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探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37136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探讨.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策略研究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张玉燕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阅读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瓶颈”。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还是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期积累,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只注重课文的共性分析,而忽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这一切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效,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经典的兴趣,经过不断探索,我创设了“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这一教学法让学生用很短的时间学完教材内容,这

2、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能力,而且节约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通过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二、研究问题的策略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照一个主题为一个单元来编排的。所以,我整合单元教材内容来组织学生学习,创设了“单元整合、五课渐进”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在整合整个单元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五个循序渐进的课型来完成一单元教学。这五课型为:生字过关课、课文诵读过关课、课文领悟过关课、自由阅读课、综合训练课。用此教学法,一单元的课文用57课时即可完成。单元整合,五课渐进,重点突出,节约出大量时间,用于超量阅读。三、解决问题的措施课型一,生字过关课。要想大量阅读,必须先清除生字障碍。每学期一开始,我先利

3、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学会一册的一类字和二类字,每节课学两个单元。 生字过关课的模式为:课前预习-互助自学-检查督促-互批汇报-纠错练字”。1、课前预习。上生字过关课之前,让学生把课文中的二类字认会,一类字查字典理解意思,并组3个词。2、互助自学。课堂上,首先让各小组在预习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两个单元的生字词;组长负责指导并检查,过关的小组在汇报栏上打“”。主要是由组长领着学,或书写,或听写,关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组内学习有困难的第一发言人和第二发言人。组员全部会认二类字,会写一类字后,组长到黑板上的汇报表上打“”。3、检查督促。16个组全部上黑板前打“”后,老师开始检查。先检查

4、二类字的掌握情况,找组内学习最困难的组长助理读。二类字检查完后,检查生字,采用听写的方式,以听写词语为主。4、互批汇报。听写完后,小组之间互相批,组长批组长助理的,副组长批副组长助理的。有错的对照课文,互相教会。组长到汇报栏上汇报,错几个字就在汇报栏中填几,并把组内错的字写在纸上交给老师。5、纠错练字。老师把错得多的字做重点讲解,然后对错的字进行二次过关,仍然采用听写的方式。听写完后,再汇报,老师再矫正。剩余时间教师指导学生练字。生字过关后,我出一个囊括全册生字和二类字的练习题,再次进行过关,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过关。在接下来的诵读课和领悟课上,生字、二类字再次得到强化,这样,知识便内化成自己的了

5、。通过一个星期的集中识字,有利于综合训练、强化记忆。在这一个星期时间内,老师只布置练字的作业,要求学生把字写得美观。由于这种训练系统,有针对性,所以我班同学字形大方,在学校和市里组织的多次书法比赛中,有多名同学获奖。在诸城市教育局组织的“风华少年”大赛中,我班的李一睿、杨晨分获软笔、硬笔一等奖。课型二,课文诵读过关课。叶圣陶曾说:“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刻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能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诵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诵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生字过关课之后,利用课文诵读过关课,让

6、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其模式为:课前准备-自读汇报-组际互查-点拨技巧。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读熟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2、自读汇报:课堂上,先由小组长领着组员读课文,可采用多种方式:齐读、轮读、找重点段读等,课文读得流利、有韵味,声音洪亮就算过关,组内每个同学都达到了这个要求了,就算过关。组长到汇报栏打“”。3、组际互查:16个小组都认为自己过关,开始找自己的对手组检查,全部检查完,再由对手组汇报情况。4、点拨技巧:师生共同讨论出需要读的重点段,每段找2、3个组的代表读,符合要求的就算过关。老师随时点拨读法,让全班齐

7、读。列出的重点段全检查完,课文诵读过关环节结束。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四篇课文时,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单元,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8、慈母情深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学会看病师:这节课,我们对这四篇课文进行诵读过关。(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小组内朗读课文,4课全部读完后,找对手组抽查,检查合格,对手组长到汇报栏上打对号。先读完的小组,在组内展开个性化朗读,可以齐读,可以激情朗读,可以默读。16个小组全部读完后,老师开始检查)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4课哪些段是重点段?学生讨论得出:17课第1216自然段;18课第

8、3035自然段;19课第7自然段;20课第27自然段。师:从17课开始,谁来展示一下?(学生朗读)教师评价:感情把握比较到位,读出了父亲的焦急,但焦急的程度不够,谁再来试一下?(学生再读)教师评价:找不到自己的孩子真是太着急了,谁还想读?这么多同学都想读,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吧!全班读叙述,一生读父亲,一生读儿子。(学生读)教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啊!既读出了父亲的执着,又读出了儿子的欣喜。过渡:再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深沉,我们再来读一读18课的这几个自然段。(一生读)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生评价)谁想和他比一比?(一生再读)过渡:深

9、深慈母情,拳拳慈母爱,真让人感动!那么,父母针对一首小诗的不同评价,又包含父母怎样的爱呢?我们再来读读19课的17自然段吧!(一生读)听了这名同学饱含深情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我读一读好吗?(老师读)请同学们自己体会着读一读吧!过渡:父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爱 。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让我们齐读20课第27自然段。(齐读)师:同学们,其实父母对我们无论是温情还是严厉,那都是爱!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对第六单元的课文进行了诵读过关,同学们表现得很好,期待大家在下一节课有更精彩的表现。在课文全部学完后,我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展示。展示过程中先让每个同学从本册书

10、中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进行个性朗读,然后在小组内比一比,选出最能代表小组朗读水平的同学,全班展示。读得最好的组,成为擂主,老师在奖励的同时,把小组照片贴在展示栏上。由于激励措施到位,同学们的朗读热情很高。我班学生经常在全校组织的大型诗会中担任领诵,不少教师带领学生到我班听课取经,有好几个班还从我班“借”学生,教他们班学生朗读。课型三,课文领悟过关课。诵读过关课之后,是课文领悟过关课。领悟,就是把学习的权力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领会、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领悟过关课的模式为:课前预习-交流批注-问题引领-拓展阅读-畅谈感悟。1、课前预习:读课文,记下

11、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班内交流;做好批注,在自己感悟深刻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每篇课文至少5处,准备班内交流。2、交流批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批注,并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3、问题引领:老师提出能抓住文章中心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组长先说,组长助理学着组长说,副组长助理再说,但要有自己的观点,最后,副组长根据组内同学的发言,组织出代表本组水平的见解,在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拨。4、拓展阅读。解决完引领全文的问题后,剩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阅读文章或来自于主题语文丛书,或来自师生搜集的主题拓展文章,一般选定两三篇。5、

12、畅谈感悟:阅读完后,同学们针对自己感悟最深的文章,畅谈自己的感悟或写写自己的体会。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3、4课进行领悟过关,请同学们齐读课文,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师: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内你的批注,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批注,交流完后,组长汇报。)哪个小组带来大家交流一下批注。(由一个小组带来大家交流,挨课说一说自己的体会。)谁来补充?(学生补充。)师:在刚才这几个组的带领下,我们对课文有了大体了解。下面,我们针对这两个问题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出示问题)1. 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

13、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么做?2. 顶碗少年一共表演了几次?结果如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后,在全班交流第一个问题:1、 令作者奇怪的做法是:(1)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来天才来一次。(2)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3)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带几株树苗来补种。)师:他为什么这么做? ( 学生交流)师:种树人这样做,是在培养树苗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树苗自我生长的能力,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以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能够顽强的生存。让我们来读一读种树人的话吧。(男生读第12自然段,女生读第13自

14、然段)师:听了种树人的话,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交流)让我们齐读第14自然段。(学生齐读)师:我相信,不但作者受到了启发,同学们也一定有所感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悟吧。(学生谈)师:正是因为桃花心木从小苗期就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经受了重重考验,终于长成了一颗颗生机勃勃的大树。人也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练,才能锻炼出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性格。师:顶碗少年又经受了怎样的考验呢?哪个小组汇报第2题?(学生汇报:顶碗少年总共表演了三次。第一次表演失败,但他不失风度得给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表演又失败了,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在老人的鼓励下镇静下来,继续表

15、演。第三次表演终于成功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师:从这件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谈)师:是啊,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面对挫折,我们要勇于拼搏,不要轻易放弃。这正是这两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课文学完了,你能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自己对这两篇文章的感悟吗?(学生写后交流)教师小结:面对挫折,我们不要轻言放弃,让我们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坚强。通过课文领悟过关课的学习,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阅读能力也增强了。课型四,自由阅读课。在学生通过上述课型完成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之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延伸学生所学知识,升华学生情感,我设计了自由阅读课。阅读课上,学生可以看,可以摘,可以写。其操作模式为

16、:布置任务-自由阅读-盘点收获。1、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当天所学单元内容,布置阅读相关配套教材。2、自由阅读:学生根据布置的任务开始阅读,可以做摘抄,可以写体会。3、盘点收获:在当堂课剩余5分左右时,让学生谈一谈:通过今天的阅读有什么收获?目的是让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给阅读能力稍弱的学生做示范,让他们懂得阅读可以体会到无限的乐趣。课型五,综合训练课。上述四种课型结束之后,我再通过综合训练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搜集整理材料、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首先确定活动主题,让学生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并形成书面文字,在训练课上交流。常用的形式有:主题背诵、主题写作、主题活动、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