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6 古诗三首:山行|语文S版 (4)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4598950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6 古诗三首:山行|语文S版 (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6 古诗三首:山行|语文S版 (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6 古诗三首:山行|语文S版 (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6 古诗三首:山行|语文S版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6 古诗三首:山行|语文S版 (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色。 2. 吟诵古诗,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从声音里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从声音里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吟诵词渔家傲秋思,体会词人情感。秋:冷、清、寒、愁(二)引领入诗。 秋天,在词人的眼里心中是冷清寒愁的形象,在诗人杜牧眼中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他走进山行,一起去感受一下吧!(板书诗题) (三)标平仄,诵诗。1自己标出平仄。2集体标。3诵,检查学生诵诗情况,纠正。(四)学习吟诗,体会声音里的含义。1听老师吟诗。2跟吟逐

2、步到自己吟诗。(用手势画出平仄入声和音的长短变化)3看看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前两句: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后两句:枫叶。密不容针,疏可走马。同样的诗还有枫桥夜泊等。4从声音里体会诗意。远上寒山石径斜。你从声音里感受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路?山高,绵延不断;路长,蜿蜒曲折。白云生处有人家。什么样的云?什么样的人家?与白云深处做对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林字拖长,展示出枫林之大,景色之美。入声字叶和月,强调出霜叶之红、之生机勃勃。(五)了解作者,体会诗中之志。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二十六岁中进士,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史 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2读了诗人的生平,你觉得他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其实是想说什么?3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对别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六)小结全诗,吟诵全诗。 板书设计: 山 行 杜牧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霜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