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铜厂河矿(1)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45785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3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铜厂河矿(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年整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铜厂河矿(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年整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铜厂河矿(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年整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铜厂河矿(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年整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铜厂河矿(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铜厂河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铜厂河矿(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镇雄县铜厂河煤矿隐 蔽 致 灾 因 素 自 查 报 告镇雄县铜厂河煤矿总工办2014 年月21目的、任务、要求及编写依据1.1 目的全面普查煤矿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防范措施全面有效,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1.2 任务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1.3 要求重点查明本矿的“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等隐蔽至灾因素。32. 矿井概况2.1 位置交通、自然地理、与四邻关系镇雄

2、县铜厂河煤矿位于镇雄县城西 264方向,平距约 23km 处,行政区划处于镇雄县坪上乡境内。地理极值坐标:东经 1043656 1043827北纬 272551272640。矿区有简易公路相通,矿山至坪上村约 1km 简易公路,坪上村至坪上乡约 2km 简易公路,坪上乡至镇雄县城约 51km 简易公路,镇雄县城至贵州省赫章县城 118 km 沥青路面,镇雄县城至内昆铁路威宁站 198 km,交通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图 11)。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滇东北乌蒙山系与凉山山系相交段,属构造侵蚀中山地貌,在矿区北部,山脉走向近似于南西北东向,地势总体上呈中部高,东、西部低,地形坡度一般为 324

3、4;在矿区南部,山脉走向近似于东西向,南部高,北部低,地形坡度一般为 4248。区内地形起伏较大,矿区以东由于受河流作用沿河流两侧形成狭长平缓地带。区内地形最高点位于矿区中南部山顶, 垭口山高程约+1876.7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东部的矿 1 号拐点附近,海拔高程约+1200.0m,相对高差近 676.7m,地面标高一般在+1400+1700m, (无四邻关系)。 4图 11煤矿交通位置图 - 5 -三、河流水体矿区北部发育有东西向沟谷,多 有季 节 性 山 沟 溪 流 流 经 ,各 溪流 由 西 向 东 流 入 东 部 的 铜 厂 河 。矿 区 内 主 要 的 地 表 水 体 为 铜 厂 河

4、 (又称坪上大河)是区域内最大的地表水体,发源于矿区西南面距离约 19.8km 的安乐村一带,流经矿区的流量为 0.820m 3/s,从 矿 区 以 南 向 北 流 ,流 经 矿 区 以 东 的 流距 约 2.1km,铜 厂 河 向 北 流 入 牛 场 河 ,经 雨 洒 河 最 终 汇 入 镇 雄 县北 部 的 赤 水 河 。三 岔 河 流 经 矿区北 部 ,为 一 条 由 季 节 性 山 沟 溪 流 汇 集 的 常 年性 河 流 ,发 源 于 矿 区 以 西 约 8 km 的 岩 脚 村 一 带 ,经 矿 区 的 流 距约 0.5km,雨 季 流 量 为 6.10 10.55L/s,旱 季

5、流 量 为0.76 2.40L/s。半坡溪流发源于矿区中部的半坡村一带,至铜厂 河 的 流 距 约1.3km,旱季流量甚小以至干涸,旱季一般流量为 0.03 L/s,雨季最大流量为 0.70L/s。四、气象及地震矿区地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分带显著,四季分明,其特点是气温低、昼夜温差变化大、湿度大、晴天少、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降雨量比较充沛。据镇雄县气象资料,年最高气温 33.4,年最低气温-8.9 ,平均气温 1112.5,全年无云晴天 仅 2030 天,其最长日照时间仅 1494.8 小时,而年最多雨天可达 230 天;区内主要降雨集中在每年的 610 月,其余月份多为雨雾蒙蒙天

6、气,年降雨量最多为 1170.77mm,最少为 742.3mm,多年平均降雨量 902.2mm,月最大降雨量为 1998 年 7 月,降雨 355mm,降雨 较少;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107.8mm,主导风向为 WN、NWW,最大 风速为 22.5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区,设计 基本地震加速值为 0.05g,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属稳定区域。五、井田经济区内居民以苗族、汉族为主,杂居少数彝族,除部分人员参加采煤外,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次有水稻、土豆等,可基本自给自足,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六、矿井开发情况矿 山 建 于 上 世

7、 纪 九 十 年 代 ,起 初 为 无 序 生 产 的 小 煤 窑 ,后 于2004 年 进 行 技 改 ,取 得 了 相 应 的 资 格 证 。2006 年的核定生产能力 - 6 -为 4 万 t/a。矿区内可采煤层为 C1、C5a、C5b 和 C6a、C6b 五 层,矿井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斜井开拓,矿井设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共 3 条井筒,单翼开采。经过多年开采, C1、C5a、C5b 共 3 个煤层在 F2 断层以东部分、除了工业场地压煤外,已开采完毕,目前煤矿正在开采矿 5 号拐点以东、井筒以南区域 C5a 煤层,其余煤层均未开采。沿煤层倾斜长壁式布置,后退式回采,采煤工艺为湿

8、式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刮板运输机运输、机械通风,机械排水。2.2 含、隔水层二迭系上统峨眉山组(P 2)玄武岩弱裂隙含水层在矿区内无出露,岩性主要以灰绿、黑绿色块状、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为主,局部夹凝灰岩及少量安山岩,裂隙较为发育,地层厚度大于 200m。据 区 域 水 文 地 质 资 料 ,为弱裂隙含水层。钻进中冲洗液漏失不明显,可视为相对隔水层。本含水层距开采的煤层大于 100m,对矿床充水无影响。(四)断裂带水文地质特征及对开采的影响2.3 主要断层水文特征开采区外围东南部有 1 条断层,编号 F1;开采范围内有 2 条断层,编号 F2、F3。现分述如下:1、F1 逆断层:又称上 寨

9、逆 断 层 ,属 区 域 断 层 ,位于矿区外围东南部,走 向 为 26 72,倾 向 287 354,倾 角 70 76,落 差36 50m,破碎带宽 58m,破碎带主要岩性为砾岩、砂岩碎块及泥岩等。虽然 该断层出露于矿区外围,但该断层经过铜厂河,铜厂河河水有可能通过断层影响裂隙带下渗补给矿坑主要充水含水层或直接由采空冒落带渗入矿井,造成淹井事故。所以在未来开采 F1 断层附近煤层时,须严 格按相关规范留设相应保安煤柱。该断层对未来矿坑充水可能有较大影响。2、F2 正断层:位于矿区 东部,北至瓦厂第四系中消失,南端交于F1 断 层 ,出露长度约 1.7km,走向 174192 ,倾向 831

10、01,倾角7277 ,在 矿界内的断 层落差为 2045m。巷道揭露断层破碎带宽约 2.5m,充填物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碎块及煤屑,具有明显压扭性,胶结较致密,破碎带附近 5m 范围内岩层裂隙稍发育。据主井 C5a 探煤巷初次揭露,断层影响带有 略淋 水 、滴 水 现 象 ,初 始 涌 水 量 约0.61.3L/s,之后又趋于平稳,雨季时有加强 ,现正常涌水量为 - 7 -0.20.3L/s。该 断层在矿区东北部经过铜厂河河床,但矿山在开采 F2断层上盘煤层时,未出现矿井涌水量大量增加的现象,故而初步判断该断层导水性及富水性均较差。不足之处是:F 1F 2 断 层之间的采空区已经废 弃,在该位置

11、已经形成较大的采空区积水区,故而在开采下部 C6a、C6b 煤层的时候,须首先疏排采空区积水,以防止上部采空区积水通过 F2 断层影响裂隙带溃入下水平巷道,造成淹井事故。F3 逆断层:位于 矿区中部偏北西部一 带,该断层穿过矿区 1、2 勘探线,走向 3565 ,倾向约 110130, 倾角 5970,出露长度约2.6km,在矿 界内的断层落差为 3545m。地表揭露点可见断层破碎带,具有明 显压扭性,宽约 5m,充填物主要 为泥岩、粉砂岩和少量角砾岩,破碎 带附近岩层裂隙稍发育。建 议 矿 山 在 今 后 开 采 过 程 中 ,在 施 工 靠 近 F3 断 层 时 ,须 严 格 按 相 关

12、规 范 进 行 探 、放 水 工 作 ,确保 安 全 生 产 。从该矿目前的涌水量统计结果来看,首先该矿的三条井筒掘穿 F2断层处,仅 出现不规则的淋水现象,并无大的涌水出现;其次该矿目前已经对 F2 断层以西的 C5a 煤层进行了局部开采,采空区明确、排水顺畅,但最大涌水量仅为 23m3/h。据此分析 F1 断层对铜厂河的导水性不强,且 F2 与 F1 断层之间无过多的水力联 系。(五)矿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区为构造侵蚀中山地貌,区内地形最高点海拔高程约+1876.7m;最低点约+1200.0m,相对高差近 676.7m,地面标高一般在14001700m。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有利于

13、大气降水的排泄,故而矿区内各含水层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较差。铜厂河经过矿区东南部,河床标高约+1300 m,河水与主含煤段直接接触,是宣威组二段含水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之一;三岔河位于矿区西北角,由南西至北东向流经矿区汇入矿区东南部铜厂河,该溪流流经 T1f1、T1k、P2x2 地层,与矿坑主要充水含水层直接接触,也是矿坑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之一;半坡溪流发源于矿区中部半坡村一带,由南西至北东向流经矿区汇入矿区东南部铜厂河,属于季节性溪沟,流经 T1f1、T1k、P2x2 地层,与矿坑主要充水含水层直接接触,是矿坑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次要补给来源。 此外,矿区内有少数小窑沿煤

14、层的浅部露头部位分布,据访问调查,均为自然排水,因已停采多年,其 积水情况不明,以及矿区东部采空区下部尚有 C6a、C6b 煤层尚未开采,故而,采空区积水是宣威组二 - 8 -段含水层地下水次要补给来源之一。综 上 所 述 ,矿 区 地 下 水 补 给 条 件 中 等 。本 区 各 含 水 层 在 浅 部 均 为 裂 隙 潜 水 ,在 浅 部 露 头 处 首 先 直 接接 受 大 气 降 水 的 入 渗 补 给 ,地 下 水 交 替 循 环 强 烈 ,受 地 形 地 貌 及风 化 导 水 裂 隙 控 制 ,大 气 降 水 入 渗 大 多 没 经 过 深 部 循 环 ,便 以 下降 泉 或 直 接 补 给 地 表 河 流 的 形 式 就 近 排 泄 出 地 表 ,具 有 雨 季 补 给 ,长 年 排 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