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94406478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市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和市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动员布置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我市紧紧牵住绿色产业这个“牛鼻子”,立足X特色资源,创新多种模式、采取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为全市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市农委X月中旬和X月下旬二次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专项督查后,我市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逐条落实到位。现将我市X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概况 (一)组织领

2、导开展情况一是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市扶贫开发领导组下设一个产业扶贫工作组,组长由农委一名副主任兼任,农委抽X人、林业局X人、中药材发展局X人、茶蚕办X人组成工作组成员,并设有专门办公室,有X名同志常驻办公。同时又成立了市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农委主任兼任,在农委内下设一个专门扶贫办公室,抽二名同志专职负责日常工作。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市委政府当好参谋。出台了X市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编制了X市特色种养业X年度扶贫工作重点与分月工作计划,协助X个贫困村制定产业脱贫计划,逐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稳定和深化产

3、业扶贫政策。三是抓好调度,通过召开调度会、定期通报、信息交流等措施,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四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X年上半年全市召开了二次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X月份还专门开展了产业扶贫工作专项检查。X月下旬和X月下旬,针对市农委二次督查反馈情况进行了二次专项整改。 (二)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X年,全市完成三批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验收共有X户,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X户(X年、X年已脱贫户发展产业项目只统计没有验收给予奖补)占全市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中的X.X%(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覆盖率)。其中从

4、事种植业发展X户、X人;从事养殖业X户、X人;从事加工、休闲农业的X户X人。X年脱贫户发展产业X户X人;X年拟脱贫户发展产业X户X人。全市贫困户(不含X、X年已脱贫户)共发展低产茶园改造X亩、毛竹抚育和笋用林改造X亩,油茶抚育X亩、种植天麻、茯苓等中药材X亩、种植蔬菜X.X亩、食用菌X棒、养蚕X种盒、养蜜蜂X笼、养种猪X头、黑毛猪X头、牛X头、山羊X只、土鸡X只、鸭鹅X只、鱼虾等特色水产养殖X.X亩、种植水果X亩。户办茶厂X个、竹加工厂X个、手工作坊X个、农家乐X家。全市X年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比上年增加X万多元,户均受益X.X元,比上年增加X.X元。全市X年已发放小额贷款X.X万元,受益

5、贫困户X户(其中邮储发放X万,受益贫困户X户);其中包含分贷统还模式农商行发放贷款X万元,由X家农业龙头企业主体实施,带动X户贫困户受益;邮储银行发放贷款X万元,由X家农业龙头企业主体实施,带动X户贫困户受益。 (三)、贫困户、贫困村和“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种养业达标情况(X)发展特色种养业达标并已验收的贫困户有X户,完成任务X.X%(任务是X户),自种养比例达到X.X%。(X)全市X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专业村达标的贫困村有X个,其中茶叶X个,毛竹X个、中药材X个、水产X个,以黑毛猪产业带动全村人均增收X元以上的X个,完成任务X%。(X)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村达到“一村一品”的X个,分别是太

6、阳乡金竹坪村、大化坪镇青风岭村、大化坪村、佛子岭镇长岭四个村(茶叶);诸佛庵镇桃源河村(毛竹),任务完成达X%。 (四)、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到村实施情况X年度市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安排到贫困村共建X个特色种产业发展项目,涉及X个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总投入X万元,贫困村项目覆盖率达X%。其中X年度贫困村发展资产收益扶贫特色产业项目X个,涉及X个贫困村,投入扶贫资金X万元。“三变”改革试点项目涉及X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X万元。特色产业项目主要茶叶和竹制品加工、高山蔬菜生产、中药材生产、生态养鱼、饲养黑毛猪等。 (五)、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情况全市有X家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

7、通过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务工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X户、X人脱贫增收,其中X年拟脱贫户是X户X人。户均预计增收X元以上。 (六)、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投入情况打卡到户发放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是X万元,特色种养业项目到村扶持资金是X万元。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投入强度达到X元户。 (七)、特色种养业培训情况X年采取市级集中和到村培训二种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X多次,培训经营主体X个,培训帮扶干部X人,培训贫困户X户。 (八)、领导班子和农技人员结对帮扶情况市农委、茶蚕办、农机局领导班子成员共联系经营主体X个,吸纳X户贫困户、X个贫困人口。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共有X名,结对帮扶X户贫困户、

8、X个贫困人口。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思路 (一)因户施策发展到户特色种养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一步推出了畜禽集中代养、以羊换羊、资产租赁、委托加工、订单收购、联户经营、组建家庭农场、龙头带动、入股集体经济、后备箱工程等脱贫攻坚“三十六计”,拓宽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思路,从而使不同家庭条件的贫困户都能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从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路子。全市各乡镇都涌现出一大批典型案例,充分带动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二)因地制宜推动旅游和电商扶贫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贫困户的资源为生产基地,将田园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发展休闲观光体验旅游为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全产业链,由企业统一进行生产、管理

9、,产品加工和销售,实现贫困户收益最大化。设立绿色减贫专项资金X万元,以“旅游+”多种复合业态为抓手,扶持镇村成立旅游服务公司、乡村旅游扶贫协会,拓宽增收渠道。在X个贫困村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充分依托乡村电商能人,帮助贫困户开设网店或开展代卖,将有条件的贫困户培育成为农村电商的带头户,解决贫困户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如:磨子潭镇大力发展农家乐、驴友之家、体验农场、茶谷小院等项目,通过资金帮贷、就业帮介、产品帮卖、发展帮带等模式,实施“X+X+X”扶贫项目,带动X户X人摆脱贫困。 (三)积极创办扶贫产业互助组织。积极探索以贫困户为主体,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多户贫困户成立互助组织,形成“多户联

10、动、抱团取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走上致富道路。单龙寺镇有X户贫困户组成互助社,利用各自条件优势,签订互助协议,取长补短,发展水库养鱼;诸佛庵镇桃源河村实施“互助合作、贷羊还羊”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组建村民互助组,以贷羊还羊滚动发展的运行机制,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以“输血”增强“造血”功能,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该项目第一期投入X万元,新建标准化羊舍X、管护用房X,购买种羊X只,第一批带动X户群众发展高山养羊。计划通过三年的滚动发展,带动X户群众发展高山养羊、脱贫致富,预计总养殖规模达到X头,年总纯收入超过X万元。 (四)创新推进资产收益型扶贫模式。总结推广精准扶

11、贫三十六计,拓宽脱贫思路,探索创新脱贫新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出台了X市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和X市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操作规程,结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三变”改革,大力实施资产收益扶贫。一是结合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盘活贫困家庭资源、资产和资金,让贫困户有更多的稳定增收渠道。如太平畈乡王家店村淮源农庄,利用X石斛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与周边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贫困户以自家房屋入股,淮源农庄免费改造贫困户房屋并负责统一管理服务,交由贫困户自主经营,经营收入按照X:X分红。二是探索“政府+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合作模式,鼓励贫困村以集体土地、林地、水

12、域等资源要素和资金参股开发加油站、水电站、小水库水面经营等收益较好的优质项目,获得分红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补助贫困户。如:太阳乡参股观音岩水电站,每年将获得X%的固定分红收益,为两村X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每户提供X元固定收益;单龙寺镇X桥、下符桥镇庙岗集村X年首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计划实施加油站、大棚蔬菜基地等项目,将带动X户贫困户获得固定分红;太平畈乡洪峰村投入X万元建成高山蔬菜保鲜冷库,上土市镇陡沙河村投入X万元建设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为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顺产顺销,稳定增加了收入。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等以折价入股、租

13、赁方式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益。如:太阳乡通过政府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保障服务,该村将X亩山场流转给安徽茂源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农户除每年收取林地租金,还可以就近参与采集加工,目前已有X户贫困户受益;黑石渡柳树店村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安绿园公司,由公司统一新建蔬菜大棚,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公司高于市场价蔬菜收购,既降低了公司成本,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已有X户贫困户受益。 (五)深入开展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在X年农技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基础上,市农委又对全市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人员进行调整充实,继续开展 “五个一” 行动,即帮助贫困户理清一个发展思路、

14、选准一个脱贫产业、联系一条销售渠道、传授一门实用技能、找到一条就业门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同时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林简单实用技术及产业经营知识培训。X年通过各种形式共培训贫困户X户,发放培训资料X万余份。同时充分发挥“菜单式”产业扶贫手册的指导作用,帮助贫困户按照扶贫产业菜单选择产业项目,按扶贫技术指南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六)加强建立帮扶利益联结机制。为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中的生力军作用,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市农委在全市深入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15、贫困户发展活动,并专门下发了通知,分批召开了四期培训会,培训人次达X多人次。目前全市有X家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务工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X户、X人脱贫增收,X年拟脱贫户X户X人。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X、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与效益偏低。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产业投入较大、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见效需要时间较长、市场相对较远而且风险相对较大,只有持之以恒努力、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但在贫困山区,政府与农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管理不精、效益不高,对山区农民的扶贫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市农委没有很好地完

16、全落实省农委制定的贫困村“特色种养业专业村”和“一村一品”的标准与要求,根据全市X个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分类指导,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区域发展、规模发展,致使我市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贫困村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贫困群众自身的单打独斗,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X、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我们山区种植粮油缺乏比较优势,经济效益低下,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但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在对产业扶贫工作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宣传、引导贫困户发展力度不够,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 X、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