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无敌历史课件第二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4466817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无敌历史课件第二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超级无敌历史课件第二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超级无敌历史课件第二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超级无敌历史课件第二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超级无敌历史课件第二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级无敌历史课件第二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无敌历史课件第二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讲 夏至秦朝的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夏 商 周,西周 东周,春秋 战国,秦,西汉 东汉 三国,魏蜀吴,西晋 东晋 南北朝,南朝: 宋 齐 梁 陈,北朝:北魏,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隋 唐,五代十国,后梁 后唐 后晋 后周,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荆南、闽、北汉,辽朝、西夏(并立)、金朝,北宋 南宋,元 明 清,一、夏、商、周三代更替与华夏族的形成 1、夏商周三代之更替 夏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存在470年。自禹至桀共传17君。 夏朝的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 商汤伐夏桀,桀死夏亡。

2、商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存在554年,自汤至纣传31王。,商朝的中心地区是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河北南部。商朝的疆土东至海滨、西达今陕西,北至今河北、南至今湖北。曾5次迁都,最后盘庚迁于殷,此后一直定都于殷,故商朝又称殷商。 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存在825年。西周存在时间为前1046年前771年,从周武王至幽王共传12王,11代。 西周的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乃三代中疆土最大的王朝。,2、华夏族的形成 西周末期形成华夏族,乃汉族的前身。 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此处中国指中原。“华”在春秋时期作为中原之人的族称。“华夏”连称

3、是汉代之后的事。华夏自此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称号。 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大致分为东夷、苗蛮、华夏三大集团。华夏族只是中华民族远祖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在夏、商、周三族基础上形成的。,二、商代及西周的社会构成 1、商代的社会构成 由贵族、平民、奴隶构成 特点:宗族体系 奴隶的名称:隶、臣、妾、奚等。 2、西周的社会构成 与商朝大致同样,但等级制度更为明显。 贵族包括周王、诸侯、卿大夫,互相之间有着宗法的血缘关系。 “国”与“家”连在一起,是中国独有的,这与商周时期推行宗法分封制是分不开的。 平民:称为“国人”。前841年“国人暴动”。,庶人:不是奴隶,是西周社会中人数众多的一个阶层

4、。 奴隶:其称呼有皂、舆、僚、仆、台、牧、 等。 关于西周的婚姻形态: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周代婚礼有六项程序: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合称“六礼”,包括了从议婚到完婚的完整过程。在以后的中国历史中,婚姻仪式基本上都是按“六礼”来进行的。,思考题: 1、简述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2、试述商周的社会构成。 3、谈谈对“家”、“国”观念的认识。,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 公室与私家的争斗 公室:掌握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和周王室直系子孙被分封为诸侯的家族。但相对于周王室诸侯也被称为私家。 私家:主要指周王室的宗

5、支,被分封为卿大夫的家族。 公族: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大夫,他们是公室的后代,史称“公族”。 公族与公室的争斗鲁国的季氏、叔氏、孟氏三家。,异姓卿大夫与公室的争斗齐国田氏、“三家分晋”。 公室与私家斗争的原因 西周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这一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必须改变政治体制,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故旧的宗族统治趋于灭亡,新的官僚政治应运而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2、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社会改革运动 两次变法:前359年、前350年。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地主阶级,分封贵族转化而成 官僚和军功地主 商

6、人和高利贷者兼地主 平民上升成为一般地主,自耕农由庶人、国人转化而来 佃农从自耕农中分化而来 庶子将农民奖给有战功者作为“庶 子”,每月为有战功者服役6天。 雇农又称“庸夫”、“庸客”,失去土地无固定主人的农民。,农民阶级,工商业者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官府分 离而来。 奴隶官府奴隶、私家奴隶,四、关于秦朝兴亡的思索 1、秦朝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四个原因 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改革阻力小; 商鞅变法的成果; 地理位置优越; 内部纷争较少。 2、秦朝的“大一统”理论和实践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此乃“大一统”一词最早出现。,秦朝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大一统” 郡县制。 较完备的中央

7、政权组织三公九卿。 秦朝的具体政策体现了“大一统” 车同轨、书同文。 秦朝以前通行文字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秦朝则主要通行小篆和隶书。 3、秦朝速亡的原因探析 过程,原因 汉代贾谊过秦论:“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强化君权,严酷刑罚 实施暴政苛暴的徭役征发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焚书坑儒 教训:不能忽视民心、民力 统治国家的手段和方式应柔和,五、王朝更替与农民战争 1、对农民战争作用的评价“反攻倒算”与“让步政策” 封建朝代初期大多实行所谓的“让步政策”。但土地兼并一直没有在封建时代消失过,反而在每一个朝代的中后期愈演愈烈,从而形成“周期率”现象。 2、对农民战争作用的具体认识,本讲思考题: 1、如何看待秦朝的灭亡? 2、如何认识春秋时期公室与私家的争斗 本讲参考书目: 1、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2、杨宽战国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3、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