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495852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SPSS技术诊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内容提要:要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教师通过个体的学习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二是是通过同伴互助,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来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从运用了SPSS分析技术,诊断改进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做了初步的尝试。关键词: SPSS 分析 t样本检测 化学课堂教学 一、背景:2009学年初中化学全面使用新教材。新教材的课时缩减了,但是能力要求提高了,教师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仅凭以往的经验还能否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吗?初中只有初三有化学课的特殊性使得所有化学教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思考寻找出与新教材相适应

2、的教学方法。要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教师通过个体的学习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二是通过同伴互助,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来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了避免过分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科学分析,帮助教师诊断教学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我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运用了SPSS分析诊断技术,帮助改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运用SPSS分析技术诊断教学实际是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verice Solutions)是一种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它可直接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也可以从

3、Excl等文件中导入数据,SPSS提供了常见的统计分析功能,如:描述性统计分析、均值比较和检验、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SPSS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聚合、拆分、选取等编辑工作。利用SPSS教师可以对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进行量化分析,也可以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SPSS分析技术实际就是把以往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分析改为定量分析,帮助老师直观、简洁、准确找到在教学上的薄弱环节,找到教研组不同教师间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利用单一样本T检验,诊断改进教师个体的化学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阶段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通常是以考试的方式来测试学生对知识

4、的掌握情况的,目前考试后我们会对学生题目分析每一题的得分率高低的方法进行质量分析,但从这些分析中往往无法检测出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而SPSS分析软件则可帮助教师个体诊断并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了检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我以执教的初三(3)班在区两次统考中的数据为例,运用SPSS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区第一次质量调研试卷满分100分,将考题中的100个得分点,按照化学知识体系划分为:基本概念理论(32分)、物质知识(23分)、化学计算(8分)、化学实验(31分)和综合能力(6分),共五部分。区第二次质量调研满分60分,同样将60个得分点按知识点分成五部分。(一)运用SPSS中的描述分析,对三班第

5、一次质量调研样本进行初步分析。具体操作:选择Descriptive Statistics(“描述分析”)中的Frequencies(频数)分析,将要分析的量进入“Variables”(变量栏),可多个内容一起选择,然后通过Statistics(统计量)选择要分析的项目。(通常选取的统计量有:“Mean均值”、“Media中位数”、“Mode众数”、“Skewness偏度”、“Kurtosis峰度”、“Std.Deviati标准差”、“Variance方差”等项。如果必要,还可以点击“Charts图表”按钮,选择某类图表)。输出数据见下表:(区第一次质量调研整体数据)基本概念理论物质知识化学计算

6、化学实验综合应用总分三班NValid383838383838 Missing000000Mean26.8720.636.6627.184.7486.08Median27.5021.007.0028.005.0088.00Mode2821829(a)591Variance4.6044.4011.6379.776.46954.723Skewness-1.137-1.502-.781-1.457.391-1.500Kurtosis1.4473.637.3432.305-.7732.536Minimum2013317462Maximum3023831696Percentiles2525.7520.00

7、6.0026.004.0083.50 5027.5021.007.0028.005.0088.00 7528.2522.008.0029.255.0091.00使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到区样本数据,我以化学实验一栏进行数据对比解读(见表一),并将两个样本的均值进行了简单对比(见表二):表一化学实验人数中位数众数平均分方差区样本235272725.579.776三班样本3828.002927.1817.656表二基本概念理论物质知识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综合运用总分班级均分26.8720.636.6627.184.7486.08区抽样均分26.5119.805.8525.574.3482.08差 值0.3

8、50.830.811.610.404.00对比中可以发现,三班的中位数和众数均高于区平均水平,而方差小于区平均,也就是三班两极分化的差距相对较小。另外三班的Skewness(偏度)=-1.4571,说明数据呈正态分布,且偏度小于0,说明曲线左偏。令SPSS画出的从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上看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右图)。单从均分的数值上来看,班级的整体情况略高于区均分,在化学实验上尤其突出,而在基本概念理论和综合能力上相对差距不大。这是不是表明该教师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上尤为突出呢?还是表明在基本概念理论和综合能力的教学上有所欠缺呢?从统计上来讲,单纯通过数值高低的比较是不严谨的,因为还要考虑到每个知

9、识板块的满分值,难度等影响因素,因此我采用了SPSS中的单一样本T检验(One-Samples T Test)对均值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二) 使用单一样本T检验(One-Samples T Test)对均值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寻找教学薄弱环节。单一样本T检验,主要是通过检测班级样本均值与区样本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单一样本T检验可适用于小样本的检验(样本数N0.05,表明测试班级在基本概念和理论上略高于区平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同种方法,我依次对物质知识、化学计算、综合运用和化学实验进行单一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这4个知识板块上,测试班级均高于区平均水平,且有显著差异。尤

10、其是综合应用板块,我将区各类学校放在一起对比,得到如下数据:各类学校第一次区质量调研单一样本T检验学校 Test Value = 4.34tdf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九年一贯综合应用-.73494.465-.066-.25.11民办综合应用.63349.530.060-.13.25普通初中综合应用.09639.924.010-.20.22三班综合应用3.57137.001.397.17.62完中综合应用1.05249.298.080-.07.23在显示显著

11、差异的Sig.中,可以清晰到看到,三班的Sig值为0.0010.05,也就是说与区均值间有显著差异,且明显高于区均值,在各类学校中,三班的综合能力是比较显著的。通过单一样本T检测后,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体的教学能力是比较突出的,对各个层次知识点的把握是比较到位,但从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均值比较分析来看,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三)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在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后,我及时改进了基本概念理论的课堂教学策略。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的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1、帮助学生认识并形成概念。化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或者媒体的手段

12、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化繁为简地形成化学概念。2、帮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概念。化学概念不是单纯的背颂,但实际上概念记得牢,不等于会灵活使用。其根本原因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教师在课内讲解概念时,要认真剖析,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去剖析这些关键的字词,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概念,使学生透彻理解所讲的概念,达到应用自如的目的。3、通过课堂反馈和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概念。通过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能活学活用,深化概念,吃透概念。在习题训练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区第二次质量调研后,我再一次应用单一样本T检测对基本

13、概念和理论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两次测试所得数据,结果发现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知识板块测试时间N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3)班基本概念理论2008.123826.872.146.348(3)班基本概念理论2009.43812.241.076.175第二次区质量调研的标准差小于第一次,说明班级学生间的差距减小了。再来看第二次质量调研的得到的单一样本T检测数据(见下表):One-Sample Test(第二次质量调研)班级Test Value = 11.46tdf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初三(3)基本概念理论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