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原理徐大平风力发电原理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4485979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216 大小:19.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力发电原理徐大平风力发电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16页
风力发电原理徐大平风力发电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16页
风力发电原理徐大平风力发电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16页
风力发电原理徐大平风力发电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16页
风力发电原理徐大平风力发电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原理徐大平风力发电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原理徐大平风力发电原理(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力发电原理,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课程简介,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风能及其转换原理 第三章:风力发电机组结构 第四章:风力发电机 第五章: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 第六章: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第七章:离网风力发电系统,第一章 绪论,随着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提高,世界能源消耗迅速增长在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4倍,而能源消耗增长16倍。 常规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面临数量紧缺和价格提高。 化石能源开发和燃烧利用加剧了人类和地球生物生存环境的恶化。 出路是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度量,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一般指其具有的做功能

2、力。 目前,通常认为有以下六种能量形式: 机械能: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表面能: 热能: 电能: 以及化学能、辐射能、核能。,能源,能够直接或经转换提供能量的资源称为能源。 按被利用程度分: 常规能源:开发利用时间长,技术相对成熟、能大量生产利用。 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尚在研究和推广使用。 按取得方式分: 一次能源:自然存在,可直接利用。 二次能源:经转换或加工生产的。 按短期内能否重复取得分: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就目前生产技术水平,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1.1 风能利用及风力发电历史,人类利用风能有资料记载的有几千年历史。早期主要是

3、以风做为动力风帆、风车。,a) 帆船 b) 风车 人类早期风能利用示例,1.1 风能利用及风力发电历史(续),十九世纪晚期开始出现风力发电。 1887美国人Charles F. Brush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12kW直流风力发电机,用来给家里的蓄电池充电。 1891丹麦物理学家Poul La Cour建造了一台30KW左右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直流电,用于制氢。 1926德国科学家Albert Betz对风轮空气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贝茨理论”,指出风能的最大利用率为59.3%,为现代风电机组空气动力学设计奠定了基础。 1940美国工程师Palmer Cosslett Put

4、nam与S.Morgan Smith公司合作,制造出风电发展历史上第一个1250kW超大型的Smith-Putnam风电机组。 1942德国人Ulrich Huetter提出“叶素动量理论”。 我国风力发电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后研制并网机组。,1.1 风能利用及风力发电历史(续),a) Brush的风电机组 b) Poul la Cour的风电机组 c) Smith-Putnam的风电机组 早期的风电机组,1.1 风能利用及风力发电历史(续),a) 德国人Huetter建造的风电机组W-34 b) 丹麦人Johannes Juul建造风电机组Gedser 现代风电机组的先驱,1.2

5、中国风能资源与开发,1.2.1 风能特点 风能蕴藏量大、分布广。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风能利用基本没有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和影响。 风能的能量密度低。 不同地区风能差异大。 风能具有不稳定性。,1.2.2 我国风能资源,我国风能密度分布图,1.2.2 我国风能资源(续),我国全年风速大于 3m/s的小时数的分布图,1.2.2 我国风能资源(续),中国有效风能分布图,1.2.3 风电发展概况,世界风电装机容量(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2009世界风能报告),2009年世界风电装机最多的十个国家(MW),据国家电网公司统计2011年并网风电装机容量5258万千瓦。,1.2.3 风电发展概况(续)

6、,我国规划的大型(千万千瓦、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分布图,1.3 风力发电技术与发展,1.3.1 机组类型 微型、小型、中型及大型风电机组 离网型风电机组和并网型风电机组 水平轴风电机组、垂直轴风电机组,微型、小型、中型及大型风电机组,按照额定功率的大小,可以将风电机组分为: 1)微型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小于1KW。 2)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1KW99KW。 3)中型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100KW 600KW。 4)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大于600KW。,离网型风电机组和并网型风电机组,按照风电机组与电网的关系,分为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 1)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

7、一般指单立运行,所发出的电能不接入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组。这种机组一般容量较小(常为微小型机和中型机),专为家庭或村落等小的用电单位使用,常需要与其他发电或储电装置联合运行。 2)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指以机群布阵成风力发电场,并与电网联接运行的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水平轴风电机组、垂直轴风电机组,按照风轮旋转主轴与地面相对位置的关系,风电机组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1)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轴与地面平行,叶片数量视用途而定。水平轴风电机组又可分为升力型和阻力型。 2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分为阻力型和升力型两大类。,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类型,垂直轴

8、风力发电机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类型,1.3.2 大型水平轴并网机组基本结构,目前在并网风力发电领域主要采用水平轴风电机组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由风轮、传动系统、发电机、控制与安全系统、偏航系统、机舱、塔架和基础等组成。,水平轴风电机组结构图,1.3.3 风电技术发展,技术发展主要在提高风能利用量(低风速、高海拔、海上、大型化、变速恒频)、改善机组性能(提高寿命、降低成本、适应恶劣气候、适应电网、智能监控、完善标准)方面,具体体现在: 1、水平轴风电机组技术成为主流 2、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 3、变桨变速功率调节技术得到广泛采用 4、双馈异步发电技术仍占主导地位 5、直驱式、全功率变流技术得到

9、迅速发展 6、大型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性能日益提高,1.3.3 风电技术发展(续),7、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加速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寿命 8、叶片技术发展 9、风电场建设和运营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10、恶劣气候环境下的风电机组可靠性得到重视 11、低电压穿越技术得到应用 12、海上风电技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电压偏差与低电压穿越,当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偏差在-10%+10%之间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能正常运行。 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图中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内时,场内风电机组必须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 对故障期间没有切出电网的风电场,其有功功率在故障切除后至少以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

10、故障前的值。,a)在并网点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保持并网运行625ms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b)在发生跌落3s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风电场内机组保持并网运行。,低电压穿越要求规定,1.4 风电相关标准,现代并网型风电相关的专业技术标准大致涉及以下几方面: 风资源评估 风电机组设计与认证 风电场设计与运行,1.4 风电相关标准(续),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风力发电系统-第一部分:设计要求 海上风电机组设计要求 国外主要风电标准 德国 风能转换系统的认证准则 丹麦 风机的载荷和安全标准 挪威 海上风电机组结构设计标准 中国主要风电标准 中国有现行风力机械标准59个,其中并网型风

11、力发电机组标准21个,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标准38个。 这些标准主要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类。,表1-7 IEC有关风电机组的部分标准,表1-8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部分相关标准,第二章 风能及其转换原理,32,本章内容 2.1 风的形成及其特性 2.2 风的测量与估计 2.3 风能资源评估及风电场选址概述 2.4 风能转换基本原理 2.5 风力机运行特性,33,2.1.1 风的形成及其基本特性,风:指空气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是由于大气中热力和动力的空间不均匀性所形成的。 大气边界层:受地表摩擦阻力影响的大气层。 按高度分成三个区域:底层、 下部摩擦层、上部摩擦层。 边界层空气在高度方向上特点

12、: 空气上下对流运动 水平运动速度随高度变化 风向随高度变化 大气湍流特性随高度变化,大气边界层,1. 风的形成,34,2. 风的尺度,小尺度:空间数米到数千米,时间数秒到数天。 中尺度:空间数千米到数百千米,时间数分钟到一周。 天气尺度:空间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时间数天到数周。 行星尺度:空间数千千米以上,时间数周。,气流运动的空间和时间尺度,35,3. 风的大小,风的大小通常指风速的大小。风速和风向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均是随机的。 通常把风看作是由平均风和脉动风两部分组成。,风速和风向时间历程曲线,36,3. 风的大小,某地点平均风速的大小除取决于时距外,还与所测点的高度有关,我国规定的标

13、准高度为10m。 风力等级是依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而引起的各种现象确定的。 国际上采用的风速等级是1805年英国人蒲福拟定的。在1946年,人们又把第12级(飓风)分为6级。表见下页。,37,38,2.1.2 全球性的风,大气环流是全球范围内,由于太阳辐射不均匀,产生赤道和极地的温度和气压差异,导致的赤道上空的热空气向极地运动,而极地地面的冷空气向赤道运动的循环状态。 1856年,美国人费雷尔提出了更接近实际的“三圈环流”大气运动模型。,1.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示意图,39,关于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17921843),法国物理学家。1835年提出,在一个转动参考系中,运动物体受到的虚拟力

14、除惯性离心力外,还受到“惯性”的另一种表现的力,我们把它称为科里奥利力。,例: 在一个以角速度为的转动圆盘上,把质量为m的物体沿径向,以速度v抛向B点。我们会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物体m没有到达B点,而是到达了B点。,当m在A点时,它还随圆盘有一个切向速度rA,在B(或B)点时,随圆盘有一个切向速度rB。,则:,当t很小时,从B向B方向的运动可以看作是速度从0开始(抛出)的匀加速运动。,大气环流的形成 赤道气温高,空气受热,密度变小上升,使该地气压变低。以北半球为例,地面附近北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流过来时受到科里奥利力影响,向西偏移,且速度越大,受力越大,偏转越厉害。 再看上升的气流:一方面气

15、流上升,温 度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北方空气补充赤道方向。气流在气压差作用下向北流动,而流动时受科氏力影响向东偏移。且速度越大偏移越厉害。在北纬30附近,其运动方向基本与纬线一致。一方面阻挡了北方过来补充的气流。另一方面,自身变冷后下沉,补充地面向赤道方向补充气流造成的低气压,形成了赤道附近的”哈德莱环流”。-同理,有另外两圈环流。,大气环流,2. 季风,季风是随季节变化的风,是在较大的范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明显变化的反映。 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比热不同而造成的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了大尺度的、随着季节交替变化的局部热力环流。一般以年为周期。 全球性的风中,出了大气环流和季风以外,还有急流和大气长波现象。,43,2.1.3 地方性的风,1. 海陆风,海风的形成 b) 陆风的形成 海陆风形成示意图,44,2. 山谷风,谷风的形成示意图,山风的形成示意图,山谷风形成示意图,45,3. 焚风,山前有降水情况 b) 山前无降水情况 焚风形成示意图,46,2.1.4 平均风,平均风速是指在某一时间间隔中,空间某点瞬时水平方向风速的 数值平均值,用下式表示。,1 平均风速,风能计算常用10分钟(或1小时)平均风速,47,2 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规律,1)对数率变化,z 距地高度(米); z 0 地表粗燥长度(米),其取值由下表给出:,4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