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432824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星宿/宿舍 角色/角逐蔓延/顺蔓摸瓜拓印/落拓不羁B雾霾/埋怨 着想/着迷泥淖/泥古不化装载/载歌载舞C复辟/辟谣 折腾/折耗躯壳/瓜子壳劲旅/鼓足干劲D铜臭/臭名 削价/削减逼迫/迫击炮包扎/扎扎实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妥帖亲和力 披沙拣金 锐不可当B蜇居副作用 指手画脚 屈指可数C凑合哈密瓜 眼花缭乱 膏梁子弟D犄角嘉奖令 两全齐美 仗义执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通过对书法艺术

2、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C陕西省汉中市今年 投资上百万举办“油菜花节”,甚至为了搭建会场及停车场,撂荒50多亩农田,这种做法引起游客广泛刍议。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

3、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大黄鸭与致青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创意是“人性的艺术”。C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9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D.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它进行产品促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

4、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

5、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m,平均直径为12 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

6、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

7、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5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C霾导致能见度

8、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

9、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

10、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越州赵公救灾记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

11、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

12、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

13、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注】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僦:雇佣拊循:抚慰,安抚绥辑:安抚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具:措施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佐:弥补C计官为不足用也 计:考虑D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好像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之利B 忧其且流亡也

14、臣死且不避C 是岁尽五月而止 吾尝终日而思矣D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第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四、(31分)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答:(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答: 11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 答。(4分)答: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5分)示子朔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襟霞阁主人重刊 晚明百

15、家尺牍 (郑淑云)写心集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南乡子送述古苏轼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答:_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答:_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2)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同心而离居,

16、。(涉江采芙蓉)(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5)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7)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8) ,任重而道远。(论语)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518题。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法)卢梭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访扰乱这一天的清宁。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每件事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下午。即使最炎热的日子,在中午一点钟前我就顶着烈日带着小狗

17、芳夏特出发了。由于担心不速之客会使我不能脱身,我加快了步伐。可是,一旦绕过一个拐角,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激动而愉快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说:“今天下午我是自己的主宰了!”接着,我迈着平静的步伐,到树林中去寻觅一个荒野的角落,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那儿,大自然在我眼前展开一幅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金色的染料木、紫红的欧石南非常繁茂,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欣悦;我头上树木的宏伟、我四周灌木的纤丽、我脚下花草的惊人的纷繁使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竞相吸引

18、我的注意力,使我在它们面前留步,从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气,使我常常想:“不,全身辉煌的所罗门也无法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相比。”我的想像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渺无人烟。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安排了居民,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境的人迁进这大自然的乐园。我将把他们组成一个亲切的社会,而我相信自己并非其中不相称的成员。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建造一个黄金的世纪,并用那些我经历过的给我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我的心灵还在憧憬的情境充实这美好的生活。我多么神往人类真正的快乐,如此甜美、如此纯洁,但如今已经远离人类的快乐。甚至每当念及此,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啊!这个时刻,如果有

19、关巴黎、我的世纪、我这个作家的卑微的虚荣心的念头扰乱我的遐想,我就怀着无比的轻蔑立即将它们赶走,使我能够专心陶醉于这些充溢我心灵的美妙的感情!然而,在遐想中,我承认,我幻想的虚无有时会突然使我的心灵感到痛苦。甚至即使我所有的梦想变成现实,我也不会感到满足:我还会有新的梦想、新的期望、新的憧憬。我觉得我身上有一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填满的无法解释的空虚,有一种虽然我无法阐明,但我感到需要的对某种其他快乐的向往。然而,先生,甚至这种向往也是一种快乐,因为我由此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感情和一种迷人的感伤而这都是我不愿意舍弃的东西。我立即将我的思想从低处升高,转向自然界所有的生命,转向事物普遍的体系,转向主宰一

20、切的不可思议的上帝。此刻我的心灵迷失在大千世界里,我停止思维,我停止冥想,我停止哲学的推理;我怀着快感,感到肩负着宇宙的重压。我陶醉于这些伟大观念的混杂,我喜欢任由我的想像在空间驰骋;我禁锢在生命的疆界内的心灵感到这儿过分狭窄我在天地间感到窒息,我希望投身到一个无限的世界中去。我相信,如果我能够洞悉大自然所有的奥秘。我也许不会体会这种令人惊异的心醉神迷,而处在一种没有那么甜美的状态里;我的心灵所沉湎的这种出神入化的佳境使我在亢奋激动中有时高声呼唤:“啊,伟大的上帝呀!啊,伟大的上帝呀!”但除此之外,我不能讲出也不能思考任何别的东西。遗忘,但他们肯定不会把我忘却;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没

21、有任何办法搅乱我的安宁。摆脱了纷繁的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种种尘世的情欲,我的灵魂就经常神游于这一氛围之上,提前跟天使们亲切交谈,并希望不久就将进入这一行列。我知道,人们将竭力避免把这一处甘美的退隐之所交还给我,他们早就不愿让我待在那里。但是他们却阻止不了我每天振想象之翼飞到那里,一连几个小时重尝我住在那里时的喜悦。我还可以做一件更美妙的事,那就是我可以尽情想象。假如我设想我现在就在岛上,我不是同样可以遐想吗?我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在抽象的单调的遐想的魅力之外,再添上一些可爱的形象,使得这一遐想更为生动活泼。在我心醉神迷时这些形象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连我的感官也时常是不甚清楚的;现在遐想越越深入,它

22、们也就被勾画得越越清晰了。跟我当年真在那里对相比,我现在时常是更融洽地生活在这些形象之中,心情也更加舒。不幸的是,违着想象力的衰退,这些形象越越难以映入脑际,而且-也不长长时间的停留。唉!在一个人开始摆脱他的躯壳时,他的视线却被他的躯壳阻挡得最厉害!15.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结构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 (4分)A文章首先从清新美丽的自然世界开始写起,开篇即点明了对自然世界的喜爱之情。B作者对自然世界的遐想既可以带愉悦的享受,也会带一些不愿产生的痛苦。C作者在构造想象的自然世界时,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够美满的东西填充一切。D作者即使投入到一个无垠的世界里也会时时感到心灵的狭窄,

23、不能思考任何问题。E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想象和思想经历了不同层次的提升,但最后思绪还是回到现实。16第一段“从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气”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6分) 17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6分)(1)在遐想中,我承认,我幻想的虚无有时会突然使我的心灵感到痛苦。(3分)(2)在一个人开始摆脱他的躯壳时,他的视线却被他的躯壳阻挡得最厉害!(3分) 18有人说“自然和社会是对立的,自然和社会又是相通的”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六(10分)19.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4分)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

24、的价值取向。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创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请从两个方面简要作答,每方面不超过20个字:答:20.请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根据

25、要求答题。(6分) 2013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集中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项目名称具体内容所占比例语言表达句子、词汇、修辞39.45%层次结构层次、过渡21.65%思想内容中心、材料、分析33.90%其他书写、标点5.90%(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不超过30字)(3分)(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3分)七作文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乐团,也见过无数达官显贵。80岁时,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做过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

26、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不管是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剥一个橘子。” 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答案1C(Axi/s ju mn/wn t/tu B mi/mn zhu/zho n/n zi Cb/p zh/ sh qio/k jng/jn Dxi/chu xu p/pi z/zh)2A (B蜇蛰 C梁粱 D齐其)3D(A无因果关系,应为“进而”,表递进。 B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

27、谅解。应改为“无可非议”。C刍议:谦辞,指自己的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此处对象不当,可改为“热议”。D石破天惊:指文章议论新奇惊人。)4、B(A成分残缺,在“人败景致”后加“的现象”或删去“出现了” C. “据显示”,杂糅;“问鼎冠军”重复 D“杜绝” “不再” 不合逻辑)5A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B项只是解释“雾霾天气”目前的存在现状;C项对于“霾”形成的条件列举的不够充分;D项强调“雾霾天气”造成的危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释“雾霾”这一概念。6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有误,与原文不符;B项“大多是在湿度为”原文表

28、述为“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D项“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过于武断,原文表述为“甚至引发交通事故”。7D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中,“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与前面的内容不具备递进关系,“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文中并无此信息,属于无中生有。8D(往,到去)9. D(D均表方式或或依据,解为“用来的方法”“用来的”;A分别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一为“将要”,一为“尚且”;C、一译为“才”,一表修饰,译为“地”。)第II卷(共 123分)四、(31分)10(1)(4分)译文:(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精力也没有稍微懈怠,大小事情都一定亲自处理。

29、(“蚤”“惫”“躬亲”各1分,句意1分)(2(4分)译文:我特意到越地采集,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故”“釆”“识”各1分,句意1分)11(4分)不只是为了宽慰越州百姓对赵公的思念(2分),更是为了总结救灾经验,作为后世的借鉴。(2分)12.(5分)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翻译:人的这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拥有强烈的用世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到值得交的好朋友;对自己严格要求、时

30、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司马迁也是如此,若不是穷困苦于不得志,也就没有激发后来著书立说之大志,史记流传千古了。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孩子你要多读书以之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文言参考译文: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主持越州工作的知府赵公,在百姓还没有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几家?和尚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余粮登记在册的,实存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

31、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救灾准备。州县官吏登记百姓中孤老病弱不能养活自己人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都作了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助赈灾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他们将要流亡,于是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

32、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措施。对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通告富人不能闭店停止卖粮。赵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按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到方便的地方去领取粮食。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放开贷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债主出面)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诊所,安置患上疾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

33、凡是死去的人,让官家在外面随时埋葬他们。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一年发放到五月才结束。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有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常常是他自己掏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流亡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当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疫,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

34、,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经办救灾、安定百姓的措施始终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灾害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做好准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所以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多长

35、时间就能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影响眼前呢?13.(8分)(1)“亭亭”,直立的样子(1分),在这里作者把高楼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词人不会像高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送客(描绘画面1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去的哀伤,也表达了词人不能像高塔那样目送友人远去的遗憾。(2分,两种情感各1分) “荧荧”,指“残灯斜照”之光(1分),在这里又暗指泪光(1分),因思念而泪流满面(1分)。(补充:或灯光闪烁的样子,描绘画面意象也可给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因思念友人而独守孤灯,彻夜难眠(1分)。 若答叠词,赏析合理也给分。(2)下阕通过描绘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的景象(1分

36、),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1分),以哀景衬哀情(1分),烘托了作者感伤离别,思念友人的凄凉孤寂(1分)。14(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忧伤以终老(4)潦水尽而寒潭清 (5)一尊还酹江月 (6)无案牍之劳形(7)猿鸣三声泪沾裳(8)士不可以不弘毅(每句1分,有错字、别字、添字、少字,即不得分)15.BE(A文章开篇并没有从自然界写,从自己的行动写起。C表述错误,原文是说“并用那些我经历过给我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我的心灵还在憧憬的情境充实这美好的生活”。D不够全面,原文是“思考任何别的东西”,不能一概而论是“任何问题”。16.承上启下。直接点明上文描绘 自然界对

37、作者影响,(3分)引出下文中几种不同层的想象。(3分)17.(1)梦想有时很难成为现实,而且即使有些梦想实现了,新的梦想又会折磨我,这些都让我痛苦。(3分) (2)一个人想要摆脱现实的时候,经常被现实束缚住。(3分)18.自然和社会具有一定的对立性,现实世界让人烦躁、不得安宁;自然世界能让人平静安宁。现实世界充满舆论、偏见和虚情假意;自然世界快乐、甜美、纯洁。现实世界处处充满束缚;自然世界可以自由驰骋。(3分) 自然和社会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人结自然世界的设想其实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对自然世界虚构其实是对现实世界的追求。任何一个人总是生活在现实和虚幻自然世界之中。(3分)19摒弃猎奇的小故事,热衷雄伟的大历史。(或:摒弃阴柔之风,注重阳刚之气。)(2分)回归传统文化,更应积极创新。(或:摒弃功利思想,注重深层精神文化追求。)(2分)20.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第1题,表格中共有四项,从每一项所占比例来看,“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所占比重较大,也就是说,这是导致考生失分的关键。第2题,既然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是导致作文失分的关键因素,那么对同学的建议就应该围绕这两项的具体内容展开。(1)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3分(2)要想提高作文得分,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深刻认知水平。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