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兵第1章 数据库基础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380952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兵第1章 数据库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兵第1章 数据库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兵第1章 数据库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兵第1章 数据库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兵第1章 数据库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兵第1章 数据库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兵第1章 数据库基础(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数据库基础,教学内容,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到下面的知识,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数据库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校园里, 在食堂用餐 在图书馆借阅图书 在机房上网等活动 都可以通过校园卡实现身份识别、收费及管理等功能,这些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服务的功能都是通过数据库系统实现的。,数据库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当我们 在QQ上聊天 在微博上留言 网上购物 ATM机上存取款 在超市购物付款时 都在享受着数据库系统的服务。,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1.1 信息和数据 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运动方式和特征的描述,反映的是客观系统中某一事物的属性或表现形式。 数据是一

2、种物理符号的序列,用于记录事物的情况,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属性进行的描述。,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一名女大学生”,这种描述是一般意义的信息。 “一名女大学生”,为了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这个对象,必须提取她的属性和特征,根据需要,往往只提取部分必要的特征,可以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班级编号、照片”等属性来加以描述 具体形式如: (史晓庆,女,1991-4-3,党员,201001,登记照),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1.2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可以理解为“存放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计算机的存储设备。 1.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

3、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1.4 数据库系统人员 由于数据库的共享性,因此对数据库的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需要有专人管理,数据库系统中的人员包括: 1.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DBA) 2应用程序员(Application Programmer, 简称AP) 3最终用户(EndUser, 简称EU),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1.5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进数据

4、库技术后的整个系统构成,包括如下几部分:系统硬件平台(硬件)、系统软件平台(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系统用户。,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技术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1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变换、检索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处理的工作分为以下3个方面。 1. 数据收集。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并按类别组织保存。数据管理的目的是快速、准确地提供必要的、可能被使用和处理的数据。 2. 数据加工。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变换

5、、抽取和运算。通过数据加工得到更加有用的数据,以指导或控制人的行为或事务的变化趋势。 3. 数据传播。通过数据传播,信息在空间或时间上以各种形式传递。在数据传播过程中,数据的结构性质和内容不发生改变。数据传播会使更多的人得到信息,并且更加理解信息的意义,从而使信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2人工管理阶段 早期的计算机缺乏软件支持,用户直接在裸机上作业。数据管理的任务,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都必须由用户编制程序来完成。 特点如下所述。 1. 数据不保存 2. 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3. 数据不共享 4.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这一阶段用户负担过重,且灵活性

6、与安全性较差,效率较低。,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3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硬件方面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方面的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管理软件,它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能力。 1. 数据长期保存 2.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3. 数据共享性差 4. 数据独立性差,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4 数据库系统阶段 1数据结构化 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数据结构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点,而且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这样数据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多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数据冗余明显减少,实现了数据共享。 2.

7、数据共享性高 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使得数据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可以适应各种用户的要求。可以取整体数据的各种子集用于不同的应用系统。 3. 数据独立性高 在物理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整体逻辑结构、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这就是物理数据独立性。在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用户的逻辑以及应用程序,这是逻辑数据独立性。而应用程序发生变化,也无需修改数据的物理结构。,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逻辑上统一、地域上分散的数据集合,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各个局部数据库的逻辑集合,同时受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5. 易于

8、扩展性 1. 数据独立性与位置透明性 2. 集中和节点自治相结合 3. 一致性和和可恢复性 4. 复制透明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适合于单位分散的部门,允许各个部门将其常用的数据存储在本地,实施就地存放本地使用,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如银行业务、飞机订票、火车订票等,分布式数据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6 并行数据库系统 并行数据库系统(Parallel Database System)是新一代高性能的数据库系统,从90年代至今,随着处理器、存储、网络等相关基础技术的发展,并行数据库

9、技术的研究重点在数据操作的时间并行性和空间并行性上。并行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高性能 2. 高可用性 3. 可扩充性,1.3 数据模型,1.3.1 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可以将复杂的现实世界要求反映到计算机数据库中的物理世界 。 数据是现实世界符号的抽象,而数据模型(data model)则是数据特征的抽象 。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有三个部分,它们是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约束,1.3 数据模型,1.3.2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1.实体 实体是具有相同属性描述的对象(人、地点、事物)的集合。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能相互区别的任何事物,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也

10、可以是实际的事件。例如学生、教师、课本等是实际事物,而授课、借阅图书等则是实际的事件。,1.3 数据模型,2.属性与域 一个实体往往可以有若干个属性。每个属性可以有值,如梁西川出生日期取值为“1990-12-1”,史晓庆的政治面貌是“党员”,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值域。 在学生表表1-2中,每一行表示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可以用一组属性值表示。比如:(20100102, 梁西川, 男, 1990-12-1, 群众, 201001),1.3 数据模型,3.实体型与实体集 实体型(Entity Type)与)实体集(Entity Set) 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

11、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班级编号)就是一个实体型。 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1.3 数据模型,4. 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可归结为三种 ) (1)一对一(one to one) (2)一对多(one to many)或多对一(many to one) (3)多对多(many to many)联系,1.3 数据模型,1.3.3 E-R模型 PPsChen提出的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也称为E-R模型。 E-R图的基本图素包括实体、属

12、性、联系和连线四种基本图素,1.3 数据模型,【例1-1】 学生实体具有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和班级编号属性,用E-R图元素表示学生实体及属性。,1.3 数据模型,【例1-2】 用E-R图表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学生与课程的联系。,1.3 数据模型,【例1-3】 用E-R图表示网上购物系统中顾客与商品的联系。,1.3 数据模型,1.3.4 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采用的数据模型,它是通过从属关系结构表示数据间的联系,层次模型是有向“树”结构。,1.3 数据模型,1.3.5 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是层次模型

13、的扩展,是一种更具有普遍性的结构,它表示多个从属关系的层次结构,呈现一种交叉关系的网络结构,网状模型是有向“图”结构。,1.3 数据模型,1.3.6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是用一组二维表来表示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每一张二维表组成一个关系,一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关系结构简单、直观,在数据库技术中,将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关系型数据库,目前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库管理领域占主导地位。,1.4 关系数据库基础,1.4.1 关系性质与特点 1基本概念 关系 (Relation)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格式为: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元组 (

14、Tuple) 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 属性 (Attribute) 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 域 (Domain) 属性的取值范围。 主键 (Primary Key) 表中的某个属性或某些属性的集合,能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外键 (Foreign Key) 外键是一个表中的一个属性或属性组,它们在其他表中作为主键而存在。一个表中的外键被认为是对另外一个表中主键的引用。,1.4 关系数据库基础,2关系的特点(关系必须符合以下特点: ) 1)关系中的每个属性都必须是不可分解的,是最基本的数据单元,即数据表中不能再包含表。 2)一个关系中不允许有相同的属性名,即在定义表结构时,一张表中不

15、能出现重复的字段名。 3)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即数据表中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 4)关系中同一列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5)关系中行、列的次序任意,任意交换两行或两列的位置并不影响数据的实际含义。,1.4 关系数据库基础,3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 (1) 数据插入。 (2) 数据删除。 (3) 数据修改。 (4) 数据查询。 以上四种操作的对象都是关系(表),而操作的结果也是关系(表)。,1.4 关系数据库基础,1.4.2 关系代数 1.传统的集合运算 (1)并(Union) 关系R与S的并记为RS。其结果是把两个关系的所有元组合并在一起,消去重复元组所得到的集合。 【例1-4】给定两个关系R

16、和S,如表1-5和表1-6所示,求RS。,1.4 关系数据库基础,(2)差(Difference) 关系R与S的差记作RS。其结果是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的集合。 【例1-5】给定两个关系R和S,如表1-5和表1-6所示,求R-S。,1.4 关系数据库基础,3)交(Intersection) 关系R与S的交记作RS。其结果是同时属于R和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例1-6】给定两个关系R和S,如表1-5和表1-6所示,求RS。,1.4 关系数据库基础,(4)广义笛卡尔积(Extended cartesian product) 关系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记作RS。其结果是由属于R的每个元组和S的每个元组组成的集合。若关系R有m个元组,关系S有n个元组,则关系RS有mn个元组。 【例1-7】 给定两个关系R和S,如表1-10和表1-11所示,求RS。,1.4 关系数据库基础,2.专门的关系运算 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除等。 (1)选择(Selection) 【例1-8】设有一个学生关系如表1-13所示,利用选择运算把性别为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