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与最后概述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4339133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先与最后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先与最后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先与最后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先与最后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先与最后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先与最后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先与最后概述(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8/6,1,“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 “齐白石画得很好,我也很喜欢,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鲁迅。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要软得多。” 现代画家吴冠中如此评价鲁迅,2019/8/6,2,鲁迅在书信中写到:“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逐渐做一点,总不肯休,不至于比轻于一掷无效的。”,最先与最后,鲁迅,什么是杂文?,杂体文章。 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

2、,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杂文的特点,一、短小精悍,尖刻犀利。杂文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旗帜鲜明,富有斗争性和论争性。有人称杂文是匕首、投枪、手术刀、清醒剂,就是指这些而言。 二、嬉笑怒骂,冷嘲热讽。讽刺是杂文的一种艺术特色,杂文的语言风格风趣,就像漫画离不开想象,杂文离不开风趣和讽刺,否则便没有了“杂文味”。 三、议论说理形象化。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议论和说理,是杂文区别一般文化议论文和其它体裁作品的一个基本特征。,快速阅读全文,明确作者对“最先与最后”分别持有怎样的观点态度?,师生交流明确:,作者对“最先与最后” 所持

3、的观点态度分别是:提倡敢为最先,赞扬不耻最后。,2019/8/6,7,问 题 探 究,1、文章开头提到赛马,有什么作用?,明确:对“最先”的态度:怕 具体表现:“不为戎首”“不为祸始”、“不为福先”。 结果:社会“不容易有改革”、国民 “日见其卑怯”,2.作者反对赛马的妙法,但中国人对“最先”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造成了什么结果?,明确:引出作者所要论述的中国人的处事金针,3.第二段“甚至”有何作用?,明确:连对自己有好处的,也不肯先做。“甚至”强调了“不为最先”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4.文中“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这句话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明确:过渡句。从“不为最

4、先”对渡到“不耻最后”。,5.中国人对“最后”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造成了什么结果?,明确:对“最后”的态度:耻 具体表现:见危机作鸟兽散,遇困难中途放弃 结果:敌人“如入无人之境”,国家有难“土崩瓦解”,2019/8/6,9,6.第三段起何作用?,明确:例证。(生活角度影响广泛),8.学生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两种做法,用简要的语言叙述。,7.从文中或你观察到的现实中“不为最先”、不能“不耻最后”的做法和其后果入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种做法的实质。,明确:“不为最先”的实质:缺乏担当和勇气、不能独立思考与判断、畏首畏尾。 不能“不耻最后”的实质:缺韧性,2019/8/6,1

5、0,9.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分析,“中国人”不为最先,不能“不耻最后”的外因是什么?,明确:公论家:“称之曰傻子”;看客:“嗤笑他”中国人注重实际利益,对于超越实际利益追求的人,不能理解,并且予以打击。,11.请用最简练的语言,结合板书,概括出本文的内容。,10.请结合最后一段,归纳出作者的论点,20字内。,明确:“不耻最后”的人,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文章主旨,作者对中国人“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不良心态提出了批评,解释了这种错误心态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在文中提倡“勇为最先”,尤其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参考

6、答案(1)发表议论,语带讥讽。例如:“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讽刺了一些人不敢明夺只敢暗抢的卑怯心理,揭示了中国人“不为最先”带来的危害。又如,“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讽刺中国人“耻于最后”结果给自身带来危害。 (2)揭示事实,语调冷峻。例如,“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又如,“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作者似乎只在陈述客观的事实,实际上是用冷峻的语调揭露和鞭挞社会上讥讽嘲笑“不耻于最后”者的不良

7、风气,表达了作者对残酷现实的愤慨之情。,拓展延伸,1.作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人呢?,2.根据你阅读过的鲁迅的作品,你认为他笔下的中国人具有怎样的国民性?试举例说明。,1.作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人呢?,明确:我认同作者的观点,中国历史上确实有过有勇气、有韧性、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英雄,不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实在太少了。历史上这样的人有荆轲、项羽、文

8、天祥、辛弃疾、嵇康等。,2.根据你阅读过的鲁迅的作品,你认为他笔下的中国人具有怎样的国民性?试举例说明。,(1)民族的劣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专制性和奴性。鲁迅曾借用“羊样的凶兽,凶兽样的羊”来形容国民的这一劣根性,对此他作了形象的描绘:皇帝压迫大臣,大臣压迫属下官员,下层官员压迫百姓,生活在最下层的男人还在家庭中压迫妇女和儿童。“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优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坟灯下漫笔)。,2019/8/6,16,灯下漫笔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

9、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2019/8/6,17,“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

10、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灯下漫笔;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二是欺瞒。例如“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坟论睁了眼看)。三是善于变化,毫无信仰。例如“中国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的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信和从呢,还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们

11、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那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叫做“做戏的虚无党”。 (华盖集续集马上日记)。四是爱面子。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五是卑怯、懒惰和贪婪、巧滑。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2.根据你阅读过的鲁迅的作品,你认为他笔下的中国人具有怎样的国民性?试举例说明。,2019/8/6,19,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12、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2)民族的优良精神。如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及最先与最后中提到的“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从深刻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到提出“中国的脊梁”,这

13、反映了鲁迅历史观的变化:在历经对中国传统的绝望之后,鲁迅不仅从历史上,而且在现实中发现了中国人的可贵精神。,2.根据你阅读过的鲁迅的作品,你认为他笔下的中国人具有怎样的国民性?试举例说明。,2019/8/6,2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由这些精神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个性。他从中国人、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考虑,持一颗终极的人文关怀之心,希望中国人能够从人格上先坚强起来,然后“人立而后凡事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019/8/6,22,无声的中国,无声的中国

14、: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2019/8/6,23,纪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纪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2019/8/6,24,总结,今日的中国处于一个问题繁多的发展时期,人性的完善依然是我们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在座的你们也是民族的脊梁,肩负发展新疆的重任。以民族脊梁的要求来衡量自身,避免自身的人性缺失,有担当、坚韧、能独立思考

15、,这样,我们就能如吴冠中期望的:以鲁迅之思,鲁迅之坚韧,疗治我们精神上的某些“软骨病”,让我们的精神脊梁更强硬。,2019/8/6,25,李敖语录,1.法律与法官:我相信法律,却怀疑法官。 2.遗教遗训:读遗教遗训是吃臭狗屎,研究遗教遗训是吃了臭狗屎还得把它吐出来,这说明了为什么我写孙中山蒋介石的东西要高稿费,因为反刍太苦了! 3.冲昏了头脑:有人“胜利冲昏了头脑“,有人“失败冲昏了头脑“。国民党总属于后者,因为它从没有过真的胜利。 4.好人做坏事:好人做坏事,比坏人做坏事更令人厌恶。 5.享福与吃苦:洗三温暖是屁股享福、脑袋吃苦;看电影是脑袋享福、屁股吃苦;听台湾学者讲演是脑袋屁股都吃苦。,2019/8/6,26,6.制造与解决:有的人制造问题的本领,远比他解决的多。这种人最好做敌人,别来做朋友。 7.笨人的可怕处: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 8.平静与表面平静:表面平静并不就是平静。定时炸弹爆炸前,表面最平静。 9.喊“狼来了!“:“狼来了!“的次数喊得太多的结果是:谁也不相信他,他也不相信他。 10.了解与爱:男人对女人应多一点爱、少一点了解;女人对男人应多一点了解、少一点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