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高等主干)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方世荣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4562988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高等主干)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方世荣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高等主干)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方世荣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高等主干)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方世荣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高等主干)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方世荣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高等主干)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方世荣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高等主干)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方世荣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高等主干)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方世荣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 第三节 依法行政原则 第四节 比例原则 第五节 行政效益原则,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行政法始终、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或原理。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精神实质的体现,是行政法律规范或规则存在的基础。,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是指行政法基本原则所具有的实际作用。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行政法的发展。 2.指导行政法的制定。 3.指导行政法的实施。 此外,行政法基本原则还有助于对行政法规范的解释。,三、行政法基

2、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有以下四项: 1.行政法基本原则应当融入现代宪政精神。 2.行政法基本原则应当体现法律的基本价值。 3.行政法基本原则应当反映行政法的目的。 4.行政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普遍性、统率性。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可提炼为四项: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原则、依法行政原则、比例原则和行政效益原则。,返回,第二节 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一、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的含义 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是指行政法规范及行政法律制度应以保障公民等一方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和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确认并保证公民等一方合法权益得以实现。,二、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的内容 保障公

3、民权利与自由原则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以保障公民一方合法权利和自由为主导。 2.行政法不得随意限制和剥夺公民一方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3.对因行政活动而受到侵害的公民等应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 三、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的意义 在行政法中,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具有重要地位。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有利于公民一方在行政法上主体地位的确立。 2.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返回,第三节 依法行政原则,一、依法行政原则的含义 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行政事务,必须依法进行。强调法律是行政机关权力活动的依据和标准。 依法行政原则不同于保障公民自

4、由与权利原则。,依法行政原则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而言的,强调对行政主体的规范;而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原则则对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以及司法机关都有指导意义。 依法行政原则主要是制度层面的原则,尤其在法律适用方面发挥作用,而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原则则不仅是制度层面的原则,而且是价值层面的原则。,二、依法行政原则的内容 依法行政原则在许多国家都得到承认,只是在各国有不同的理解。 在英国,行政法治原则有四层含义: 政府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法律。 法治原则不局限于合法性原则,还要求法律必须符合一定标准,具备一定内容。 法治原则表示法律的保护平等。 法治原则表示法律在政府和公民之间无所偏袒

5、。,在法国,行政法治包含三层内容。 行政行为必须根据法律(在法定权限内)。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符合法律授权的目的、程序和条件)。 行政机关必须采取行动保证法律规范的实施。 在日本,行政法治原则被概括为法律保留、法律优先和司法审查三项内容。,依法行政的内容应当涵盖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具体应为: (一)行政组织法定 这里指行政组织的权限、中央和地方行政权的划分、行政机关的设置、职能以及行政编制等都要由法律设定,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规定。通常,法律设定行政组织的形式有两种: 通过制定行政组织法对行政组织的权限、结构、规模以及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等进行规定。如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

6、。 在单行的法律、法规中规定行政组织的有关问题。如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权的设定以及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作了明确规定。,(二)法律保留与法律优位 法律保留强调的是,在立法上,对于重要的事项如涉及公民的基本自由和权利的事项、国家的基本制度或重要制度的设定等,都只能由法律来规定。其他规范不得越位规定,法律也不得将应由自己规定的事项授权其他机关规定。 法律优位强调的是在宪法之下,法律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在法律规范的效力层级方面,除宪法外,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范。在已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凡有抵触,以法律为准。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其他法律规范可在法定权限或授权的范围内就

7、某事项作出规定,而一旦法律就同一事项作出规定时,以法律规定为准。,(三)符合法律规定 这里是指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实施管理活动要以法律为依据。符合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形式合法。即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行政主体进行管理时不得超越法定职权。 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不仅要遵守实体法的规定,还要遵守程序法的规定。 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具备法定条件。,2.实质合法。即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在精神和要求。具体包括: 行政活动要符合法律的目的。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特定的目的,行政活动不能与法律的目的相背离。 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决定时要考虑

8、相关因素。凡是法律要求考虑的因素必须考虑,不相干的因素不得考虑。 符合公正法则。这是实质合法最一般的要求。所谓公正,是指合乎理性。,3.违法的行为无效,行政主体要对此承担法律责任。违法的行为不仅应被确认为无效,予以撤销,给公民造成实际损失的还应依法给予赔偿。 (四)法律面前平等 这里包括两层内容: 法律必须平等地对待行政主体和公民。 法律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个公民。,三、依法行政原则的意义 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法中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和控制。 2.有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推进行政法治。,返回,第四节 比例原则,一、比例原则的沿革与含

9、义 比例原则来自德国行政法,最早主要适用于警察行政领域。比例原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在德国法中,广义的比例原则包含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 适当性原则,又称适合性原则、妥当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执行职务时,面对多种选择,仅得择取可达到所欲求之行政目的之方法而为之。 必要性原则,又称最温和方式原则,要求行政机关执行职务时,面对多数可选方法,应尽可能选择最少不良作用者。 狭义比例原则要求行政机关执行职务时,面对多数可能选择之处置,应就方法与目的关系权衡更有利者而为之。,二、比例原则的内容 总体来说,比例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平衡和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

10、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应有适当的比例。一般认为,比例原则包括以下三个具体原则:,1适当性原则。这一原则又称适应性原则、适合性原则、妥当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所采取的手段必须能够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应有助于达成其所追求的目的。 2必要性原则。该原则又称最小损害原则、不可替代原则、最温和之手段原则等,要求在对众多能同样达成行政目的的手段进行选择时,行政主体应选择对相对人权利限制或侵害最小的手段,即该手段对行政目的的达成是必要的。 3狭义比例原则。该原则又称均衡性原则或法益相称性原则等,是指行政主体所采取的为达到行政目的所必要的手段

11、给相对人造成的侵害,应与行政主体欲实现之行政目的合比例或相称,即行政主体追求之公益与相对人被侵害之私益之间符合比例。,三、在我国确立比例原则的意义 在我国,引进比例原则并将其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推动我国法治的发展。 2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 3促使政府行为理性、经济和效益。,返回,第五节 行政效益原则,一、行政效益原则的含义 行政法的效益原则,又称效率原则,是指行政法律制度要以较小的经济耗费获取最大的社会效果。 国家对行政活动、行政立法活动以及行政救济活动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如果不贯彻效益原则,很难达到行政法治的预期目标。 行政管理复杂多变,行政法要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必须

12、考虑效益的要求。,二、行政效益原则的内容 行政效益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行政法律制度应符合效益要求 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都要融入效益的要求,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1.行政组织法律制度要体现效益精神。 2.行政程序法要考虑效率要求。 3.具体行政法律制度要考虑成本效益。 4.行政救济法律制度也要符合效益精神。,(二)行政立法要重视成本效益 这里的行政立法是指所有制定行政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活动。为确保行政立法的高效, 要合理划分行政立法权,即在享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中确定各自的立法权限,以避免行政立法的交叉和冲突,同时保证重大事项由法律规定。 明确行政立法的程序和行政立法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行政立法的质量。劣质的行政法律规范会导致执行的困难以及管理秩序的混乱,是对资源的浪费。 行政立法要考虑时效性,不能久拖不决。,(三)行政管理及服务活动要体现效益 行政机关适用法律、实施管理和服务活动时,都要分析成本效益,避免资源的浪费,高效地为民服务。当然,也不能因考虑效益的要求而牺牲自由、权利和公正等价值。 三、行政效益原则的意义 行政效益原则在行政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该原则是市场经济下行政法发展的需要。 行政管理的高效对公民来说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利益,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与行政法的目的相一致,能促进行政法价值的实现。,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