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评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23864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评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评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评估.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班级姓名座号装订线金平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评估化 学 试 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答第一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答第二卷前,还要按要求将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名称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是否填写右上角的座位号,请按考场要求做)。 3、考生必须用规定的铅笔将答题卡上第一大题中对应小题所选的选项涂黑。 4、第二卷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 5、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6、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2、N:14 O:16 Na:23 K:39 Fe:56 Cu:64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4小题,1-8题每小题2分,9-14题每小题3分,共3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湿衣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2、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A、SO2 B、CO2 C、N2 D、O2( )3、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O2 B、N2 C、CO2 D、空气(

3、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6、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打开集气瓶的玻璃片,将鼻孔奏到瓶口闻气味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用考虑试管口是否对着其它人第1页 共6页D、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的纯度各工作组要

4、指定一名人员承担信息报送工作,负责搜集和整理本组及相关成员单位的各类信息,经组长审核把关后及时报综合组,每周至少报送一条工程进展信息,每季度报送工作总结。( )7、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8、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9、20世纪26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

5、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10、Y2BaCu6O10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该化合物中,Y、Ba、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3、2、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A、0价 B、1价 C、2价 D、3价( )11、氢气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A、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B、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C、用煤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 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们研究化学反应的目的

6、之一是获取物质和能量B、物质的多样性主要是由物质的状态决定的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D、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 )13、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14、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24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第2页 共6页D、反应后X的质量为10学校班

7、级姓名座号装订线金平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评估化 学 试 卷题 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第二卷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25分)15、(4分) 将螳螂放在盛有CO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2的B瓶中,两个瓶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A瓶中蝗螂的死因是_;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16、(6分)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 Na Mg Al Si P S Cl Ar原子序数为15的原子质子数为 最外层有 电子;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 ,属于稀有气体的化学式 ,原子序数为12、

8、17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从1117,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或元素的性质)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 。(任写一条)17、(5分) 近年来,多次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当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 A、站在原地不动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第3页 共6页 D、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3)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纯度达到爆炸极限、足够的 和 。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

9、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这类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易爆、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 (任写一点)18、(3分) 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4C3H5N3O9 12CO2+10H2O+6X+O2(1)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X的化学式是 ;(2)推断X的化学式的依据是 。19、(7分) 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实验1实验2实验3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反应

10、的方程式是: ,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水的作用是 。三、(本大题2小题,共21分)20、(9分)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推断结果及结论(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无气味可能是H2、O2、N2、CO、CO2、CH4(2)移开另一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深入瓶中。瓶口处未见火焰一定不是 木条的火焰熄灭一定不是 (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 第4页 共6页在进行实验(3)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 来确定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12分)下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其中甲、乙、丙、丁都是固体,且甲、乙、丙呈黑色,丁呈红色;A 和B常温时呈液态,且含有相同的元素组成。请你推断:(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 ,乙: ,丙: ;(2)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四、(本大题2小题,共24分)22、(14分) 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 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