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4339025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外感病症之一,感冒,感冒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一种疾病,1感冒有什么症状与体征? 2那么感冒在中医与西医里面它们有什么不同?,思考一下,症状:恶寒发热、咽痒、头痛、鼻塞、喉咙痛、烦躁 体征:流涕、咳嗽、打喷嚏、面赤.,感冒的症状与体征,不同点:,概念上:感冒在中医里称作外感,是由六淫之邪、时行疫毒、正气亏虚引起的肺卫功能失调的一种外感病症。西医上的感冒是由病毒或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治疗上:中医就要辩证的对待,通过四诊合参来辨证论治。西医则采用抗病毒或抗生素来治疗。,感冒,感冒触冒寒热风,寒热头身不适应。 咳嗽鼻塞嚏流涕,四季均发多春冬。 风寒热轻恶寒重,荆防

2、败毒温散通。 风热热重咽红肿,银翘桔梗豆祬葱。 暑湿身热酸重痛,新加香薷饮专攻。,中医感冒的分类,风寒感冒(风寒证) 风热感冒(风热证) 暑湿感冒(暑湿证),风寒证,主证恶寒而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肢节疼痛、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喉痒、咳嗽痰多稀薄、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病理】风寒束表 ,寒为阴邪,其气凝滞,易伤阳气,卫表被郁,故见恶寒重,发热轻而无汗。清阳不展,络脉失和,则见头身痛、肢节疼。风寒袭肺,肺失宣降,上窍不利,故见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咳嗽。寒邪为阴而不伤津故见痰稀不渴。舌苔薄是风寒在表,脉紧为寒盛之象。,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如表寒重者可配

3、麻黄桂枝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风热证,主证:发热重,微恶风寒,汗泄不畅,头痛,鼻塞涕浊,口干而渴,咽喉乳蛾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浮数 病理:风热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卫失宣畅,故见发热,微恶风寒。风热为阳邪,熱蒸肌表在,肌理疏懈,故见发热为主,或有汗而邪不解。邪从化火,最为伤阴,故口干而渴。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黄粘稠,苔白薇黄,脉浮数,爲风热侵于肺卫之象。,治法:辛凉解表,清肺透热 方药:银翘散,桑菊饮,暑湿证,主证: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

4、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苔黄薄而腻,脉濡数 病理:夏季感受当今之暑邪,暑多夹湿,每多暑湿并重。暑湿伤表,表卫不和,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痛,风暑挟湿上反清空,则头昏重胀痛,暑热犯肺,肺气不宣,故咳嗽痰粘,鼻流浊涕,暑热内扰,热灼精伤,则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湿热中阻在,气机不展,故胸闷,泛恶,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舌苔薄黄腻,脉濡数为暑热夹湿之症 治法:清暑,祛暑,解表 方药:六一散,香薷散,三者的区分从何下手?,寒邪 多在冬季 寒为阴邪,主收引 热邪 多在夏季 热为阳邪,伤精耗夜 暑邪 多在长夏 暑为阳邪,多夹湿,风热与风寒的区分,风寒:恶寒重,无汗,肢节疼痛,鼻涕清,痰多稀薄,口不干,舌苔薄白,脉浮 风热:发热重,汗泄不畅,鼻涕浊,口干渴,咽喉乳蛾红肿疼痛。痰黄粘稠,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浮数,暑湿证与风寒风热的区别,暑湿: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