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86478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道路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某道路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某道路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某道路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某道路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道路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道路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工作组要指定一名人员承担信息报送工作,负责搜集和整理本组及相关成员单位的各类信息,经组长审核把关后及时报综合组,每周至少报送一条工程进展信息,每季度报送工作总结。新建沪汉蓉大通道合武段WHSD-2合同段冬期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编 制:复 核:审 核:合武WHSD-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O六年九月十日1 定义混凝土及砌体冬期施工规范规定: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和砌体工程施工按冬期施工规范进行办理。2 施工准备工作(1) 冬季施工,完善气象、测温等原始记录,及时掌握气象资料。(2) 施

2、工人员发放冬衣、冬帽等防寒物品,并配备各种取暖器具。凡是怕受冻的器材均应妥善保管。(3) 对油库、火工器材等仓库加强警戒看守,凡是怕受冻的器材均加以妥善保管。(4) 风雪天要加强对高压电力线和通讯线的巡回检查,保证施工用电和通讯正常使用。(5) 冬季来临前,对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更换防冻油液,防止受冻。对机械传动部位及时检查,如有缺陷,及时维修、调换。严格按照“机械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机械防寒、防冻及换季保养工作。(6) 供水管路埋入地面下深度不小于200cm,裸露部分采用保温材料包裹,由于该处冬季气温过低,应保证裸露部分管道不积水(除上水时间外),以防止管道冻裂,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3、的供应。(7) 冬季来临,加强施工便道的养护,防止冰雪封山,同时提前做好物资储备。(8) 做好工程用料的储备,以保证施工的需要。(9) 隧道洞口段300m范围各种风水管路采用石棉、麻筋等防寒材料包裹严密,外敷沥青;避免因受冻而影响隧道施工。3 混凝土冬期施工3.1 混凝土的配制及运输(1) 冬季施工优先考虑加热水的方法。当外界温度较低,只加热水尚不能满足拌和物出机温度要求时,可对砂和碎石等骨料加热。(2) 首先应将水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水泥,以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注意水泥不能加热。(3) 当加热水尚不能

4、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片石混凝土掺用的片石可预加热。(4) 水、砂石骨料的加热温度可根据灌注温度和混凝土在拌合、运输、灌注时的热量散失综合考虑,通过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结果确定。(5)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6) 混凝土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7) 砂石骨料保持干燥状态。骨料在存放中不得夹有冰膜雪团。冬期施工时间骨料应遮盖。(8) 投料前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一般先投入骨料和加热的水,再投入水泥继续搅拌到规定的时间。(9) 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坍落度。3.2 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

5、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2) 冬季砼浇注要控制入模温度,采用机械振捣,振捣要快。(3) 根据需要选择冬季施工的砂浆、砼的配合比,添加适量的防冻剂,以确保砼和圬工砌体的质量。(4) 洞外施工时,砼灌注结束后,立即铺设保温材料进行防寒保温,在铺设保温材料时,保证保温体的密闭性。对建筑物的迎风面采取适当的防风措施。(5) 冬季条件下灌注的混凝土,在遭受冻结之前,其强度(临界抗冻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也不低于5Mpa。在充水冻融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的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6) 冬季拌合混凝土时,为

6、节约防寒材料和防寒时间,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以减少拌合用水量。4 养护及拆模(1) 施工后,及时加强覆盖保温;温度低于+5时不再洒水养护,采取蒸汽法等加热保温养护措施至到砌体或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为止。(2) 隧道洞门墙及周围挡护基础避开冬季低温期施工(3) 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采用临时覆盖措施。(4) 砌筑砂浆强度未达设计强度的70%之前,采用海绵或薄膜覆盖,使砌体免受冻害。(5) 砌成的砌体,夜间覆盖。温度低于5时不洒水养护。(6) 砌筑时的砌石表面无冰膜和污垢。(7) 圬工工程连续施工,间断时间不超过半个小

7、时。(8) 冬季施工的工程,焊接钢筋一般在室内进行,不得已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低于-20,并采取措施,减小焊件温度的梯度和防止焊接后的接头立刻接触冰雪。5 热工计算1、混凝土出机温度确定T2=T1-(t1+0.032n)(T1-Ta) (1-1)式中 T1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时的温度(C);T2混凝土拌和物运输到浇注时的温度(C);t1混凝土拌和物自运输到浇注时的时间(h);n混凝土拌和物运转次数;Ta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环境温度(C);温度损失系数(h-1);参数的选定:混凝土拌和物浇注时的温度T2=20C;混凝土拌和物自运输到浇注时的时间t1=0.5h;混凝土拌和物运转次数n=1;混凝土拌和

8、物运输时环境温度Ta=-7.3C;温度损失系数=0.25h-1。根据公式(1-1)可以计算出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时的温度为T1=25.1C。2、混凝土拌和物温度确定T1=T0-0.16(T0-Ti) (1-2)式中 T0混凝土拌和物温度(C);T1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时的温度(C);Ti搅拌机棚内温度(C)。参数的选定:搅拌机棚内温度Ti=20C。根据公式(1-2)可以计算出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为T0=26.1C。3、混凝土的水、砂、石料的温度确定T0=0.92(mceTce+msaTsa+mgTg)+4.2Tw(mw-samsa-gmg)+C1(samsaTsa+gmgTg)-C2(samsa+gmg

9、)4.2mw+0.9(mce+msa+mg) (1-3)式中 mw、mce、msa、mg水、水泥、砂、石单方用量(kg);Tw、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C);sa、g砂、石的含水率(%);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冰的溶解热(kj/kg)。当骨料温度0C时,C1=4.2,C2=0;当骨料温度0C时,C1=2.1,C2=335。参数的选定:配制单方混凝土水、水泥、砂、石的用量分别为190kg,350kg,758kg,1470kg;砂,石的含水率分别为8%,1%;假设骨料的温度0C则,C1=4.2,C2=0;水泥在温棚里预热,预热温度为20C。根据公式(1-3)可

10、以计算出:Tw=155.6-2Tsa-3Tg4、说明:、计算结果只是对计算过程进行一定的解释,参数的选定根据实际的量测结果加以确定。、砂石料的加热温度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拌和温度确定。、施工中保证砂石料加热温度不高于60,水加热不高于80,如用温度高于80的水时,先将水和砂石先行拌均,再加水泥,以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6 砼施工质量通病预防高速铁路衬砌质量要求:隧道衬砌内实外光,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衬砌砼不渗不漏不裂。衬砌结构的中线、高程及内轮廓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和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排水沟、电缆槽、救援通道和工作洞室等附属结构的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平顺美观。隧道防水板、透水

11、盲沟和泄水孔的安设符合设计要求,两侧排水沟底平顺,坡度满足要求,保证排水通畅。混凝土的生产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制时间,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质量。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工程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为了实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的目标,必须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有效防治。6.1 钢筋锈蚀与混凝土裂缝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生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方向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纹。其次由于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龟裂、干裂,引起裂纹。预防措施:1、 掺入的外加剂应搅拦均匀,并充分溶解,以防止钢筋锈蚀。2、 控制水泥质

12、量及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其密实性,防止水分转移。能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6.2 麻面现象:砼表面局部有缺浆,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漏。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后,出现麻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与模板粘结,引起麻面。模板接缝不严实,浇筑砼时缝隙漏浆,出现麻面。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6.3 蜂窝现象:局部砼砂浆、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原因分

13、析:砼配合比不准确,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确,或用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碎石多。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造成砼离析。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因漏振造成蜂窝。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经常检查计量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砼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最短搅拌时间符合规定。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砼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振捣砼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

14、半径的1.5倍;对轻骨料拌和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砼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振捣时间,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浇注砼时,经常检查模板、支撑、接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处理。6.4 孔洞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或蜂窝特别大。原因分析: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筑不密实,未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砼离析,碎石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造成孔洞。有木块和杂物等掉入砼中。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出现特大蜂窝和孔

15、洞。 预防措施: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砼浇筑,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采用人工捣固配合。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捣: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斜向振捣时,振捣棒与砼表面成约4045;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6.5 露筋现象: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外露。原因分析:砼浇筑时,个别砂浆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砼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