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实施政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32707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实施政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实施政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实施政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实施政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实施政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实施政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实施政策.doc(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州新城规划 2005-2020目 录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 新城发展定位与策略5第三章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8第四章 新城规模23第五章 空间布局与分区指引25第六章 产业发展与就业27第七章 住宅与社区30第八章 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32第九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35第十章 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40第十一章 综合交通体系44第十二章 市政基础设施50第十三章 城市公共安全54第十四章 城市设计引导60第十五章 近期发展与建设63第十六章 实施政策与机制66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背景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市以新城规划为重点开

2、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新城规划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节点设计等为支撑。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建设新城区,把新城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第2条 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3、,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和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问题。(3)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协调旧城文

4、化的保护和新城文化的发展。全面展现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新城发展。(4)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5)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努力构建和谐新城。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城市与区域、城市与村镇发展建设的和谐有序。第3条 发展条件(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通州为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北京重

5、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给通州新城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北京的空间结构做出了重大调整,新城应配合中心城调整优化,疏散中心城人口和部分职能,培养新的产业聚集。这是通州新城发展的重要保障。(3)通州新城位于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上,地势平坦,土地资源充足,与中心城的交通联系便捷,发展空间巨大。这是通州新城发展的现实基础。(4)东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也是北京面向区域,联系天津、河北等省市的重要地区。通州、顺义和亦庄地区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通州新城位于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重要节点上。这是通州新城发展

6、的重大使命。(5)国家大力推进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的共同发展,将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在环渤海经济核心区中,京津唐三市分工协作的潜力巨大,其中,唐山与天津都利用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对北京的高端服务业将产生更大的需求,而通州位于北京东大门,区域战略地位突出,是北京主动参与区域分工、服务环渤海的前沿。第4条 规划编制重点(1)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集约利用的前提地位。节约水、地、能源、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2)强化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加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3)保障公益性公共

7、服务设施的配置。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构建和谐社会。(4)立足引导,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城发展。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责,发挥资源配置在市场引导中的基础作用。(5)突出重点问题和重点地区,包括:新城功能定位、城乡统筹、综合交通系统、生态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新城建设标准等对通州新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以及北运河环境综合整治、西海子生态示范公园 、街区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近期重点启动区等重点地区的内容。第5条 规划的基本依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北京限建区规划相关法规第6条 规划范围通

8、州新城规划范围为通州区行政辖区内京津第二通道以北地区,总面积为677平方公里。通州新城城区用地控制范围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用地范围,总面积为155平方公里。第7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近期2005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第二章 新城发展定位与策略第8条 新城发展定位与目标(1)发展定位: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2)发展目标: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通州新城产业发展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目标,积极发展和提升区域商贸、康体

9、、休闲、娱乐等消费服务业;大力拓展和延伸金融、商务、技术服务等生产服务业;着力培育和壮大专业会展、出版交易、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构建立足东部发展带、服务首都、面向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打造为首都文化中心服务、现代文化资源聚集、运河文化彰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多样化高端服务设施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滨水宜居新城。第9条 经济发展策略(1)到2020年,通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将突破10000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总计达到1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通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将占到北京市生产总值的8%以上。(2)要形成协同演进的产业格局和互相促动、周期互补的产业序列,支

10、撑通州新城成为适宜居住、充满活力、创意富集、并具有强大竞争力、能提供美妙体验的环渤海区域高端服务中心之一。(3)第三产业应当作为通州新城产业的发展重点。从消费服务入手,以生产服务为重点拓展方向,积极引导新兴服务业发展。注重推动生产服务产业簇、品质生活产业簇和公共服务(文化)产业簇的协同发展。(4)以科研院所聚集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二、三产业融合,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和提升,形成与区域服务中心功能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格局。第10条 社会发展策略(1)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人口逐渐向新城和小城镇转移。(2)稳定人口的流动、完善社会结构,增强外来人口和新城的相

11、互认同,促进社会的融合。(3)通过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就业岗位,公平配置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4)加强社区建设,满足人的归属需求,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为居民参与新城管理提供途径。(5)规划社会空间布局,区分有限需求层次,引导整体社会融合;空间规划要多元化,避免同质化。第11条 文化与旅游发展策略(1)通过多种投融资方式建设现代化的文化标志性建筑,确立现代文化产业基地的地位,支撑文化产业发展;(2)加强运河文化研究,保护运河文化遗迹,弘扬运河文化精神,借助运河知名度提升通州文化知名度。(3)以主题公园和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为契机,坚持旅游布局与通州新城产业布局一致的原则,整合资

12、源,突出重点,狠抓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特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全面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打造通州新城旅游品牌。第12条 资源与生态保护策略(1)在通州新城规划的实施中落实上层规划有关生态环境的内容,以具体的生态空间布局和生态要素建构数量来满足北京整体区域的生态要求。(2)在通州新城规划区域内以“城市森林”和“社区生态单元”为主体建构“全空间生态网络”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3)整治通州水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防治水污染。(4)根据城市气候特点和城市形态、功能发展的实际,维持良好的城市物理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生活舒适性的需求。(5)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资源利用策略。(6)建立

13、通州新城生态环境监控和数据分析的支撑体系和技术平台。第13条 空间发展策略(1)面向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东部新城以及天津、河北的协调与联系,构建面向东部发展带及北三县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2)城市发展重心转移。城市空间主要向东、南方向发展,引导城市主要功能区围绕北运河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空间骨架。(3)交通引导开发。新城的开发首先进行以轨道交通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授予一级开发公司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的专营权,由该公司进行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进行一级开发后进入二级市场。通过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增值获得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由该一级开发公司组织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轨道交通线路最终确定后,即冻结沿线两

14、侧800米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并对土地进行预征。重点控制轨道交通现有节点、现状轨道交通线两侧800米范围用地,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连片土地。第三章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第一节 区域协调第14条 区域协调策略(1)近期积极促进中心城的调整优化,有效发挥通州疏解中心城的人口和职能的作用。(2)中期全面提高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发挥通州的区位优势,形成首都经济、文化东拓的前沿和桥头堡,成为东部发展带的综合服务中心。(3)远期立足东部城镇带,借助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全新交通体系、生态维育体系、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成为

15、北京东部服务京津城镇走廊、面向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第15条 区域协调措施(1)产业发展方面,与周边地区形成有序竞争拓展合作区域共进的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共同发展。近期配合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合理吸引中心城产业进驻通州新城,尤其应结合CBD的建设发展相关产业;结合顺义和亦庄两个新城、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需求,逐步构建区域综合服务平台;推进通州新城的0.5-2小时交通圈建设,不断扩大通州新城的综合服务覆盖空间范围;根据周围地区的发展和面向服务区的需求,不断调适综合服务内容和水平;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带动更大的经济区域参与到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和竞争之中。(2)交通发展方面,重点加强通州新城和北京市中心城区、东部发展带其它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首都机场及首都航空城的联系;加强通州新城与北京市其它中心组团的交通联系;加强通州新城与附近河北地区、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和地区的交通联系。综合利用多种交通方式,建立通州新城与周围地区紧密衔接的复合交通走廊,不断扩大通州新城的0.52小时交通圈的空间辐射范围。积极营造体现通州特点的、区域协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3)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调好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