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本科 习题答案 作者 王玉苓 编著 05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404839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 本科 习题答案 作者 王玉苓 编著 0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艺术概论 本科 习题答案 作者 王玉苓 编著 0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艺术概论 本科 习题答案 作者 王玉苓 编著 0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艺术概论 本科 习题答案 作者 王玉苓 编著 0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 本科 习题答案 作者 王玉苓 编著 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 本科 习题答案 作者 王玉苓 编著 0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5 我看艺术名作参考答案 1.鲁迅的本名是什么?家乡在什么地方?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2.狂人日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在近现代中国的文学史上,它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狂人日记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流毒以及启迪青年读者思想等方面,其影响力巨大而深远。3.狂人日记的社会价值是怎样体现的?鲁迅的狂人日记创作于中国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际,为了挽救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鲁迅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道写文章办杂志,在五四运动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鲁迅就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2、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试图用文学唤醒中国人民的良知与道德,而狂人日记无疑就是鲁迅最有力的战斗武器。狂人日记以革命现实主义精神,在对封建礼教本质的深刻揭示上,对封建道德的深刻批判上,对愚昧国民的同情和鞭挞上,向世人暴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揭示出封建社会的弊端,以图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清现实,从而做出积极地改变现实的行动。而这就是狂人日记社会价值的体现。4.最喜欢鲁迅的哪一部文学作品?为什么?最喜欢鲁迅的阿Q正传。这部文学作品以犀利中带着诙谐,通俗中带着深刻,给我许多的启示。现实中,有人嘲讽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却没有看到自己在现实中,往往也在扮演着阿Q的角色。作品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

3、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而且多种表现手段使作品很具有可读性,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赋予了作品灵魂,使之生动的同时又不失内涵。5.鲁迅能够超越前人和超越同时代人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鲁迅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和超越同时代人:一是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文学创作中的养料;二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存在的国民性等问题具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并不断在探寻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出路;三是他以笔为武器,以特有的方式唤醒沉睡中的东方巨狮。可以说,是传承和创新使鲁迅能够超越前人和超越同时代人。6.通过鲁迅的狂人日记,谈谈成为一名作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首先,要想成为一名作家是必须具有过硬的基本功,包括语言、文字、写作、

4、文学等方面的扎实功底。其次,要想成为一名作家必须具有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学作品要以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了解为前提,只有正确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赋予作品灵魂,否则就是空有其表而失去了文学艺术的精髓。再次,要想成为一名作家一个作家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创造力,并且娴熟使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反映社会发展,贴近民众需求的文学作品。7.鲁迅为什么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中国现代小说从鲁迅开始,又成熟在鲁迅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

5、小说的开端之作,也是成熟之作。它们不仅在形式上是崭新的、成熟的,在思想内容上也是彻底反封建的。它们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不仅如此,鲁迅擅长写杂文,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谈谈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所做的贡献。魯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尖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可以说,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9.说说鲁迅社会价值的体现。鲁迅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他对民族、国家所进行的深刻思考与艰辛努力,他对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所进行的揭露与反思,他对民生的关注与同情,他对封建礼制的鞭挞与抨击。鲁迅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他留给后世的“鲁迅精神”。主要包括:(1)理性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兼济天下”;(2)批判精神:“向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与否定;(3)实践精神: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