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精)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4333699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精)(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6 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6.1 双极型三极管 6.2 放大电路基础 6.3 多级放大电路 6.4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6.1 双极型三极管,图 晶体管的几种常见外形,三极管的结构如下图,6.1.1 三极管的结构,图 晶体管的结构和符号,基区:较薄,掺杂浓度低,发射区:掺 杂浓度较高,集电区:结面积较大,基极,发射极,集电极,NPN型,PNP型,基极 base 基区 base region 发射极 emitter 发射区 emitter region 发射结 emitter junction 集电极 collector 集电区 collector region 集电结 collecto

2、r junction,6.1.2 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放大是对模拟信号最基本的处理,由传感器获得的电信号都很微弱,只有经过放大后才能作进一步的处理,或使之具有足够的能量来推动执行机构。 晶体管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它能够控制能量的转换,将输入的任何微小变化不失真地放大输出,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图6.1.3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晶体管是放大作用表现为小的基极电流可以控制大的集电极电流。,一、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二、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发射结正偏,发射区电子向基区扩散,形成发射极电流IE。,基区空穴向发射区的扩散可忽略。,进入P区电子少量与基区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N,多数扩散到集电结

3、。,图1.3.4 晶体管内部载流子运动与外部电流,图1.3.4 晶体管内部载流子运动与外部电流,从基区扩散来的电子作为集电结的少子,漂移进入集电结被收集,形成IC。,集电结反偏,有少子形成的反向电流ICBO。,IE=IC+IB,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三、晶体管的共射电流放大系数,若有输入电压uI作用,则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将在基础上叠加动态电流iB,则集电极电流在基础上叠加动态电流iC,其比值称为共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一般取为几十至一百多倍的管子,太小放大能力不强,太大性能不够稳定。,图 基本共基放大电路,共基交流电流放大系数定义为:,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要使三极管能放大电流,必须

4、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总结:,正向受控(放大模式,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式:,6.1.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一、输入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描述在管压降一定时,基极电流与发射结压降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0时,相当于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即发射结与集电结并联,则输入特性曲线与PN结的伏安特性类似,为指数关系。,当增大时,则集电结反向电压增大,则集电结的漂移运动加大,即将发射结注入的电子作为集电结P区的少子更多地收集,则在基区参与复合运动的非平衡少子减少,则iB会减小,曲线右移。 当增大到1V左右后,集电结电场足够强,可以将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绝大多数非平衡少子都收集到集电区,则再增

5、大, iC也不能明显增大,则iB 基本不变。,二、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描述基极电流IB一定时,集电极电流iC与管压降uCE之间的函数关系。 对于一个IB ,就有一条曲线。,当uCE增大时,集电结电场增强,收集基区非平衡少子的能力增大,则iC增大。 当uCE增大到一定数值时,集电结电场足够强,可以将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绝大多数非平衡少子都收集到集电区,则再增大uCE , iC也不能明显增大,则曲线几乎平行于横轴, iC几乎仅取决于IB 。,IC(mA ),此区域满足IC=IB称为线性区(放大区)。,当uCE大于一定的数值时,IC只与IB有关,IC=IB。,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载流子运动,

6、此区域中uCEuBE,集电结正偏,IBIC,称为饱和区。,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载流子运动,此区域中 : IB=0,IC=ICEO,uBE 开启电压,称为截止区。,二极管伏安特性,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载流子运动,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放大区:发射结正偏(uBE大于发射结开启电压 Uon),集电结反偏。 即: IC=IB , 且 IC = IB,(2) 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即:uCEuBE , IBIC,(3) 截止区: 发射结电压uBE 开启电压Uon,都反偏。 IB=0 , IC=ICEO 0,将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等效为线性电路,6.1.4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7、参数的确定, 一般用测试仪测出;, rbe 与Q点有关。,一般用公式估算 rbe,rbe= rb + (1+ ) re,则,对于低频小功率管 rb(100300),电流放大系数,极点反向电流及极间参数。,6.1.5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一、直流参数 1、共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2、共基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3、极间反向电流 ICBO为发射极开路电集电结的反向饱和电流(集-基极反向截止电流); ICEO为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穿透电流。,ICBO,ICBO是集电结反偏由少子的漂移形成的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变化影响。,B,E,C,N,N,P,ICBO进入N区,根据放大关系,由于IBE的存在,必有

8、电流IBE。,集电结反偏有ICBO,ICEO,ICEO受温度影响很大,当温度上升时,ICEO增加很快,所以IC也相应增加。三极管的温度特性较差。,电流分配关系式,二、交流参数 工作于动态的三极管,真正的信号是叠加在直流上的交流信号。基极电流的变化量为iB,相应的集电极电流变化为iC,则交流电流放大倍数为: 1、共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2、共基交流电流放大倍数:,例:UCE=6V时:IB = 40 A, IC =1.5 mA; IB = 60 A, IC =2.3 mA。,在以后的计算中,一般作近似处理: =,二、极限参数 极限参数是指为使晶体管安全工作时对电压、电流、功率损耗的限制。 1、最大

9、集电极耗散功率PCM,图6.1.7 晶体管的极限参数,2、最大集电极电流ICM 集电极电流IC上升会导致三极管的值的下降,当值下降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二时的集电极电流即为ICM。 3、极间反向击穿电压 UCBO UCEO UEBO,集电极电流IC 流过三极管, 所发出的焦耳 热为:,PC =ICUCE,会导致结温 上升,故PC 有限制。,PCPCM,ICUCE=PCM,安全工作区,6.1.6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一、温度对ICBO的影响 ICBO是集电结加反向电压时平衡少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温度升高时,少子浓度增加,则ICBO增大。,二、温度对输入特性的影响 与二极管伏安特性相似,温度上升时,

10、正向特性左移。,图6.3.8 温度对晶体管输入特性的影响,二、温度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图6.1.9 温度对晶体管输出特性的影响,由图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由于ICEO、增大,且输入特性左移,则集电极电流增大。,电子学中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 如电压放大电路,可用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的四端网络表示,如图:,6.2 放大电路基础,由信号的分解,任何稳态信号都可分解为若干频率正弦信号的叠加,则放大电路常以正弦波为测试信号。,6.2.1 放大的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放大的本质是能量的控制和转换,电子电路放大的基本特征是功率放大,即放大电压或电流或都有。 在放大电路中能够控制

11、能量的元件,如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称为有源元件。 放大的前提是不失真,只有在不失真情况下放大才有意义。晶体管和场效应管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使电路不失真,即输入输出始终保持线性关系,要工作在合适的区域(晶体管在放大区)。,放大电路可看作两端口网络。,图2.1.2 放大电路示意图,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正弦波信号源,信号源内阻,负载电阻,一、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 1、电压放大倍数,Auu是复数,反映了输出和输入的幅值比与相位差。,2、电流放大倍数,二、输入电阻,定义:输入电压有效值和输入电流有效值之比。,放大电路要有前级(信号源)为其提供信号,就要从信号源索取电流。 输入电阻是

12、衡量放大电路从其前级取电流大小的参数。输入电阻越大,从其前级取得的电流越小,对前级的影响越小。放大电路所得到的输入电压越接近信号源电压,信号电压损失越小。 为了使输入电流大一些时,则应使输入电阻小。,三、输出电阻RO,放大电路对其负载而言,相当于信号源,即一个有内阻的电压源,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称输出电阻。 可将其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这个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确定电路的输出电阻方法,方法一:计算。 1、所有的电源置零(将独立源置零,保留受控源) 2、加压求电流,方法二:测量 1、测量开路电压(空载时的输出电压有效值Uo )。 2、测量带负载的输出电压UO。,放大电路

13、示意图,RO越小,负载电阻RL变化时,UO变化越小,称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越强。,图6.2.1 两个放大电路相连的示意图,由于放大电路中电容、电感及半导体器件结电容等电抗元件存在,在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或较高时,放大倍数数值会下降并产生相移。则放大电路只适用于放大某一个特定频率范围内信号。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放大倍数的数值与信号的频率关系曲线称为幅频特性曲线。,四、通频带 Bandwidth,图6.2.2 放大电路的频率指标,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曲线幅频特性曲线,下限截止频率,上限截止频率,通频带:fbw=fHfL,6.2.2 共射极放大电路,图6.2.1 基本共射放

14、大电路,参考点,集电极电阻,将变化的电流转变为电压。,输入信号(正弦波电压),放大元件IC= IB,工作在放大区,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集电极电源,较高,可使集电结反偏,基极电源,使UBE大于开启电压UON,6.2.2 图解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利用晶体管的特性曲线以及负载线等,用作图的方法直接描绘出各有关的电压、电流波形; 计算分析法:是将晶体管简化成线性等效电路,然后对整个放大电路进行计算,求出各有关的电压、电流值。 以共射放大电路为典型进行分析。,1.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情况,静态时常用直流量IB、UBE、IC和UCE来描述晶体管的静态工作情况。 IB、UBE可以在输入特性确定一

15、点;IC、UCE在输出特性上确定一点。该点就称为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通常用Q表示, Q点坐标为IBQ、UBEQ、ICQ、UCEQ。 用图解法来分析静态的目的: 确定Q点。,用图解法求静态 工作点的步骤:, 画出直流通路 ui=0V即可。,1.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情况, 利用输入特性曲线来确定IBQ和UBEQ,列输入回路方程。,VBB = iBRb+uBE,写输入特性曲线方程,iB = f (uBE)| uCE = 常数,求解,即为IBQ、UBEQ,由VBB = iBRb+uBE 得,斜率为-1/Rb。取两点(0,VBB/Rb)及(VBB,0),在坐标系中画出这条线。,该线称为静态负载线,或

16、直流负载线(Static Load Lines),它与输入特性的交点Q就是静态工作点。 Q点的坐标就是静态时的基极电流IBQ和基-射极间电压UBEQ, 利用输入特性曲线来确定IBQ和UBEQ, 利用输出特性曲线确定UCEQ及ICQ,列输出回路及输出特性曲线方程:,iC = f (uCE) | iB = 常数,VCC = iCRc + uCE,方程VCC = iCRc + uCE 可写成斜截式方程,取两点(0,VCC/Rc),(VCC,0),连成直线。,iC,0,uCE,(b),IBQ,-1/Rc,UCEQ,ICQ,该线称为输出特性的直流负载线,交点Q就是静态工作点。, 利用输出特性曲线确定UCEQ及ICQ,2. 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工作情况,输入交流信号ui0,此时电路中各处为直流与交流的叠加。, 利用输入特性画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