审计工作人员的我们,应当以审计法为基础,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学校基建工程审计的需求出发,为确保教育资金的合理利用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屈凡堂.提升基建项目审计监督的效能途径探究J.中国市场,20XX(42):99-100. 2陈薇.基建项目审计要点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XX(18). 3郭小燕,王应坚.关于提高基建项目审计质量的若干思考J.海关与经贸研究,20XX,32(3):60-63. 作者:吕艳阳单位:重庆市北碚田家炳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