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县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81499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生态县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某生态县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某生态县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某生态县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某生态县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生态县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生态县建设规划.doc(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苍南县人民政府二OO五年六月各工作组要指定一名人员承担信息报送工作,负责搜集和整理本组及相关成员单位的各类信息,经组长审核把关后及时报综合组,每周至少报送一条工程进展信息,每季度报送工作总结。苍南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余梅生常务副组长:章方璋副组长:王宗泽成 员:黄锦耀(县委办) 李道骥(县府办)陈绍军(县委办) 李美君(县委农办)林维清(县府办) 温兴华(县委组织部)李晖华(县委宣传部) 杨绍霖(县发展计划局)黄美雪(县环保局) 丁振俊(县经贸局)高友平(县财政局) 潘贤同(县科技局)黄孝维(县国土资源局) 冯存鎏(县规划建设局)林周良(县水利局) 苏静平(县农业局)林

2、志平(县林业局) 尤祖铭(县交通局)金朝鸣(县文化局) 梁 峰(县教育局)白直营(县广电局) 张端助(县旅游局)林志恺(县海洋与渔业局) 王清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林祥明(团县委) 于春华(县妇联)陈学龙(县发展计划局) 张秀明(县环保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黄美雪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陈学龙、张秀明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规划委托单位:苍南县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规划编制协作单位:苍南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组主要成员规划编制负责人:刘 瑜(工 程 师)主要参加人员:柯紫霞(高级工程师)徐鹏炜(高级工程师)张 雍(助理工程师)

3、陈学龙(县发展计划局)张秀明(县环保局)方 俊(县发展计划局)项茹芸(县环保局)汤秀秀(县环保局)欧阳望(县环保局)审 核:谭湘萍黄美雪前 言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也将作为今后各级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

4、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省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是立足省情,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温州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把建设生态市作为温州“一港三城”战略顺利推进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载体,规划到2015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2020年建成山水相依、集约循环、和谐共生的生态温州。苍南生态县建设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省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落实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温州生态市建设的战略目标要求,实现全县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

5、必要途径和战略举措。创建生态县是苍南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事关全县跨越式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推进,苍南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温州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按照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镇(乡)建设与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编制了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要求,从苍南县的实际出发进行编制,并和正在实施或即将颁布的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温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和苍南县各领域

6、的发展规划相衔接。规划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切合苍南实际的生态建设具体措施,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生态县建设的顺利开展。规划由苍南县人民政府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编制,由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其间得到了全县各政府部门和有关乡镇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本规划编制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表示感谢。目 录1 总论11.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1.1.1 指导思想11.1.2 基本原则11.2 规划编制的依据11.3 规划范围21.4 规划年限22 现状分析与评价22.1 基本情况22.1.1 自然地理概况

7、22.1.2 经济发展现状22.1.3 社会发展现状32.2 资源与环境质量42.2.1 资源利用情况与支撑能力分析42.2.2 环境质量现状62.3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72.3.1 水土流失72.3.2 自然灾害72.3.3 水环境污染严重72.3.4 固体废物污染82.3.5 海洋生态系统衰退82.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82.4.1 有利条件82.4.2 制约因素103 生态县建设规划目标113.1 总体目标113.2 阶段目标113.3 生态县建设的指标体系123.4 生态县建设的指标可达性分析144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144.1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144.2

8、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方案164.3 生态建设功能区分析164.3.1 西北水源生态保护区164.3.2 东北城镇生态协调区174.3.3 西南矿山生态恢复区174.3.4 东南农林生态发展区174.3.5 东部海岸带与岛屿生态建设区185 生态县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195.1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195.1.1 建设目标195.1.2 培育苍南特色的生态产业带195.1.3 生态工业建设215.1.4 生态农业建设245.1.5 生态型第三产业建设265.2 城乡生态人居建设285.2.1 建设目标285.2.2 城镇人居环境建设295.2.3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315.2.4 城乡统筹发展32

9、5.3 资源和环境保障体系建设345.3.1 资源可持续利用345.3.2 生物多样性保护395.3.3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405.3.4 生态环境修复405.3.5 城乡生态安全415.4 生态文化建设435.4.1 建设目标435.4.2 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435.4.3 现代生态文化建设436 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456.1 苍南生态县建设近中期重点工程项目汇总表456.2 重点工程经费概算486.2.1 经费概算486.2.2 经费来源486.3 效益分析487 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497.1 政策法规保障体系497.2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497.3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507.

10、4 技术与实施手段保障50生态县建设规划附图:1. 苍南县区域位置图2. 苍南县行政区划图3. 苍南县卫星遥感影像图4. 苍南县地形地势图5. 苍南县生态公益林分布图6. 苍南县土地资源分类图7. 苍南县水土流失分布图8. 苍南县重点污染源分布和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图9. 苍南县特色生态产业带规划图10. 苍南县生态建设功能分区图11. 苍南县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图12. 苍南县城市总体规划图13. 苍南县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和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图14. 苍南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图I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 431 总论1.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1.1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省委“八

11、八战略”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省、温州生态市建设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论,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县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1.2 基本原则1. 持续发展,注重协调的原则。以经济

12、建设为中心,着力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量质并举转变,注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2. 科技支撑,不断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基础性作用,进行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生态县建设的科教支撑能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能力。3. 统筹规划、制度保障的原则。生态县建设要与苍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规划相衔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培育生态伦理道德,努力做好制度保障。4. 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发挥政府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

13、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全面开放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运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5. 公众参与,开放合作的原则。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与支持民间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建设生态县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1.2 规划编制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2)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3)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发199836号);(4) 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环发200391号);(5) 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6) 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2000);(7) 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8)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9) 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3);(10) 关于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镇(乡)建设与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浙生态办函20037号);(11) 温州生态市建设规划;(12) 苍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13) 苍南县城市总体规划;(14) 苍南县城镇体系规划;(15) 浙江省苍南县环境保护“十五”规划。1.3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为苍南整个县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