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策划范本.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39342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17.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策划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工程质量策划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工程质量策划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工程质量策划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工程质量策划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策划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策划范本.doc(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2第二章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3第三章 质量目标 4第四章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精品、亮点 45第五章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83第六章 质量通病的预防方法 88第七章 对接口处的质量控制措施 90第八章 成品保护措施 90第九章 开展QC活动,塑造精品分项 93第十章 检验批划分 93 第1章 工程概况工程,位于。建设单位为。设计单位为。监理单位为。工程,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为。平面形式。结构类型为,地下,地上。总长,总宽。层高,建筑总高度为。室内外高差为。主要使用功能:。(1)、建筑设计概况:(2)、结构设计概况:(3) 、建筑节能设计概况:第

2、二章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1、工程特点2、工程重点及难点(1)结构质量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不仅保证外表质量达到要求,更重要的是保证结构工程的内在质量,因此施工过程中把好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努力创造过程精品。(2)施工测量放线是一个工程的生命线,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因此把测量放线作为本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3)楼层的高支模:根据图纸,住院大厅高度为10.2m,施工中必须对模板支架体系进行充分设计,防止支架失稳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具体详见本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方案。(4)设计图纸中,结施总说明指出:“框架梁、柱及剪力墙端、暗柱钢筋的接头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所以,本工程在施工中将大量采用钢筋直螺纹连接。

3、 (5)对于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程序进行审核、审批按照专项方案执行。第三章 质量目标我们的质量目标是在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合格以上,必夺汾水杯。土建部分分个分部,计划个子分部个分项,个检验批,在整个工程质量控制中,严格按照施工顺序,每道工序进行严密的质量跟踪检查,自检、互检、专检。我们要成立QC质量管理活动小组,做到职责分明,全员负责,工作落到实处。第四章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精品、亮点4.1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预控目标本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分五个子分部4.1.1 无支护土方基槽土方开挖:基底标高、基底轮廓尺寸等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土基不扰动。4.1.2 有支

4、护土方环形井点降水井筒垂直,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确保井管无於堵,排水畅通。4.1.3 地基处理4.1.3.1 砂砾地基砂砾材料级配比正确均匀,不含草根、树叶、等有机杂物及垃圾,分层压实平整,压实密实,密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4.1.3.2 灰土地基灰土内不得含有草根、树叶、等有机杂物及土块、灰块、石块,配合比精确,搅拌均匀,分层压实无松软、平整密实,密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4.1.4 桩基工程灌注桩的有效长度、垂直偏差,形状尺寸、位置、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无断桩,桩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4.1.5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振捣密实、无气泡、起砂

5、、裂缝、表面平整无沾污、阴阳角方正、棱角顺直、尺寸准确、色感均匀等。地基与基础子分部、分项施工控制要求、精品、亮点4.1.6无支护土方4.1.6.1基槽土方开挖4.1.6.1.1施工控制要点经常复核建筑的定位桩、轴线、方位和几何尺寸。基底虚土清理干净,跟踪检测基槽底标高,底标高30,截面尺寸100,放坡线和排水是否畅通。机械开挖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遇到降水井、深水井时,周围100cm以内采用人工清除,相应的管、线要有专人看护。 灰土地基、砂砾地基,基槽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30cm,然后用人工配合机械挖土,确保土基在开挖过程中不产生扰动。 清桩间土;采用小型机械设备及人工开挖、运输,清土预留至

6、少20cm人工清除、找平;避免断桩及对地基土的扰动。 剔凿桩头;测出有效桩顶标高,划出剔凿线,用钜锯深50mm后人工剔凿,不得用大锺打,确桩顶完整无缺口。4.1.6.1.2质量标准基底开挖要求坑底凸凹标高30,截面尺寸100剔凿桩头有效桩顶标高2, 4.1.7有支护土方4.1.7.1基槽降水4.1.7.1.1施工控制要点成孔时检查钻机是否垂直并及时调直,成孔后及时下放无砂管,边放边在周围填塞砂石以防塌方堵塞。4.1.7.1.2质量标准井筒垂直,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井点埋设应无淤塞、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 4.1.8地基处理4.1.8.

7、1砂砾地基4.1.8.1.1施工控制要点 基底处理: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底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每层按基槽方向铺砂砾,铺填厚度、碾压设备、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由试验确定,每层铺砂砾宽度超过设计边线3050cm 。4.1.8.1.2 质量标准 每铺筑厚度300-450。 压实后表面平整,标高偏差30。 填砂砾时,每层按100300m2取样1组,但不少于1组,设置控制铺筑厚度3m*3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铺设厚度。 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草根、树叶、等有机杂物及垃圾,石子、砂比精确;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

8、子挖出,重新填入均匀的级配砂石。 施工时应分层拉线找平,压密实,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最后一层压密实后,表面平应并符合设计标高。 砂石料有机质含量偏差为4%,砂石料含泥量偏差为4%,石料粒径偏差为10mm,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偏差为2%,分层厚度偏差为40mm. 压实系数0.97。4.1.8.2灰土地基4.1.8.2.1施工控制要点基底处理: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底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每层按基槽方向铺土,铺填厚度、土料最佳含水量范围、碾压设备及组合方式、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由试验确定,每层铺土宽度超过

9、设计边线3050cm 。4.1.8.2.2 质量标准 每铺筑厚度300-450。 压实后表面平整,标高偏差30mm。 回填灰土时,每层按100500m2取样1组,但不少于1组,设置控制铺筑厚度3m*3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铺设厚度。 灰,土材料,要进行过筛,搅拌均匀不得含草根、树叶、等有机杂物及土块、石块,配比精确;如发现松软现象,应将该处挖出,重新填入压实。 施工时应分层拉线找平,夯、压密实,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最后一层夯、压密实后,表面平整,并符合设计标高。 灰土配合比2:8,石灰粒径,土颗粒径15mm,分层厚度偏差40mm,土、石灰材料质量、配合比按拌和时的体积比应符合设

10、计要求;观察检查必要时检查材料抽样试验报告。4.1.9桩基工程:4.1.9.1混凝土灌注桩(CFG桩)4.1.9.1.1施工控制要点 施工前应先泵送0.5m3左右的砂浆,在施工开始时,砼输送管道里比较干燥,在砼前端泵入少量浆可起到润滑管道的作用,防止出现塞管。 砼的配合比必须保证泵送砼的砂率为45-50%,塌落度在18-20左右,这样才有较好的可泵性。 在发生故障时,输送泵要经常反抽,以活动输送管内的砼,故障时间较长(2h-4h),应清除管内砼,以防凝固。 要经常检查泄气阀,保证泄气阀正常排气。 在钻下一孔之前,应先清洗钻尖砼出口处的活门轴,以保证转动灵活,避免造成活门打不开而产生管塞。 成桩

11、后保护桩冠不应少于50。 准确掌握泵送压力,一般应在5-10kpa。 施工过程中应保证连续作业;间隔浇筑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4.1.9.1.2质量标准 砼:要严格按试配好的比例进行搅拌,对搅出的砼要经常做坍落度 试验,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每台班应留一组砼试块,养护期满后试压留作档案资料,对试压不合格的砼试块所代表的桩,要采取补救措施。 成孔检验: 螺旋钻旋进到设计深度后,螺旋钻要转lmin,将钻叶上的土尽可能旋出,防止在提钻时因侧阻力太大而提不出钻具,要清理孔底虚土,经常检验钻具直径,保证成桩直径的误差不大于2,检验成孔的垂直度要依靠检验机械成孔设备的垂直度来确定,确保误差在1%以内。 成桩质

12、量检验; 抽检20%的桩进行超声波动测,以检验桩身的完整性。 承载力检做试桩以检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265KPa4.1.10混凝土基础4.1.10.1垫层模板4.1.10.1.1施工控制要点弹出支模边线,支点牢固,模板接逢严密。4.1.10.1.2质量标准模板安装轴线位置偏差5mm;垫层截面尺寸偏差10mm;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4.1.10.2混凝土4.1.10.2.1施工控制要点 每次浇筑混凝土时第一车应为与混凝土中成份相同的无石混凝土,在所有施工缝处先铺垫一层无石混凝土,有利于新旧混凝土的结

13、合。 浇筑前一小时开始清扫基槽内杂物,并用水湿润模板和基槽面层,但基槽内不得有积水。 混凝土振捣:浇筑时使用平板式振捣器,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点的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且不下沉。且混凝土气泡不再出现为止,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 基层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允许有凹凸不平和起砂现象。4.1.10.2.2质量标准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垫层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混

14、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塑料布覆盖养护,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保湿养护。b.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注: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4.2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预控目标本工程主体结构分部分四个子分部4.2.1 混凝土结构工程4.2.1.1 模板工程模板制作表面平整、干净,模板配置几何尺寸正确,截面尺寸符合要求。4.2.1.2 钢筋工程 钢筋无锈蚀、油污。闪光对焊、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