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4585920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解环境: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和。具体地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建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环境标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状

2、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执行各项环境法规的基本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其过程可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经常用流程图来表示。环境影响识别: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

3、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要素优劣进行的定量描述即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范围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判定和预测。环境质量标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环境保护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和方法标准。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功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环境标准的等级: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标准。执行关系:地方标准优

4、先于国家标准执行,行业标准优先于地方标准执行。水体污染: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水体自净: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i=mi/ci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筛选: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问答题:1.1我国环境影响

5、评价制度的特征?答:具有法律强制性。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分类管理。1.2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作用?答:1 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 知道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 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 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1.3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是怎样划分的?论述各级、各类环境标准的关系?答:它分为两级、7种类型. 此外还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 (4)环境方法标准 (5)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6)环保仪器设备标族 7)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总之,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

6、污染物排放标推的主要依据。污染物排故标淮是实现环境质量标肤的主要手段和搭仇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个助指导性标准,是制定其他各种环境标准的总原则t程序和方法。向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是制定、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曲排放标旺的重要技术根据和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2.1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原则。答:1.目的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3.相关性原则4.主导性原则5.等衡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7.随机性原则8.社会经济性原别2.2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原则,可以确定的评价类别有哪几种? (1)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

7、成重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尚未有过的。 2)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产生有限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较小的或者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很容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 (3)编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对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极小的建设项目只境报环境影响登记表。2.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阶段)及其主要内容包括那些? 答: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工作阶段):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

8、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编制报告书):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3.1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特性与应用条件(作业本)3.2指数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答:环境现状评价中常采用能代表环境质量好坏的环境质量指数进行平价。具体有单因子指数评价、多因子指数评价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等方法。普通指数法:单因子法:一般的指数分析评价,先引入环境质量标准,然后对评价对象进行处理,通常就以实测值(或预测值)C与标准值Cs的比值作为其数值:P=C/Cs。Pi1超标,Pi值越小越好,综合指数法:在各单因子影响评价已

9、完成的基础上,为求所有因子的综合评价,可引入综合指数。等权综合:P=Pij Pij=Cij/Csij(i第i个环境要素,j第i个环境要素中的第j个环境因子)3.3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含义及其常用方法答: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分为指数法、矩阵法(相关矩阵法、迭代矩阵法)、图形叠置法(优点:易于理解、能显示影响的空间分布,缺点:叠置图层12张以上就会因为颜色太多太杂而难以说明问题)网络法、动态系统模拟法4.1常用的消减拟建项目对地表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答:1.对拟建项目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是就项目内部

10、和受钠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案的改进提出有效的建议。2推行节约用水和废水再用,减少新鲜水用量;结合项目有、特点,对排放的废水采用适宜的处理措施。3.在项目建设期因清理场地和基坑开挖、堆土造成的裸土层应就地建雨水拦蓄池和种植速生植被,减少沉物进入地表水体。4.施用农用化学品的项目,可通过安排好化学品试用率、试用范围、和流失到水体的途径等方面想办法,将土壤侵蚀和进入水体的化学品减至最少。5应采用生物、化学、管理、文化和机械手段、一体的综合方法。6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7.在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流域,通过排污交易保持排污总量不增加。5.1在大气环境现状评价中,一般来说,污染源调

11、查应包括哪些内容?通常可采取哪些调查方法?答: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核心是确定源强、排放量和相关参数。 1一级评价项目一般应进行以下内容的调查。 (1)工艺流程:按生产工艺流程或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2)排放量: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新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预计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污染物的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3)毒性较大的物质:除调查统计主要污染物正常生产的排放量外,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4)污染物排放方式:可将污染源划分为点源和面源。根据污染源源强和源高的具体分布状况确定

12、点源的最低源高和最低源强。 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与源高都不大的点源。 厂区内某些属于线源性质的排放源可并入其附近的面源,按面源排放统计。(5)点源、面源的具体调查统计。 (6)对排放颗粒物的重点点源,除排放量外,还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及粒径分布。 (7)风面源: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可作为“风面源”处理,应通过试验或类比调查,确定其起动风速和扬尘量。调查方法:通过类比法或实际资料来确定污染源的排放量资料;或者在“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或经验估算法对变化情况进行核算和调整。5.2预测模式的性能评价通常包括哪些内容?评价方法如何?6.1

13、影响土壤环境污染、土壤退化及破坏有哪些主要因素?答: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很多,仅从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影响土壤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类型、污染物性质、污染源特点、污染源排放强度、污染途径、土壤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以及土壤类型和特性等方面。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和酸性物质,矿物油和其他一些有机物,固体废弃物。以上因素均以污染源直接相关,属污染土壤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土壤退化、破坏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壤沙化、盐渍化、沼泽化和土壤侵蚀,主要在干旱、洪涝、狂风、暴雨、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变爆发的情况下发生,在正常的自然状态下,土壤退化、破坏现象难以

14、出现或不明显。但人为因素却能引发严重的土壤退化和破坏,主要是限于人类认识土壤自然体及其与环境调价关系的水平,在利用土壤及其环境条件时,存在着盲目性。6.2如何筛选土壤污染、土壤退化和破坏的评价因子?答: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因子的选取是否合理,关系到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程度。选择评价因子时,要综合考虑评价目的和评价区域的土壤污染物的类型等因素。一般选取的基本因子如下: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汞、镐、铅、锌、铜、镑、镍、砷、氟及氰等;有机毒物:酚、DDT、六六六、石油、3,4苯并芘、三氯乙醛及多氯联苯等本文来自中华环评网,此外,还可选取一些附加因子,主要包括有机质、土壤质地、酸度、石灰反应、氧化还

15、原电位等。6.3土壤环境容量模型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有哪些作用?6.4保护土壤环境应采取哪些主要对策措施?(1)加强土壤资源法制管理:经常进行土壤资源法制管理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土壤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条例。(2)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重视建设项目选址的评价、加强清洁生产意识、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管理。(3)加强土壤环境的检测和管理:设置环境检测机构、完善检测制度、加强事故或灾害风险的及时检测、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发展的跟进工作。(4)加强土壤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土壤环境退化的防治实验研究、土壤资源调查及土壤合理利用规划、土地复垦实验研究。7.1试制作一张划分环境影响噪声评价等级和相应工作内容及范围的表格。7.2我国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答:国内噪声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六个方面:(1)根据拟建项目多个方案的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标准,评述拟建项目各个方案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o(2)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3)分析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土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4)分析拟建项目的选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