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动作 全国通用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4553197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动作 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动作 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动作 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动作 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动作 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动作 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动作 全国通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平二(三年级)武术组合动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次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去,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课安排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中的组合动作(第二课时)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展示、分组教学、集体教学、分组展示等,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二、学情分析小

2、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求知欲望较强烈,对武术学习充满了好奇心,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本单元上一次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动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复习已学的基本动作并学习简单的动作组合,预计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进一步规范组合技术动作,能基本做到动作连贯、路线清晰、动作舒展,并能根据挂图

3、及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完成简单的动作组合练习,进而树立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教材分析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和锻炼方法,武术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志等特点,经常进行武术运动项目的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尚武崇德、尊师重道的道德情操。在练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练习空间,并强调学生之间不准对打等课堂纪律,以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教师展示、分组练习、集体练习和分组展示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掌

4、握简单的组合动作,能做出组合动作,并敢于向其他同学展示,为其在后续的学习中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勤学苦练和自尊自信等优良品质。四、设计思路本次课在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场地器材、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运动水平等实际情况,选择复习基本动作和学习动作组合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采用不同的练习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通过巩固复习单个基本动作纠正错误集体练习分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集体展示的教学程序,逐步增加练习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针对练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手

5、型、步型不到位和形与神不同步等问题,采用语言提示要点、集体纠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针对学生练习中容易出现的动作不连贯、路线不清晰等问题,采用小组长口令领做和教师巡视指导、领做的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动作连贯性。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理解组合动作的基本方法,掌握组合动作的技术要领,同时,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勤学苦练、探究学习、相互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坚忍不拔、勇猛顽强的坚强意志。五、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帮助学生树立直观的动作表象,明确技术要点。(2)分组探究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3)纠正错

6、误动作,集体纠错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质量。(4)分组和集体展示练习成果,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勇于自我表现的能力。(5)优秀学生展示组合动作,发挥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与自信。2、教学手段:教师采用分组练习和集体练习相结合、集体纠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分组展示和集体展示相结合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组合动作质量,让学生能在练习中体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六、教学过程1、课的导入:教师示范基本动作组合练习,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热身阶段:教师把武术的基本功(弓步、仆步、踢腿、蹬腿、

7、弹腿等)练习渗透于热身练习阶段,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机能和武术基本功,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为学习组合动作准备。3、学练阶段: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复习单个手型、步型动作,提高学生对组合动作要点的掌握,组织学生分组尝试练习动作组合,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强调技术要点,集体纠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指导学生分组练习,明确的练习任务,在练习过程中巡视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组合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鼓励学生勇于自我展示,组织学生分组展示练习成果,鼓励优秀学生技能展示,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勇于自我展示

8、的能力,带领学生随音乐集体展示,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参与运动的快乐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4、放松讲评:带领学生在行如流水的音乐声中做五禽戏中的鸟戏进行放松练习,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练表扬,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武术:组合动作(第二课时)水平段:水平二 年级:三年级 授课教师: 教材1、 武术组合动作2、 游戏:翻翻乐 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武术对锻炼身体的好处,对学习武术有较高的兴趣和热情。2、能说出所学武术组合动作名称,并能连贯地完成组合动作。3、 学生通过多次练习,能够了解动作路线和方向,能够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发展灵敏、柔韧和力量等身体素质。4、加强学生的武德修

9、养,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尊重和爱护同伴,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重点难点重点:三种步型下的推掌。难点:动作路线准确,上下肢协调连贯。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组织队形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8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检查学生。3. 宣布内容和要求。二、准备活动1.小游戏 2.热身操1.教师协助体育委员组织学生集合。2.师生问好,并检查学生,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4.组织开展小游戏。要求:距离拉开,注意安全5.带热身操。要求:动作规范。1.成四列横队。组织:(略)要求:快、静、齐2.师生问好,自我检查。3.了解课的内容和要求。4.根据教师口令做小游戏。5.进行

10、热身活动。要求:认真,动作规范。队形:四列横队。一路纵队,跟随老师,慢跑成圈。111164x81355”弱弱中中基本部分27 一、 复习基本手型步型1、手型抱拳礼: 拳:掌: 勾: 2、步型 弓步:挺胸,立腰,前腿弓,后退绷 马步:头正,挺胸,立腰,扣足二、 学习组合动作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双脚并立,双手握拳位于腰侧,同时头向左转。(图1)1. 搂手拗弓步推掌左脚向左跨一步成半马步,左手向左搂手,左拳收至腰间,右手变掌向前击出成立掌,身体左转,目视前方。(图2)2. 弾踢推掌重心移至左腿支撑,右腿蹦脚尖向前弾踢;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右拳变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图3)3. 弓步推掌右脚落地成弓步

11、,左掌变拳收至腰间,拳心朝上,右拳变掌向前击出,目视前方。(图4)4拗弓步推掌上体左转90度,步型不变,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右拳变掌向前击出,目视前方。(图5)5收式收左腿,上体左转90度,成并步抱拳。(图5)三、 游戏(翻翻乐)拳、掌、勾的手型并示范抱拳礼:左掌右拳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第二节(图示)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图示)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图示)1.示范和讲解动作要领。2.组织学生原地练习动作。3.巡回检查和纠正。4.总结存在的问题并讲解。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2.教师边示范边纠正动作3.教师观察指导4.教师讲解易犯错误5.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

12、并表扬与鼓励学生练习6.教师口令带领学生练习,边示范边提醒动作要点1.讲解游戏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3.讲解不足,并再次组织游戏。4.根据实际情况可组织三次游戏。5.总结并点评。提醒学生注意安全1.学生认真观看示范,细心听讲,积极思考。要求:正确理解动作要领。2.学生根据动作要领进行练习。3.学生自我检查并改正动作。4.学生间进行互动评价和学习。1.学生认真观察并模仿练习。2.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3.动作协调规范1.学生观察并认真交模仿练习2.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3动作协调规范4.学生积极进行练习5.观察教师示范,理解动作要领听口令进行练习1.认真听讲。 2.积极游戏,认真完成动作。3.认真听讲,再次组织游戏,改正之前不足,积极游戏。4.听从教师指挥游戏。5.积极听讲并发言。注意安全队形:四列横队,认真学习四列横队同上图1队形:四列横队图2图3图4图5图6队形同上41414108846664230”22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