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战,请以战喻资料ppt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491570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好战,请以战喻资料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王好战,请以战喻资料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王好战,请以战喻资料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王好战,请以战喻资料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王好战,请以战喻资料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好战,请以战喻资料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好战,请以战喻资料ppt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5702中学:邓西谋,孟子,一、孟子简介 二、孟子的思想内容 三、孟子的文学价值,孟子(前372?-前289?),一、孟子及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卒年为多数学者所采用。,1.孟子生平事迹,(1)身世: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 (2)少年教育: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之门人,故其学术渊源,与孔子一脉相承(孔子曾参孔伋(子思)?孟子)

2、。 孟母教子 (3)周游列国:倡行“仁政、仁义” (4)老年著述并授徒:与弟子合著孟子七篇,述孔子之意,明先王之道,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三迁择邻,孟母三迁祠坐落在邹城西郊庙户营村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孟子少时,邻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邻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

3、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邻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韩诗外传 ),买肉啖子,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列女传),断织喻学,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而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曰:“何也? ”曰:“踞。”其母日曰:“ 何知之? ”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 乃

4、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无礼,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韩诗外传),劝阻孟子出妻,2.孔孟之道,孔子逝后,有“儒分为八”之说,但就其主流而论,主要有两派:一是由曾子(曾参)、子思(孔子的孙子)到孟子一系,二是由子夏、子弓到荀子一系。从不同的方面推进了儒学,而后学多以孟子为正宗。元文宗时被封为“亚圣”,仅次于“至圣”孔子。 后来儒家文化被集中概括为孔孟之道。主要概念是仁与义,所以又称仁义之道。,3.孔孟之别,孔子:宽厚谦和 温、良、恭、俭、让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

5、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bin )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n)如也;君在,踧踖(cj)如也,与与如也。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孟子:刚直不阿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也。 (尽心下) 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对出仕入世、退隐出世的选择和态度 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谨小慎微,通权达变。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克己复礼。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通“馈” )孔子豚。孔子时(通“伺”)其亡(出外)也而往拜之。遇诸塗(通“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6、。”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屡次)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孟子:独行其道,坚持不退让,狂放豁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

7、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认为仁必须落实于义,而仁义礼智根于心 義,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而仪仗是高举的旗帜,“羊”表祭牲。本义: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不惜牺牲;引申为为之所当为。,5.孟子简介,孟子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孟子本人和门徒(公孙丑、万章)共同完成的(司马迁说)。从体制上说,孟子属对话论辩体散文,但留有语录体痕迹,较论语已有很大

8、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是古代散文由章到篇的过渡性作品。,二、孟子的思想内容,1.政治思想核心:施仁政、行王道 主要见于寡人之于国也和齐桓晋文之事章 仁政与王道的内容:反对兼并战争,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使百姓安居乐业,举贤任能,加强文教德治。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省刑罚,薄赋税,制民恒产,2.哲学思想:性善论,良知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9、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3.君民关系:民本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挑战君主的绝对权威,4.人格追求: “大丈夫”,孟子论人的人格之美,以尧舜为榜样,以“大丈夫”为基本准则。人格高尚者,

10、称之为“大人”,以“大丈夫”为人格之尊者。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5.文艺思想,以意逆志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者要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思想意志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而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知言养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作者必须首先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三、孟子的文学价值,1.长于论辩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

11、也。(滕文公下) (1)灵活巧妙的论辩手段。(如梁惠王下中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 又如梁惠王上的“齐桓晋文之事”章,是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之一。,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司法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下),孟子的论辩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或顺应对方心理,启发诱导;或迂回包围,引人入彀;或设问反诘,步步紧逼。文章因此显得跌宕多姿,富于雄辩性和说服力。,(2)长于譬喻(善用比喻和寓言) 赵歧孟子题辞:“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12、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齐人有一妻一妾”,中“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 (评点家说:三字顿挫,无限烟波),滕文公下“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2.气势浩然的文风 文采华赡,清畅流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很富于鼓动性。 3.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赵岐 :“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孟子题辞) 苏

13、洵:“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的文学价值,孟子的文章形式:对话体的论辩文 孟子是记述孟子言行

14、学说的著作,代表了论说文章向前发展的过渡阶段 在结构形式上除少数篇章保留了简短的语录体外,基本上采取对问的形式 对问多辩难性质,少数为应答性质,其中有了一些长篇构造 有些章节表面看是专题言论,实际上已属正面阐述某种观点的论文,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 为老人折枝,是不为 也,非不能也。,回顾,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殍 ( ) (3) 鸡豚( )狗彘( )之畜( ) (4) 数( )罟( )不入洿( )池 (5) 无( )失其时 (6) 谨庠( )序之教 (7)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悌

15、( )之义,y,t,通“途”,tn,zh,c,g,w,通“毋”,xing,bn,通“斑”,pio,x,t,w,通假字,1、不可,直不百步耳。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王无罪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然而不王者 5、王无罪岁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名词活用动词, 谨庠序之教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形容词活用动词,动词作名词,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 2、河内凶 3、请以战喻 4、弃甲曳兵而走 5、或百步而后止 6、然而不王者,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形影孤单的人,黄河/河流,荒年/凶恶,不

16、吉利,请允许我/礼貌用语,让对方,兵器/士兵,跑/行走,或者/有的人,这样却/连词,表转折,特殊句式,1、是亦走也。 2、王道之始也。 3、非我也,岁也。 4、非我也,兵也。 5、未之有也。,判断句,宾语前置,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8、树之以桑 9、申之以孝悌之义 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以,申之以孝悌之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五十步笑百步 王好战,请以战喻,介词,把,介词,按照,介词,凭借,介词,用,找出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句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