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章节铮Chap02章节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385741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章节铮Chap02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章节铮Chap02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章节铮Chap02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章节铮Chap02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章节铮Chap02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章节铮Chap02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章节铮Chap02章节(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经济人假定与可持续性,第一节 经济人假定,一 经济人假定的概念 二 经济人假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不仅涉及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代内配置,而且涉及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代际配置问题。因此,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首先必须回答的基本规范问题就是:人类是否对其后代的福利负有责任?,经济人假定的概念,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的基本规范。按照这一假定,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其自身利益的最优化。 在坚持经济人假定的同时,经济学试图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但这里兼顾的仅限于当代人,人类后代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关注。,经济人假定的概念(续),经济人假定的应用,集中体现在费用-效益

2、分析方法中所使用的正值贴现率上。 用正值贴现率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有关费用和效益换算为现值的方法,增强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实用性,在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经济人假定的局限性,即使正值贴现率的值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的费用和效益的现值也会变得越来越小,以致超过一定时期后的数额小得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当代人可以不考虑他们的经济行为对超过一定时期以后的人类子孙后代的影响。 这是对人类的后代、特别是一定时期以后的人类后代的利益的漠视和侵犯。,第二节 可持续性,一 可持续性的概念 二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三 最低安全标准,可持续性的概念,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

3、达方式。 布伦特兰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不会使后代人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受到损害。 可持续发展本身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可持续性的概念(续),各种需要的概念,特别是指全世界穷人的各种基本需要,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以及 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的状况和社会组织的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各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可持续性的概念(续二),以上定义表明,可持续性意味着两个兼顾。即 兼顾反贫困和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 兼顾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利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研究中发现,

4、随着人均收入的上升,收入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呈现出倒U字形状。这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倒U型关系,这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政策含义是:既然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消耗会下降,那么,只要环境与自然资源条件允许,就应该采取先发展经济以缓解贫困,后减少污染物排放与自然资源消耗以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续二),环境/自然资源问题与经济增长/收入增加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对不同环境问题来说,倒U型曲线所对应的人均收入水平是不相同的。 当年发达国家可以走先发展经

5、济、后减少污染物排放与自然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道路,其前提条件是它们可以利用全世界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续三),今天,无论按照绝对数量、还是按照在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都大大超过当年的发达国家。如果这些国家都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增加污染物排放与自然资源消耗,地球根本无法承受。,最低安全标准,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是指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经济当事人知道某种行为或某些事件可能产生的多种经济后果,但不知道这些后果的发生概率, 另一种是经济当事人只知道某种行为或某些事件可能产生的若干经济后果,而不知道其全部经济后果。,最低安全标准(续),为了避免因

6、缺乏信息而造成损失,经济当事人在决策时,通常遵循最小-最大原理。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应该选择那种使最大限度损失额最小的策略。 最小-最大原理的具体应用见表2.1。,最低安全标准(续二),与其他后果不同的是,环境/生态方面损失的大小往往很难估计。 最小-最大原理的另一个前提,是所选择方案的受益和受损者属于同一代人。事关代际公正的选择,超出了最小-最大原理的适用范围。,最低安全标准(续三),最低安全标准的行为准则是:除非其社会成本大得无法承受,否则就不采取可能使任何一种环境因子或自然资源降低到最低安全标准以下的行动。 生态经济学家总体上把现有的环境、自然资源与生态状况视为最低安全标准。他们认为:,

7、最低安全标准(续四),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 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可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 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最低安全标准(续五),在各方面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什么是某一种环境因子或自然资源的最低安全标准,什么是坚持最低安全标准时大得无法承受的社会成本,就只能取决于民主机制、取决于公众参与的决策、取决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第三节 可持续性与经济人假定的关系,一 代际配置:可持续性与经济人假定的兼顾 二 代内配置:可持续性与经济人假定的相容,代际配置,一些经济学家试图把经济人假定、正

8、值贴现率与可持续性结合起来。 假定只有两代人-当今一代和未来一代,且两代人之间不存在共同生活的时期。当今一代的效用为U1,未来一代效用的预期值为E(U2),则未来一代效用预期值的现值为: E(U2)/(1+d) (2-1),代际配置(续),假定未来一代效用的预期值不变,则其现值的大小取决于代际的贴现率d。 假定当代人根本不考虑后代的利益,那么,这一伦理标准可以写成 d=+ (2-2) 换句话说,就是未来一代效用预期值的现值 E(U2)/(1+d)=0 (2-3),代际配置(续二),假定当代人认为后代利益至高无上,那么,在无法通过投资给予未来一代补偿的条件下,上述伦理标准可以写成 d=-1 (2

9、-4) 这意味着未来一代效用预期值的现值 E(U2)/(1+d)=+ (2-5),代际配置(续三),假定当代人认为后代利益至高无上,但当代人可以通过代际投资I给予未来一代以补偿,而这类投资的市场预期收益率为r,则上述伦理标准变成 d=r (2-6) 因为在可以补偿的条件下,未来一代效用和福利水平将随着r的变动而变动。,代际配置(续四),换句话说,(2-1)变成 EU2Xi, R2, I(1+r)/(1+d) (i=1,2, n) (2-7) 式中, R2当代人留给未来一代的自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 Xi影响未来一代效用和福利水平的各类商品与劳务,,代际配置(续五),假定它们都保持不变,那么,

10、E(U2)的变化就只能取决于当代人代际投资I的多少和代际投资预期收益率r的高低。 公式(2-6)则把贴现率和代际投资预期收益率联系起来,由后者来决定前者。从这两个等式中,不难得出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并增加相应投资的结论。,代际配置(续六),假定当代人主张兼顾当今一代和未来一代的利益,那么,在无法通过代际投资给予未来一代补偿的条件下,则可将这一伦理标准表达为 +d-1 (2-8) d的大小取决于该伦理标准对当今一代和未来一代的重要性的估计。,代际配置(续七),假定当代人主张兼顾当今一代和未来一代的利益,但当代人可以通过代际投资给予未来一代以补偿,这时的伦理标准同样可以用公式(2-6)来表

11、示。如何兼顾可以用代际投资I的多少来表示。,代际配置(续八),以上分析表明,首先,可以用不同贴现率来表示不同的伦理标准。 其次,只要当代人承认:未来一代的利益不是无足轻重;当代人应该顾及后代的利益;在未来一代人福利水平方面,当代人可以有所作为;那么,就有可能把经济人假定、正值贴现率与可持续性结合起来。,代际配置(续九),具体来说,可持续性体现在(2-7)式中的代际资产转移包括转移给未来一代的环境/自然资源R2与代际投资I。 在给定R2与I后,当代人可以继续使用经济人假定、费用-效益分析与正值贴现率,来对本代人的消费、投资与自然资源消耗进行优化配置。,代内配置,在只涉及同一代人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

12、题时,可持续性与经济人假定之间就有更多的相容之处。 按照经济人假定,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其自身利益的最优化。,代内配置(续),当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耗竭损害到一部分当事人的利益时,这些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就会要求防止和治理污染,保护、节约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不能将经济人假定对个体利益合理性的肯定,狭隘地理解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个体经济行为的肯定。,代内配置(续二),不能因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个体利益的内涵没有包括环境与自然资源方面的有关权益,就断定承认个体利益合理性的经济人假定和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必然不相容。 经济人假定意味着当事人可以追求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意味着对

13、当事人利益合理范围的限定。,代内配置(续三),至少从20世纪初开始,经济学家(包括主张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就反复论证了环境污染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并主张国家对此进行干预,包括制定法规和征收环境税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主张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经济学家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国家干预措施提出了批评。,代内配置(续四),但这些经济学家并没有从一般意义上否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利益合理范围的限定,而只是对限定的范围与程度提出异议。因此,从对个体利益合理范围的限定而言,经济人假定与可持续性是相容的。,代内配置(续五),既然经济人假定承认当事人在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方面的合理利益,那么,当这种利益因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耗竭而受到损害时,受害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仅仅是维护抽象的社会或公众利益。,代内配置(续六),当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时,经济人假定意味着不仅要考虑社会的总体利益,而且要尽可能地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尽可能地避免以“小局服从大局”为理由,损害某些当事人的合理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