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衰落的原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51153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经济衰落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我国经济衰落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我国经济衰落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我国经济衰落的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我国经济衰落的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衰落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经济衰落的原因(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中国经济衰落的原因,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强大繁荣的中国会长期停滞甚至迅速走向衰落? 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应该纵观历史,从反面经验中学习可以借鉴未来的东西,中日印三国现代化的比较,主要地理与资源指标比较,中日印三国主要特征比较,中日印三国主要特征比较(续),中日印三国GDP和人均GDP增长率比较(17001995),中日俄印人均GDP (1820-1952),中日俄印对西方现代化挑战的不同响应,1820-1870年是,中日俄印人均GDP水平相差不大,到1952年时日俄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了中印人均GDP水平的4-5倍 同样受到西方现代化的挑战,为什么各国会有不同的响应?有不同的现代

2、化过程和结果?为什么中国的统治者不断地丧失发动现代化的机遇?,中日印三国现代经济增长比较,中国、印度属于“停滞型”,成为现代化的“落伍者”, 日本属于“现代经济增长型”,成为现代化的“追赶者”。 日本在19世纪经历了一场变革,从而搭上工业化的列车,日本也成为除西方国家之外第一个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兰德斯),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专题:为什么日本出现了现代化,前提条件,政治: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国家之一 法律体系:东京地区市民和商人阶级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商法,特别是合同法比较完善 经济:被迫开始自由贸易,大阪是当时的贸易中心 人力资本: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男孩大约是4050,女孩大约是15

3、 自然环境:气候温和地海岸国家,煤炭资源丰富,明治维新(1868年),资本主义改革,现代经济发展的起点 前提条件 日本人愿意开放 参照中国的命运,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建立道德权威体系作为改革的核心,“东方道德规范和西方科学”成为眀治维新的一句口号,Iwakura使团(18713),在国外的考察和学习,发现了西方国家强大的因素 宪法和法律 金融、贸易、工业和交通通讯、教育 建立强大的军队,引入初等教育,并向国外输送大量留学生,同时从将近23个国家引入了20004000名专家 建立一整套行政的长官体系和地方政府体系 进行军队改革,尤其是海军改革,加强国防实力(法国:1869,德国:1878) 完善

4、宪法和司法体系(法国:1872) 邮政、银行、通讯等方面的改革和技术创新,具体的改革措施,其它改革措施,修建铁路 推广和使用罗马日历 出版报纸,加速知识的传播 东京股票交易所 多元化企业 对银行的管制(187276) 社会信息的发布(1871),关键的经济改革,1858年的不公平条约:强加自由贸易,重要商品(金和银)的自由流动 1869:消除国内旅行的障碍 将国民分为四个等级:武士(占7),农民(占80),技术工人和商人(占13)。,为何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为何中国没有走向现代化?,伏尔泰的中国之谜,伏尔泰十分惊人地感叹到,早在几百年前,中国的发明,包括四大发明和天文学的研究已超过欧洲。但

5、是他提出了一个中国之谜:既然在如此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如此先进,为什么他们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中国既然不间断地致力于各种技艺和科学已有如此遥远的历史,为什么进步却微乎其微?,历史没有唯一的正确的答案,对伏尔泰之谜有多种历史的解释,有不同的理论分析,也有不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大体分为几类: 外国学者的不同解释 中国学者的不同解释 历史的事实与演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589-590 ),资本主义萌芽论,明清以来出现的

6、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准备了雇佣劳动的条件,并提供了熟练工人 为近代工业的建立准备了市场和运输条件 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和资本基础。,李约瑟之谜: 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发源于中国,李约瑟之谜,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一直远远领先于其他文明? 为什么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现在不再领先于外部世界? 在十四世纪,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技术需求不足论:“高水平均衡假说”,中国的停滞来源于人地比例失调 资源和资本相对昂贵导致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降低 人均剩余的减少无法使得工业化进程持续下去 人口高增长导致了“高水平均衡陷阱”,抑制了新式投资和工业经济

7、的发展,并从两个方面导致经济停滞 吞食小农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无法积累工业资本 传统方式的投入(如水利工程、肥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达到了再增加便会导致报酬递减的极限,把传统农业提高到一个不可能通过内部力量来改变,而只有通过工业科学革命才能突破的高水平。,到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传统农业、运输等方面的重大技术进步,“事实上已经走到了尽头”。技术停滞加上人口的稳固增长,使中国经济掉入了高度均衡陷阱,“仅仅通过本国内部所产生的力量,要改变这一处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打破陷阱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把崭新的外部技术引进中国社会”。,技术需求不足论:“高水平均衡假说”,技术创新差异说,在前现代时期,大多数技术

8、发明源自于工匠和农夫的经验,科学发现则是由少数天生敏锐的天才在观察自然时偶然获得的。到了现代,技术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实验的方法而得到的。 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的原因可以归结于科举制度,它使知识分子无心去投资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因而从原始科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就大大减低了。,内卷化(黄宗智),明清中国江南地区劳动力密集,人口压力巨大,技术无法创新 上述因素导致了劳动边际报酬下降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大分流(Pomeranz ),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逐渐开始背离。在

9、企业结构与社会政治结构,海外剥削和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和新大陆的殖民地化,国家间的竞争、暴力及国家制度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亚当斯密对中国的分析和评论,“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这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态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提出了社会停滞的三大原因,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三大原因,停滞于农业和农业的停滞 :土地税或地租是中国君主收入的唯一源泉。农业的土地税相当于农业产品的1/10,或1/5,税制使君主和政府能够分享地主和农夫改良和

10、精心耕作土地的利益,却抑制和挫伤了土地经营者和耕作者的积极性,成为一种恶税。 对工业和商业的轻视:不鼓励贸易,甚至压制工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的法律制度已到了极限:“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中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长期停滞、走向衰落是有其深刻复杂的历史原因的。这包括自然的、地理的因素,也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这些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既限制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任何尝试和发动力量,也严重地制约中国进入现代经济发展时期。,中国停滞的关键因素,公元2世纪15世纪期间,中国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的

11、平均水平(Needham,1961)。中国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比欧洲早700年。 中国停滞的关键因素(Maddison): 自身对海上贸易和殖民地化的限制 政治集权体系不利于技术的革新 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压力:高的人口密度,缺乏易于采掘的煤矿 缺乏可开垦的新土地 (Jefferey Sachs) 官僚体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儒家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官方化不利于普及教育,历史原因,独特的自治社会,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文化上高度自满自足,政治上高度大一统。 建立在以农业为基础,而非以商业为基础。 世界发生工业革命之后,保持农业文明就意味着停滞,一个农业大国走向衰落就不可避免了。,经济原因,决定现代经

12、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农业生产力足够支持城市化(现代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动力) 城市中心作为贸易和创新的基地 国际贸易进一步刺激和促进了专业化和创新 只有技术进步或国际贸易才能克服早期的马尔萨斯陷阱,经济原因(续),欧洲工业化的关键因素(以英国为例) 城市化和基于城市的贸易 制度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 水运贸易和航运革命(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使贸易和专业化成为可能) 科学革命:识字率提高,教育普及,印刷术的应用,等 农业革命:古物种植,畜牧业 贸易系统的扩大:支持贸易和殖民地化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工业革命使其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政治原因,王朝统治者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康、雍、乾王朝表现出惊人

13、的麻木和极度的愚昧 朝廷对民间手工业实行经济和政治的双封锁,极力阻挠工商业的发展 专制制度限制竞争,禁止创办企业,严重地束缚了新兴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原因(续),权力的集中和高度集权化政府的出现,改变了政府结构,巩固了中央集权; 政府对经济领域进行管制,进行国家垄断,包括重要商品的官营、海禁等,限制了工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政府将农业作为社会的基础,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公务员体系考试制度的约束,科举考试考的是儒家学说,而不是行政能力; 缺乏外部竞争和生存的压力,技术创新停滞。,政治因素(续),统治阶级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长期的严重深刻影响 限制海外贸易,妨碍了中国工商业资本

14、积累 限制科学技术引进,拉大了与西方发展的差距 限制商品、资本进入和知识传播,使中国完全孤立于世界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潮流之外,发展长期停滞落后,丧失了启动近代化的第一次机会。 从近代看,闭关自守是中国发展停滞不前、国力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人口因素,中国人口增长特点: 传统农业时期(17001820年):人口高增长率,0.85% ,高于欧洲(0.46%) 解体时期(18201952年):0.30% 现代增长初期(19521978年):2.06%,高于日本(1.19%) 经济起飞期(19781995年):1.45% 经济趋同期(19952015年):1.05%,人口因素,清朝的鼎盛时期,1700

15、年到1850年约150年间,由于国内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人口增加了近四倍以上。农业社会为中心的中国,劳动力就是资本,但是如果它的农业剩余不能还原为其它的物质利益的话,无法养活庞大的人口。 人口迁移沿着如下三个方向进行: 华北的农民流向东北 华东的农民不断流向沿海 华南的农民流向海外,表2.6 人均GDP水平及相对差距国际比较 (1700-1995年),急剧增长的人口消化了GDP的增长 中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也与世界人均水平不断拉大 1820年美国与中国人均GDP之比为2倍,1952年为19.8倍 1820年世界平均与中国人均GDP之比为1.11倍,1952年4.22倍,人口因

16、素,技术因素,中国技术是属于以农业文明为技术创新的内容,与西方所发生的科技革新和技术革新远不能相提并论。 技术革命是促进现在经济增长来源,推动一个社会不断现代化的动力,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是无法内部产生也无法从外部获取的,这是中国没有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先行者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崛起,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上升 数个世纪以来对财富、权力和国际威望的追求即将成为现实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超级大国,到2020年将可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来自当前国际社会的支持 三个重要的事件有助于中国的崛起 香港的回归 与美国的亲善关系 和平统一台湾的前景,本章参考文献,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第2章,第18章,第21章,新华出版社,2001年 林毅夫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落日的辉煌:17 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第一、二章 胡鞍钢:“中国经济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