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第1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482432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第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第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第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第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第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第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第1章(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程控制系统,华东理工大学 孙自强 2008年2月,第1章 绪论,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 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控制理论被称为“20世纪上半叶三大伟绩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我国古代指南车,指南车是一种马拉的双轮独辕车,车箱上立一个伸臂的木人。车箱内装有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当车子转弯偏离正南方向时车辕前端就顺此方向移动,而后端则向反方向移动,并将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传动带动木人下的大齿轮向相反方向转动,恰好抵消车子转弯产生的影响。,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工业上的应用一般以瓦特的蒸汽

2、机调速器作为正式起点 工业自动化的萌芽时期的自动化装置是机械式的,而且是自力型的 随着电动、液动和气动这些动力源的应用,电动、液动和气动的控制装置开创了新的控制手段。,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工业上的应用,一般以瓦特的蒸汽机调速器作为正式起点。,公元1788年 J.瓦特将离心式调速器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调速系统,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初期自动化装置是机械式的,而且是自力型的。 随着电动、液动和气动这些动力源的应用,电动、液动和气动的控制装置开创了新的控制手段。,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第二次世界大战

3、前后形成经典控制理论。 Nyquist(1932)频率域分析技术和稳定判据的产生。 Bode(1945)开发了易于实际应用的Bode图。 Evans (1948)提出了一种易于工程应用的求解闭环特征方程根的简单图解方法根轨迹方法。 至此自动控制技术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在频率域对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理论-经典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最辉煌的成果之一-PID控制规律。 PID控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对无时间延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极为有效,直到目前为止,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有80%90%的系统还使用PID控制规律。 经典控制理论最主要的特点是:线性定常对象,单输入单输出,

4、完成镇定任务。,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1960年代形成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 极小值原理(Pontryagin,1962) 动态规划方法(Belman,1963) 采用Kalman滤波器的随机干扰下的线性二次型系统(LOG)(Kalman,1960) 主要研究的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描述控制系统本质的基本理论的建立,如可控性、可观性、实现理论、典范型、分解理论等。 为了扩大现代控制理论的适用范围,相继产生和发展了系统辩识与估计、随机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鲁棒控制等各种理论分支。 现代控制理论虽然在航天、航空、制导等领域取得了辉煌

5、的成果,但对于复杂的工业过程却显得无能为力。,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1970年左右起,为了解决大规模复杂系统的优化与控制问题,现代控制理论和系统理论相结合,逐步发展形成了大系统理论(Mohammad,1983)。 核心思想是系统的分解与协调,多级递阶优化与控制(Mesarovie,1970)正是应用大系统理论的典范。 大系统理论仍未突破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框架,除了高维线性系统之外,它对其它复杂系统仍然束手无策。,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1980年代发展起来智能控制,对于含有大量不确定性和难于建模的复杂系统,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人工神

6、经网络控制、学习控制和基于信息论的智能控制等应运而生,它们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自动控制的前沿学科之一。,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从控制系统结构来看,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 基地式控制:自力式温度控制器、就地式液位控制器等。功能往往限于单回路控制。 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有电动和气动两大类。PID控制,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例串级、均匀、比值、前馈、分程和选择性控制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DDC),集散控制系统(DCS)。DCS在硬件上将控制回路分散化,数据显示、实时监督等功能集中化。DCS仍以简单PID控制为主,再加上一些复杂控制算法。 二级

7、优化控制:在DCS的基础上实现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在硬件上采用上位机和DCS或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相结合,构成二级计算机优化控制。 实现多层次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管控一体化系统(CIPS)。 以现场总线为标准,实现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现场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进行全数字化、双向和多站通讯的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系统(FCS)。,1.1控制理论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续),当前过程控制系统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是: 生产装置实施先进控制成为发展主流 过程优化得到迅速发展 故障检测与诊断受到各方面遍关注 传统的DCS在走向国际统一标准的开放式系统 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是发展方向,1.2 过程控制系统,1.2.1

8、概述 生产过程中,对各个工艺过程的物理量(或称工艺变量),有着一定的控制要求。 有些工艺变量直接表征生产过程,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精馏塔的塔顶或塔釜温度; 加热炉出口温度; 化学反应器的反应温度。 有些工艺变量虽不直接地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然而保持其平稳却是使生产获得良好控制的前提。 用蒸汽加热反应器蒸汽总压; 中间贮槽的液位高度与气柜压力; 有些工艺变量是决定安全生产的因素。 锅炉汽包的水位、受压容器的压力等,不允许超出规定的限度,否则将威胁生产的安全。 还有一些工艺变量直接鉴定产品的质量。 某些混合气体的组成、溶液的酸碱度等。,1.2.1 概述(续),锅炉汽包示意图,其

9、液位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液位过低,影响产汽量,且易烧干而发生事故;液位过高,影响蒸汽质量,因此对汽包液位因严加控制。,1.2.1 概述(续),把工艺所要求的汽包液位高度称为设定值; 把所要求控制的液位参数称为被控变量或输出变量; 影响被控变量使之偏离设定值的因素称为扰动作用,如给水量、蒸汽量的变化等,设定值和扰动作用都是系统的输入变量; 用以使被控变量保持在设定值范围内的作用称为控制作用。,1.2.1 概述(续),为了保持液位为定值,手工控制时主要有三步: 观察被控变量的数值,在此即为汽包的液位; 把观察到的被控变量值与设定值加以比较,根据二者的偏差大小或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作出判断,并发布命

10、令; 根据命令操作给水阀,改变进水量,使液位回到设定值。,1.2.1 概述(续),如采用检测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来代替手工控制,就成为自动控制系统。,1.2.1 概述(续),反馈-输出变量通过适当的检测仪表,又送回输入端,并与输入变量相比较。二者相加称为正反馈,二者相减称为负反馈。 偏差-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相比较所得的结果。控制装置根据偏差方向、大小或变化情况进行控制,使偏差减小或消除。发现偏差,然后去除偏差,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利用这一原理组成的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通常也称为自动控制系统。 有反馈存在,按偏差进行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最主要的特点。,1.2.2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在反馈控制系

11、统中,被控变量送回输入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偏差进行控制,控制被控变量,这样,整个系统构成了一个闭环,因此称为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的特点是按偏差进行控制。不论什么原因引起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只要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控制作用,使偏差减小或消除,达到被控变量与设定值一致的目的,这是闭环控制的优点。 闭环控制不够及时。此外,如果系统内部各环节配合不当,系统会引起剧烈震荡,甚至会使系统失去控制,这些是闭环控制系统的缺点。,1.2.2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续),开环控制方式比较简单,不需要对被控变量进行测量,只根据输入信号进行控制。 由于不测量被控变量,也不与设定值相比较,所以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变

12、量偏离设定值,并无法消除偏差,这是开环控制的缺点。,控制脉冲,数字程序控制机床精密定位控制系统,1.2.2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续),开环的液位控制系统。 这里是根据扰动信号(蒸汽流量)来控制给水量。,依据扰动作用进行控制的系统,虽然不一定能消除偏差,但是也有突出的优点,即控制作用不需等待偏差的产生,控制很及时,对于较频繁的主要扰动能起到补偿的效果。 这种系统称为前馈控制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FFC称为前馈控制器。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就是开环与闭环控制的组合形式,1.2.3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框图,设定值,测量值,偏差,e(t) = r(t) y (t),控制作用,被控变量,操纵变量,1.2.3控制

13、系统的组成及方框图(续),检测元件和变送器的作用是把被控变量c(t)转化为测量值y(t)。 比较机构的作用是比较设定值r(t)与测量值y(t)并输出其差值。 控制装置的作用是根据偏差的正负、大小及变化情况,按某种预定的控制规律给出控制作用u(t)。 比较机构和控制装置通常组合在一起,称为控制器。 执行器的作用是接受控制器送来的u(t),相应地去改变操纵变量q(t)。最常用的执行器是气动薄膜控制阀,在采用电动控制器的场合,控制器的输出u(t)还需经电-气转换器将统一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统一的气压信号。 系统中控制器以外的各部分组合在一起,即过程、执行器、检测元件与变送器的组合称为广义对象。,1.2.

14、3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框图(续),几个很重要的概念: 信息的概念 闭环的概念 动态的概念,1.2.4 控制系统的分类,按设定值的不同情况,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三类,即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设定值保持不变(为一恒定值)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例如各种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控制系统;恒温箱的温度控制;稳压电源的电压稳定控制等。,电阻丝加热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变压器活动触点的位置即改变了输入电压,则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将产生变化,使恒温箱得到不同的温度。 被控变量是恒温箱的温度,经热电偶测量并与设定值比较后,其偏差经过放大器放大,控制电

15、动机的转向,然后经过传动装置,移动变压器的活动触点位置。结果使偏差减少,直到温度达到给定值为止。,随动控制系统,设定值不断变化,且事先是不知道的,并要求系统的输出(被控变量)随之而变化。 例如雷达跟踪系统。各类测量仪表中的变送器本身亦可以看作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它的输出(指示值)应迅速和正确地随着输入(被测量值)而变化。,比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根据需要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1.3控制系统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1.3.1静态与动态 1.3.2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 当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发生变化后,被控变量(即输出)随时间不断变化,它随时间而

16、变化的过程称为系统的过渡过程。也就是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阶跃作用为输入时的被控变量的过渡过程,单项控制指标,衰减比n 衰减比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动态指标,它的定义是第一个波的振幅与同方向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n = B/ B。 对衰减振荡而言,n恒大于1。n越小, 意味着控制系统的振荡过程越剧烈,稳定度也越低,n接近于1时,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接近于等幅振荡过程;反之,n越大,则控制系统的稳定度也越高,当n趋于无穷大时,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接近于非振荡过程。 根据实际操作经验,为保持足够的稳定裕度,一般希望过渡过程有两个波左右,与此对应的衰减比在4:1到10:1的范围内。,最大动态偏差或超调量 最大动态偏差或超调量是描述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最大程度的物理量,也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 对于定值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最大动态偏差是指被控变量第一个波的峰值与设定值之和。 在设定作用下的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超调量这个指标来表示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的程度,它的定义是第一个波的峰值与最终稳态值之差。一般超调量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