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标准评价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4593100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质量标准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空气质量标准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空气质量标准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空气质量标准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空气质量标准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质量标准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质量标准评价(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评价 方法 王 凤 2014年8月 2 内内 容容 提提 纲纲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介绍 二、二、API空气质量评价 三、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五、评价报告示例及常见问题 3 一、一、 GB30952012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介绍 4 1、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量标准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 、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污染物的项目及实施范围 基本项目6项(表1):SO2、NO2、CO、O3、 PM10、PM2.5,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其他项目4项(表2):TSP、NOX、Pb、BaP,

2、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 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实施方式。 5 、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 、监测方法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等 1、 GB30952012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6 2 2、“GB3095GB30951996”1996”与与 “GB3095GB30952012”2012”的区别的区别 7 1 1、“GB3095GB30951996”1996”与与 “GB3095GB30952012”2012”的区别的区别 GB30951996 GB30952012 分 类 一类功能区 一类功能区 二类功能区 二类功能区 三类功能区 8 2、“GB3

3、0951996”与与 “GB30952012”的区别的区别 GB30951996 GB30952012 项 目 共9项 共15项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一氧化碳、总悬浮颗 粒、 铅、苯并芘、 氟化物 基本项目(6项):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 PM10、PM2.5 其它项目(4项):总悬浮颗粒、 氮氧化物、苯并芘、铅 推荐项目(5项):镉、汞、 砷、六价铬、氟化物 9 2、“GB30951996”与与“GB30952012”的区别的区别 污染物项 目 平均时间 GB30951996 GB30952012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NO2 年平均

4、 40 80 40 40 24小时平均 80 120 80 80 1小时平均 120 240 200 200 O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00 160 PM10 年平均 40 100 40 70 PM2.5 年平均 15 35 24小时平均 35 75 NOX 1小时平均 150 150 250 250 BaP 年平均 0.001 0.001 24小时平均 0.01 0.01 0.0025 0.0025 单位:ug/m3 10 2、“GB30951996”与与“GB30952012”的区的区 别别 污染物项目污染物项目 平均时间平均时间 GB30951996 GB30952012 SO2、NO2

5、 NOX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144 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12 个日均 值 每年至少有324 个日均浓度 值,每月至少有27 个日 均浓度值 PM10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60 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5 个日均 值 PM2 .5 SO2、NO2 CO、NOX 24小时平均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 18 小时的采样时间 每天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 度值或采样时间 PM10 每日至少有 12 小时的采样时间 PM2 .5 O3 8小时平均 第8小时至少有6小时的平均 浓度值 1 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 45 分钟的采样时间 CO 1 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 4

6、5 分钟的采样时间 11 二、API空气质量评价 12 (API)的定义:API(air pollution index的英文 缩写)是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定量、客观地反 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是表征空气 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 1、空气污染指数的定义 13 2、现行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对应的 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 14 3、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 15 3、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 16 3、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 17 三、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 三、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 AQI方法及信息发布 由于API评价

7、结果与公众主观感受不一致,无 法满足公众环境需求,AQI是对API的全面升级 AQI评价指标涵盖了GB3095-2012中6类空气污 染物,且涵盖了不同平均时间 逐小时和逐日发布AQI信息,与API相比, 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大大提高 中国AQI的分级方法、计算公式和健康提示等 主要依据美国EPA的AQI方法而制定 三、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 二、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 一、中国AQI技术规范简介 AQI实时报指标: SO2-1h, NO2-1h, CO-1h, O3-1h, PM2.5-1h AQI日报指标: , PM10-1h, SO2-24h, NO2-24h, CO-24h, O3

8、-8h (daily max), PM10-24h, PM2.5-24h 二、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 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计算方法 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数字,与HJ633-2012中浓 度限值的有效数字一致,但CO保留小数点后 一位有效数字。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的计算结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的计算结 果应全部进位取整数,不保留小数果应全部进位取整数,不保留小数 AQI中污染物浓度的统计计算 点位小时浓度均值、点位小时浓度最大值和点位 日均浓度值的计算 整点小时浓度指前一小时时段的平均浓度。例如11点 的小时浓度均值指从10点00分至11点00分的平均浓度。 每日共24

9、个小时平均值,指第1、2、3、24小时的 平均值,(标记为01:00,02:00,24:00点的平均 值)。 点位小时浓度最大值指报告时段内该点位小时浓度均 值中的最大值。 点位日均浓度值指报告时段内该点位小时浓度均值的 算术平均值。 AQI中污染物浓度的统计计算 点位O3-8小时滑动平均值计算 对于指定时间X的8小时均值,定义为:X-7、 X-6、 X-5、 X-4、 X-3、 X-2、 X-1、 X时的8个1小时值的平均值,称 为X时的8小时平均值 例如:17时的8小时平均值是指10时到17时的8个1小时平 均值,因此一个自然日内共有24个8小时滑动平均值。 对于自动监测系统缺值时,如果某

10、时的8小时连续时段内 至少有6个1小时浓度值,则其6个1小时的平均值可作为该 时8小时值,否则不能计算8小时值。 二、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 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计算方法 线性插值方法 IAQI Hi IAQI Lo IAQI p (C p BPLo ) IAQI Lo BPHi BPLo 污染物P的浓度值CP (单个监测点位的污染物 浓度值,未规定多点组成的区域平均值) 66 二、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类别及表示颜色 050 一级 优 绿色 51100 二级 良 黄色 101150 三级 轻度污染 橙色 151200

11、四级 中度污染 红色 201300 五级 重度污染 紫色 300 六级 70 严重污染 褐红色 指数分级 户外活动 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 、 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 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 避免户外活动 空气质 量指数 空气质量 指数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类别 及表示颜色 对健康影响情况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一级 优 绿色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 本无空气污染 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51 100 二级 良 黄色 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 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 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 弱影响 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 101 150 三级 轻度 污染 橙色 易感人群症

12、状有轻度加 剧, 健康人群出现刺激 症状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 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151 200 四级 中度 污染 红色 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 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 脏、呼吸系统有影响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 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 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201 300 五级 重度 污染 紫色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 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 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 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 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300 六级 严重 污染 褐红色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 有 明显强烈症状,提前 出现某些疾病 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 27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四、环境空气

13、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范围和评价项目 评价方法 数据统计要求 1 2 3 4 5 6 附录A:数据统计方法 附录B:秩相关系数计算及判定方法 附录C: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比较评价方法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与管理 侧重于长期空气质量整体评价,兼顾短期达标 统计要求 满足年度综合达标评价和空气质量状况比较评 价管理需要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评价方法-现状评价 适用于达标评价 PM、SO2、NO2年评价达标是指年均值达标且 特定百分位数浓度也达标 CO、O3年评价达标指特定百分位数浓度达标 评价量化指

14、标:污染指数和超标倍数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评价方法-区域评价 以城市为评价统计单位 分别统计区域内PM、SO2、NO2 、 CO、O3的 达标城市 分别统计区域内每个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的达 标情况 城市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分开评价,区域达标是 指建成区和非建成区的区域点均达标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评价范围 点位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适用于各类监测点位 的单点评价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针对城市建成区范 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同理适用不同功能区 和市辖区评价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针对由多个城市组 成的连续空间区域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按照城市建成区和非城市建成区分别开展评

15、价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评价时段和评价项目 表 1 基本评评价项目平均时间 、NO2 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 、PM10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PM2.5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评价时段 评价项目及平均时间 小时评价 SO2、NO2、CO、O3 的 1 小时平均 日评价 SO2、NO2、PM10、PM2.5、CO 的 24 小时平均、O3 的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年评价 SO2 年平均、 NO2 年平均 PM10 年平均 PM2.5 年平均 SO2 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 CO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O3 日最大 8 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 90 百分位数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评价时段和评价项目 其他评价项目 平均、TSP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平均、NOx 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 评价时段 评价项目及平均时间 日评价 TSP、BaP、NOx 的 24 小时平均 季评价 Pb 的季平均 年评价 TSP 年 Pb 年平均 BaP 年平均 NOx 年 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评价方法-多项目综合评价 参评项目:GB3095-2012表1中六个项目 综合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