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建模技术教学课件 曹静 第10章需求分析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568157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建模技术教学课件 曹静 第10章需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软件建模技术教学课件 曹静 第10章需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软件建模技术教学课件 曹静 第10章需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软件建模技术教学课件 曹静 第10章需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软件建模技术教学课件 曹静 第10章需求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建模技术教学课件 曹静 第10章需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建模技术教学课件 曹静 第10章需求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建模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 曹静,软件建模技术,第二部分 实 践 篇,2,第10章 需求分析,10.1 需求分析概述 10.1.1 什么是软件需求 10.1.2 需求分析的目的 10.1.3 需求的类型 10.1.4 需求验证 10.1.5 实例需求验证 10.2 捕获及整理需求 10.2.1 信息收集的方法及策略 10.2.2 整理需求的一般方法 10.2.3 实例完善需求,第10章 需求分析,10.3 需求建模的要领 10.3.1 需求建模的意义 10.3.2 需求建模的内容 10.3.3 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骤 10.3.4 实例需求建模

2、10.4 案例完善:书店借书系统需求整理 10.5 案例完善:书店借书系统需求建模 10.5.1 确定系统边界 10.5.2 识别参与者 10.5.3 识别用例 10.5.4 建立用例图 10.5.5 书写用例文档 10.5.6 通过关系整理用例,教学要求 掌握:需求整理的方法;需求建模的方法步骤。 理解: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中的地位作用。 了解:信息收集的方法策略。,第10章 需求分析,10.1 需求分析概述,10.1.1 什么是软件需求,软件需求与业务系统的关系,优秀的软件需求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属性: (1)可验证性 (2)可行性 (3)优先级 (4)唯一性 (5)完整性 (6)确定性,10

3、.1 需求分析概述,需求分析的过程: 捕获需求、整理需求、确定软件需求、完善需求的过程。 需求分析的目的: 用于说明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需要满足的条件和限制,准确界定软件系统的边界,并在开发者和用户间达成一致。,10.1.2 需求分析的目的,10.1 需求分析概述,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具有如下的两个特点: (1)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始。通过对软件需求的提取、分析、文档化和验证,为进一步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依据。 (2)需求分析将贯穿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10.1.2 需求分析的目的,10.1 需求分析概述,10.1.2 需求分析的目的,需求分析师与其他开发

4、人员间的关系,10.1 需求分析概述,系统需求分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两类,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功能性 (2)可用性 (3)可靠性 (4)性能 (5)可支持性 (6)设计需求 (7)实施需求 (8)接口需求 (9)物理需求,10.1.3 需求的类型,10.1 需求分析概述,需求的验证需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正确性 (2)无二义性 (3)完整性 (4)可验证性 (5)一致性 (6)可理解性 (7)可修改性 (8)可跟踪性 (9)设计无关性 (10)注释,10.1.4 需求验证,需求分析的稳定性,10.1 需求分析概述,“A:产品必须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提供状态消息,且每次时间间隔不得

5、小于60秒。” 问题:需求不完整,导致需求不可验证。 改进方案:需要明确是什么“产品”?“固定的时间间隔”确切的指多少?怎样显示“状态信息”?显示什么“状态信息”?,10.1.5 实例需求验证,10.2 捕获及整理需求,1信息的分类 业务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目的、产品和服务、财务结构和主要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程序信息。支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非自动化服务。 运营信息。运行业务流程所需的信息。 技术信息。执行和支持业务任务的技术服务 。,10.2.1 信息收集的方法及策略,10.2 捕获及整理需求,2. 信息收集的方法,10.2.1 信息收集的方法及策略,10.2 捕获及整理需求,3. 信

6、息来源 成品 系统 人 4. 定义信息收集策略 收确定信息范围、信息收集的时间框架、记录信息的方法。 放考虑所有的看法、信息类型和信息来源。 比较从使用类似业务流程的不同工作组收集信息进行比较。,10.2.1 信息收集的方法及策略,10.2 捕获及整理需求,确定需求的任务主要是: (1)在收集信息的整个过程中创建候选需求的清单。 (2)扩展候选需求清单 重新检查收集来的所有信息,从中寻找潜在的候选需求。 确定候选需求,候选需求是需要进一步收集的信息。 收集这些信息。 完善需求的任务主要是: (1)分清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区别。 (2)确定约束和假定 约束是一种已设定的边界,如预算。 澄清假定可以避

7、免误解。 (3)识别隐藏的需求,10.2.2 整理需求的一般方法,10.2 捕获及整理需求,原始信息: 验证用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查询并分析当月及过往的所有收支情况。 由该项记录所引发的问题: 怎样成为验证用户? 怎样作当月及过往收支情况的查询、分析? 完善后的信息: 用户必须经过网上银行验证。 用户可通过网上银行查询当月收入、支出情况。 用户可通过网上银行查询过往收入、支出情况。 用户可通过网上银行分析当月收入、当月支出情况,进行当月收支比较。 用户可通过网上银行分析过往收入、过往支出情况,进行过往收支比较。 用户可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过往收入和当月收入、过往支出和当月支出比较。 进一步引发的问题

8、: 分析当月及过往收支情况指的是做哪方面的分析?,10.2.3 实例完善需求,10.3 需求建模,需求建模可以清楚地阐明复杂的问题。对于当前的状态,建模可以识别出当前需求、问题和风险、缺少的信息。这种形象直观的手段,有助于在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10.3.1 需求建模的意义,10.3 需求建模,需求建模的主要内容是: 通过用例模型(用例图+用例文档)捕获、表示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结合活动图、顺序图等动态模型建模用例的行为;用领域类图描述系统的一些重要的业务概念之间的关系。需求模型的主体是建立用例模型。,10.3.2 需求建模的内容,10.3 需求建模,整个用例模型的创建过程是一个迭

9、代过程,步骤如下: (1)确定系统边界。 (2)识别参与者。 (3)识别用例。 (4)区分用例的优先次序。 (5)书写用例文档。 (6)通过关系整理用例(确定泛化、包含、扩展关系)。,10.3.3 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骤,10.3 需求建模,10.3.4 实例需求建模,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10.4 案例完善:书店借书系统需求整理,一开发一个可理解的需求 二倾听相关人员的需求 三书店借书系统需求建模 (1)确定系统边界。 (2)识别参与者。 (3)识别用例。 (4)建立用例图 (5)书写用例文档。 (6)通过关系整理用例。,本章小结,需求分析是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描述系统需要“做什么”。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需求捕获和需求分析两个阶段,它的目标是得到一个稳定的需求,在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达成一致。需求建模主要是对功能性需求的建模,用例模型是需求建模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用例模型由用例图和用例文档两部分组成,没有用例文档的用例图不具有任何可操作性。为表达业务流程我们也会辅以活动图或高层顺序图。为表达业务领域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可以绘制领域类图,这个阶段的类图由于使用的是业务领域的概念,得到的是用户都很容易理解的类。,Thank You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